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之所以会产生君臣相嫌隙的情况,就是因为不信任。 最简单的就是手握兵权的将领引起君王的担忧,担心其会取而代之。 作为君王,本能的会想要防备,一来二去,君臣之间的隔膜就会越来越深。 若是有宵小之徒在其中作梗,结果就更加可悲了。 朱由榔当然清楚这些,不过他可不会踏入这个误区之中。 首先因为他开了上帝视角,知道李定国与郑成功是什么样的人。 其次是因为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让他更加确信李定国和郑成功是什么样的人。 毫无疑问,就目前而言,郑成功和李定国没有让他失望。 对这样的有功之臣,朱由榔自然没有理由选择坑杀。 若是那样,他非但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连自己心里那关都过不了。 所以不管御史言官们怎么弹劾李定国跟郑成功,朱由榔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任你弹劾的题本奏疏如同雪片一般飞来,朕都留中不发,这样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信了。 郑成功和李定国听了天子一番话后直是感动的无以复加。 他们何德何能,让天子对其如此信任。 看来他们以后得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唯有如此才对得起天子啊。 当然,朱由榔叫李定国和郑成功入宫面圣不仅仅是为了告诉他们被弹劾这件事,而是希望二人可以哦在另一件事上多分一些神,这件事不是旁的,就是缅甸再度勾结云南土司企图叛乱。 照理说这是很难理解的事情。 大明如今天下一统,缅甸再在背后搞这种小动作有什么意义? 但他们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朱由榔和大明朝廷的底线,这让朱由榔着实说不出话来。 锦衣卫通过暗卫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传递到了京师,朱由榔在仔细思考后决定派李定国与郑成功一同前往平叛。 “两位爱卿看看这个吧。” 朱由榔将锦衣卫的奏报递给二人后就转身回到了御座上,打开茶盏抿了一口。 相较于之前如今的朱由榔性格更为平和,任他天大的事情都很难让朱由榔真的改变情绪。 这就像是成竹在胸一样,整个天下如今都在朱由榔的心中,一点细微的改变根本不会动摇什么。 “陛下,这些家伙真是该死,昔有诸葛亮七擒孟获,这些南蛮子当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看过题本,李定国率先发声道。 他当年在西南经营多年,跟当地的土司经常打交道,对这些人的品性也可以说是十分了解了。 在李定国看来,这些土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贪婪。 当你对他有利益的时候,他能跟你称兄道弟,但是同样的,当另一个能够给他更多利益的时候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你甩到一边,甚至踩上一只脚。 缅甸方面的撺掇使坏固然有原因,但却不是决定性的。 如果你自己意志坚定,任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啊。 何况这些土司甚至缅甸屡教不改。 有一有二不可有三,这一次大明绝不能再忍了。 郑成功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这些宵小之辈是养不熟的。他们信奉的唯有拳头,只有狠狠一拳打过去让他们知道痛了,他们才不敢继续造次。” 朱由榔很是满意。 不管是李定国还是郑成功都表现出了绝对的忠诚。 这忠诚不仅仅是对朱由榔对朝廷的,更是对大明。 那些土司千百年来在当地盘根错节的发展,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外力很难进入。 但再难也得尝试。 不然就是今日的局面。 当初万历皇帝改土归流,还是有很大的效果的。 今日朱由榔就要借助平叛的机会彻底废掉土司制度,让流官成为西南边陲之地的主流。 这一点他当然会同李定国与郑成功讲,不过他确信,二人也一定能够领悟的到。 “西南叛乱情况复杂,早一刻去就能早一刻安心。不过如此一来,二位爱卿好不容易抵达京师,可是休息不了多久来。” 朱由榔半开玩笑的说道。 因为他知道二人根本不会拒绝。 他们眼中只有大局,只有江山社稷,至于个体荣辱根本不在考虑范围。 “陛下请放心,三日之内我们必定领兵出征。” 郑成功拍着胸脯作保,李定国也是点头附和。 对二人而言,闲着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身为领兵将领有仗打才是最舒服的。 当然,站在朝廷的角度,天下太平,君王才能安心。 这其实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 当然了,就事论事而言,西南的叛乱也不能再拖了。 拖的时间越久,对朝廷威信的损害就越大。 “好!” 朱由榔很是满意的上前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随后转向一旁的李定国道:“晋王、忠王,相信有了这次东南行,你们彼此之间更为了解熟悉。朕相信这次前往西南平叛,你们一定可以出色的完成任务。朕便在京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郑成功与李定国自然是领旨谢恩。 时光飞逝,他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年过四旬,心中考虑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于家族而言于个人而言,这都会是个好事情。 但是二人十分清楚,仗是打一场少一场的。 所以他们十分的享受当下,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尽可能的表现自己,唯有如此才能不留遗憾。 ... ... 从宫中离开后,二人各自告别回府。 既然在皇帝陛下面前保证了会在三日内领兵出征,二人自然不会有任何的耽误。 赶紧回家给子女们交待一番才是。 再就是亲人之间团聚一番,虽然团聚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还是能够让人心肝一暖。 亲人之间有一个天然的纽带,但是这个纽带也是需要维系的。 世间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活到这个年纪,郑成功与李定国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他们绝不会让亲人失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