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之所以让他们从南洋买粮,不仅是为了填补国内粮食以后会出现的空缺,更是为了平衡国内外的贸易。 全世界的财富是没有定数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财富越来越多;但天下的金银是有定数的。 现在南洋能够出口大明的东西也不少,但总体上大明是贸易盈余,各番国总体是贸易赤字。长此以往,不是什么好事。 等到大明的番国都缺少金银难以从大明购买需要的货物时,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没有不列颠发动战争的勇气和实力,只能下海当海盗抢。大明水师再强大,也无法完全阻止这样的事情。 所以允熥要维持贸易平衡。况且他也没有说谎,南洋的粮食确实非常便宜,也不会让从南洋贩卖粮食过来的商人吃亏。 而贸易平衡这件事,对于南洋国家允熥还不太担心,但对扶桑和朝鲜很担心。这两个国家都没有什么特产,想摆脱贸易赤字不容易。 朝鲜还罢了,实在不行,让他闭关锁国得了;但扶桑人一向有当海盗的传统,不可不担心。 允熥正想着如何让扶桑摆脱贸易赤字,忽然身旁的侍卫李波说道:“陛下,刚才那边有两个人看了一眼陛下,然后脸上带上了惊慌之色又马上转过头去。并且臣看他们的表情,像是认得陛下。” “嗯?”允熥回过神来:“是在商户店铺内么?” “启禀陛下,是在商户店铺内。”李波答道。 ‘是什么人,竟然认得我?’允熥一边想着,说道:“去把这两个人抓过来。” …… …… “怎么回事,陛下竟然会来亲自巡视上沪市舶司!”一人说道。 “都怪你,昨日听说陛下来了上沪后,我就说咱们这两日不要在市舶司内待着,不管是装病也好怎么也罢,躲过这两日;你偏说陛下不认得咱们无碍的。陛下确实把咱们忘了,但侍卫似乎认出了咱们两个!”另一人说道。 “哪里是侍卫认出了咱们?分明是你刚才那一瞬间的表情让侍卫怀疑了,所以才会如此!”先前说话的人说道。 这二人就是今年年初时允熥带着思齐和文垣参拜英灵庙时在庙外说“不过是几个丘八,还亲自拜祭,陛下真是……”的两个前举人——麦国则和艾素。(第461章) 他们两个当场被允熥剥夺了举人功名,彻底丧失了进身之阶。但他们也不敢回家,当时就滞留在了京城。礼部的官员对他们有些同情,所以没有驱赶他们回乡。 客栈的东家对他们也颇为同情,所以收留了他们两个,让他们干些账房的活计谋生。 但随后允熥发起应天府改革,以警察替换胥吏,他们没有路引在京城隐藏不住,在考中进士当了官的同乡帮助下来到上沪市舶司。 他们二人算数还成,字写得也不错,所以在上沪市舶司找到了一家商户谋生。 但他们岂愿意就这样下去!他们两个都是曾经的举人、地方上的老爷,虽然现在算是衣食无忧,这段日子所见识的也比之前在乡下当一个土财主见识的还多;但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岂会愿意。 所以他们两个这段日子一直在想方设法摆脱这种生活。他们运气还算不错,最近刚刚同一个来上沪市舶司买货物的商人说好,去他家里为西席教导子弟读书,这二日将手头的事情交割完毕就要去了,没想到就在此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李波带着几个侍卫和当地差役走进这家商铺,找到麦国则和艾素两人,先对这家店铺的东家说道:“这两个人是逃犯,我们抓他回去认罪伏法。”然后就带走了他们两人。店铺的东家屁都不敢放。 允熥却并未马上审讯,而是又在南市中逛了逛,将整个南市逛了个遍,然后才回到市舶司,让张健准备出一间屋子,他要亲自审讯这两人。 允熥貌似随意的问道:“你们两个认得朕?” 艾素此时吓得浑身颤抖,跪在地上磕头不敢说话;麦国则也十分害怕,但挣扎着说道:“陛下,草民认得陛下。” “你们是怎么认得朕的?你们是什么身份?”允熥问道。 “启禀陛下,草民名叫麦国则,草民的这位同伴名叫艾素,草民二人均为湖广长沙人。” “今年年初,草民二人……,在陛下拜诣英灵庙时有幸得慕天颜。”