第七十九章 碧水镇
碧水镇虽然是个小镇子,但在江湖上颇为有名,只因镇子依着一座人们眼中的灵山——青城山。 青城山上又有一座道观,道观里有一位老道长清诀,五十年前以自创青城剑法,在论剑大会中拔得头筹,而使得道观在江湖中闻名。 人出名了,道观自然也跟着出名,道观出名了,镇子自然也跟着沾光。连碧水镇上的寻常百姓,到了外地自报家门,也要骄傲地说一句,“我来自碧水镇,就是青城道观的碧水镇。” 当然,青城道观受百姓敬畏、爱戴,也不光是因为名气大。这不,镇子街角有一位粗布衣衫的妇人,正边在篮子里挑拣边跟摊主闲聊,“今儿个青城道观又派人下山施粮来了。” 摊主是个挑着担卖鸡蛋的老汉儿,听罢挑起扁担欲走,“这敢情好,我赶紧排队去了。” 妇人忙按住老汉儿的肩膀,“别走,别走,我这鸡蛋还没挑完呢。再说了,你也不用着急,青城道观哪次短过咱老百姓的。” “这倒是。”老汉儿点了点头,重新蹲下来身来,感慨道,“今年雨水特别多,粮食收成差了不少事儿,多亏了有咱们这个道观接济着。” 妇人点头附和,“可不是么?今年老天爷脾气咋这么怪,前几天下的那场大雨,我家的井水暴长,已经让我家男人给封了,现在吃水要去山里挑才行。” 老汉儿随手在篮子里翻捡了几下,挑出三五个圆润的鸡蛋搁在上头,笑呵呵地道:“青城山的水甘甜清冽,养人得很嘞。我家老婆子人昨日去山里取水,回来说看到了几个小道长,个顶个的水灵哩。” “我看你这鸡蛋可不水灵,”妇人挑拣了半天,仍然不太满意,抱怨了两句。不过,她知道乡里乡亲的,遭了雨水,都有难处,也不为难老汉儿,付了钱,还不忘叮嘱,“别忘了去领粮食。” 老汉儿应承一声,将铜板收入怀中,正要抽两口旱烟,两道身影从他的眼前投下。 抬头一看,一道身影是个清濯挺拔的男子,衣袍比雪还白,一双朗目里透着亲和温良。另一道身影么,身穿淡蓝绸缎劲装,清亮的眸子如旭日初升,怎么看怎么眼熟。 老汉儿愣了一愣,忽地一拍脑门,喜色难掩,“这不是裴姑娘吗?” 又问,“你身边这位是?也是青城道观的弟子?” 裴轻舟高兴地连连抚掌,“王伯伯,您还记得我呀。我身边儿这位,是我故乡的好友,姓万,这次回乡带过来的。” “怪不得许久没见着你,原来你回家去了。” “是呀。”裴轻舟点了点头,瞥见篮子里的鸡蛋还剩大半,眨了眨眼睛,“王伯伯,我记得以前上您这儿卖鸡蛋都得赶早,今儿这都过了晌午了,怎么还剩这么多。” 王老汉儿耸了耸肩,将雨水多之事如数告知,“乡亲们现在手头不宽裕,能卖几个是几个吧。” 裴轻舟从怀中摸出荷包来,倒出个小银疙瘩递出,“正好,我馋观里的芙蓉蛋,馋了好几天呢,这些鸡蛋,我全包了!” 说罢,便虎虎生风地去挑扁担,“明儿我把扁担给你送回来。” 还没将扁担挑上,一双骨节分明的手先接过扁担去。她一转头,只见万子夜笑如春水,“阿舟,我来吧。” 王老汉儿知晓裴轻舟大喇喇的性子,却没见过衣衫如此干净落拓的男子干粗活,赶忙去拦,“万公子,使不得。” “王伯伯,阿舟使得,我便使得。”万子夜温和一笑,随即顿了一顿,小声问道,“阿舟,青城山......往哪个方向走啊?” 裴轻舟笑得花枝乱颤。 王老汉儿见着这对少男少女的模样,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现在有青城道观的人在镇子里施粮,挑到那儿去,分给裴姑娘的同门拿就行了。” 闻言,裴轻舟的高兴都写在了脸上,若她是一只袋鼠,现在估计要原地蹦个没完,“轮到谁下山啦?” “我也不知。