麦国则说道。他隐瞒了他们二人被废掉举人功名之事。 允熥对李波说道:“将这个名叫麦国则的带出去!”等屋里只有艾素一人后又问道:“你们是怎么认得朕的?你们是什么身份?” 他当然不信麦国则的话。他们二人太反常了,看起来十分害怕就像是逃犯一般,一点儿不像见过皇帝激动的。 艾素打着颤,说道:“陛下,草民确是湖广长沙人,也确是今年年初陛下拜诣英灵庙时有幸见到过陛下龙颜。” “只是当时草民是湖广进京赶考的举子,因为出言违逆了陛下圣意所以被废去了举人功名,不得已来到上沪市舶司谋生。请陛下恕草民二人之罪。”他磕磕巴巴的说完后连连叩头。 他这么一说,允熥就想起来到底是什么一回事了。他又低头看向艾素,明白他现在这么害怕是因为他本该被遣返回家乡但现在却在上沪。 允熥不会再处置他们的。让他们丢掉举人功名已经是非常大的惩罚了,再处罚毫无必要。况且他们现在混在上沪市舶司也挺好,经济的发展需要知识分子进入商业领域。 允熥说道:“朕当时已经对你们有过处罚,不会对你们再行处罚。”又吩咐李波道:“将他们送回那家店铺,和东家好好说说,他们二人无问题。” 艾素忙又磕了个头说道:“草民谢陛下隆恩。”然后站了起来。过程中还因为跪的时候久了没能一下站起来跌到了地上,一个本子从怀中掉了出来。 这个小本子在地上跳了几跳,到了允熥脚下。允熥一时好奇,低头捡起了本子,正要让侍卫递给艾素,随手翻了翻,却呆了一呆,已经要伸出去的手停在了半空。 只见上面写着:‘342加967等于1309……’ ‘竟然是大食数字,不对是印度数字。’允熥想着。 允熥对艾素说道:“你为什么会使用这个数字计数?” 艾素说道:“陛下,这是东家带过来的,他说印度人使用这个计数,比汉字简便,所以让我们使用这个计数。我们也觉得好用,所以就用上了。” 允熥思量片刻,说道:“艾素,你可愿为官?” 什么!艾素以为自己听错了,怔怔的看了允熥几眼才反应过来,跪下说道:“草民愿意!” “朕任命你为户部正九品的检校,负责在户部推广印度数字。” 允熥当年刚刚魂穿到这里时就想过等自己继位了推广印度数字,但后来渐渐习惯了汉字并且自己也不干会计,就把这事儿给忘了;现在终于想了起来,当然要马上推广以防再次忘记。 艾素激动不已的扣头说道:“草民谢主隆恩。”哪怕仅仅是正九品的检校,好歹也是官,比现在给商人当账房不知高到了哪里。 艾素顿了顿,又说道:“陛下,草民的朋友麦国则,也十分熟悉印度数字,陛下可否同样任命他为检校?”他十分注重情谊,所以壮着胆子举荐自己的朋友。 “不可!”允熥说道。‘胆敢欺瞒朕,不处置已经是法外开恩,还想当官?做梦。况且推广印度数字一个人就够,不需要多一个人。’他想着。 艾素不敢再说,被带了下去。 允熥后来又在回京之前教给了艾素‘+、-、=’这三个符号。他也不知这三个符号这个年代是不是已经发明出来了,但他就当已经出现了,并且叮嘱艾素:“如果别人问你,就说这三个符号是印度人发明的,明白了么?” 所以这一时空后世全世界都以为这三个符号是印度人发明的,就连印度人自己虽然在这三个符号又从大明传到印度之前在本土找不到任何记载这三个符号的文献,但也当做是自己发明得了,作为‘印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吹了好久。 后来华夏的数学家依据这三个符号发明出了‘*、÷’这两个符号。 …… …… 店铺的东家对麦国则说道:“虽然你被市舶司的差役抓走以后又被放了出来,但原本想要你为自家西席的我的那个朋友害怕惹祸上身,又不要你为西席了。” “哎,我也知道你曾经为举人更愿意干些读书人的事情,但你现在还是继续在我当账房吧。” “你刚刚从市舶司衙门回来,今日就休息一日,明日再接着干活。” 东家说完了这句话,离开了。 麦国则咬牙切齿的说道:“皇上,你可真是个好皇上!”又暗恨艾素:“只顾着自己有了前程丝毫不记得老朋友。我看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