不过,我也正要去领粮食,就一道走吧。”说着,到底从万子夜身上取下担子,“裴姑娘多付了不少钱,就当雇我老汉给你们送货上门了。” 三人一同往青城道观的施粮处走,闲谈之中,万子夜这才得知,这碧水镇上不仅王伯伯认识裴轻舟,不少乡亲都对她颇为熟悉。 正当万子夜以为她这出名的方式,是跟在庄子里一样,靠着旺盛的好奇心和行动力闯出来的,王伯伯的话却让他有些讶然。 “裴姑娘,我听我家小外孙说,这阵子你不在,小孩们都听惦记你的,你要不要找时间去学堂看看?” 万子夜微微张了张嘴巴,平和的面容上生了一丝裂缝似的,实在是没法把这活泼好动的小魔王和学堂联系在一起。 裴轻舟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嘿嘿一笑,附在他耳畔道:“这学堂是我一位赵师兄建立的,平日里其他师兄弟负责带他们读书,给他们讲故事,我负责教他们打架。” 不愧是你!她话音刚落,从万子夜的表情上读出了这句话,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三人有说有笑,不多时,就看见了青城道观的摊子。 远远望去,只见这摊子是用四根竹竿和一块麻布,简单地搭了个棚子,棚外有些个长凳供人休息,条件极为简陋。来往的百姓却是不少,有位刚领到米的婆婆正跟棚里的一位女子说个不停。 那女子身着妃色百褶长裙,裙裾上绣着典雅的梅花,腰间用锦帛挽了个小结,披着件水绿的衫子。 一头墨玉似的青丝半散,简单地挽了个分肖髻,发间随意点缀了一颗珍珠,更衬得秀发乌亮柔顺。此等打扮,让人一看便知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几个看似家丁的壮汉围在她的身侧,时不时从脚边散落的口袋里打几瓢米分发出去。 “师姐!林师姐!” 裴轻舟眼睛一亮,小跑着扑上前去。 那女子只觉得怀中撞入一头小猫似的,定睛一看,柔声笑道:“原来是轻舟,你回来了。” 裴轻舟当真像小猫似的,眯着眼不肯起来,“原来今天是林师姐下山派粮,不过,兰芳师父怎么教你一个人来啦?而且还有这么多家丁在,难不成是开的林府的仓?” 原来这女子正是裴轻舟日思夜想的师姐,林月婉。她是碧水镇当地乡绅的女儿,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性子温婉,说话也总是细声细气的,在裴轻舟的记忆里,从没见过这位师姐竖眉毛的时候。 不过,这位师姐生来体格柔弱,便被送上了青城山学些强身健体的本事,做了个外门的挂名弟子,而“兰芳师父”正是外门弟子的教导师父。 林月婉顺毛摸了摸裴轻舟的头发,面容上闪过一丝微不可闻的惆怅,但转瞬即逝,“我并非独自下山,小宣师妹同我一起来的。” “小宣师妹?”裴轻舟这才抬起头来,左看右看,终于在几个大汉的身后看到个瘦弱的女孩。 这女孩穿着不太合身的道袍,规矩地挽着道髻,有一张尖尖的瓜子脸儿,不知是否是消瘦的原因,显得眼睛格外大,见裴轻舟看她,眼中流露出警惕来。 林月婉示意家丁们继续干活,招手将女孩唤来,“轻舟,这是剑梅师父月前收来的孩子,叫做小宣。小宣师妹,这是裴轻舟,她是......” “她是我们的小师叔。”棚外传来带着笑意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