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涯见状下了一大跳,惊呼道:“一千万两?这才多久啊。” 闻先成先是一愣,随后道:“修涯兄是在开玩笑吗?” “什么意思?” 李修涯一愣。 闻先成道:“我的意思是一百万两。” 一百万?李修涯的兴致一下就低落了不少,也算不得很多钱嘛。 自己太爷随便出手就是一百万的巨款。 闻先成见李修涯面露不屑,苦笑道:“修涯兄,莫不以为钱财都是大风刮来的?还一千万?这大燕一年的财政收入,折合成银子,也就两三千万两的样子,盐利虽是高,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那里有那么夸张。” 李修涯讪讪一笑。 闻先成起身对着李修涯拜道:“此事还是托了修涯兄的洪福,闻家能摊上这门差事,百年之内,我闻家便不可能败落,请受我一拜。” 李修涯连忙扶着他,笑道:“这话说的,见外了啊。” 两人相视一笑。 燕国和卫国缔结了同盟,除了布告天下之外,两国之间也建立了长期的贸易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商品就是粮食和盐。 卫国商人集团以叶九声为首,而燕国这边就是以闻家为首。 将盐从卫国运回,随后却没有上交给官府,陛下特旨,让闻家自主贩卖,闻家也借此成为了皇商,而这场生意,朝廷从中抽取八成利润。 剩下的两成,一成给了闻家,毕竟闻家要负担这条商路,来往开销也都是闻家自己负责,而另一成也是交于了闻家,用于打点各地行商,将盐贩卖出去。 从此事运作到现在,差不多有小半年了,有百万银钱,也算是很夸张了。 这还是只在阳州与吴州境内贩卖的效果。 闻先成道:“这次来燕都,除了跟户部对接此事,还想就盐价一事跟聂大人商量一下。” 李修涯想了想,问道:“闻兄的意思,是否觉得盐价还是过高了?” 闻先成微微点头。 “我亲自去过卫国,卫国不仅海盐产量颇丰,那盐矿也有很多,负担两国的根本没有任何压力,所以这盐价自然要往下压一压的。” 李修涯笑道:“难为闻兄竟然有此赤子之心,看来当初将此事交给闻家的确是正确的,若是换了旁人,定然是想盐价越高越好,好从中得利。” 闻先成笑道:“修涯花费心力促成此事,可不是要让我闻家一家得利对吗?” 李修涯微微点头。 在燕国,或者说对秦楚燕三国来说,盐的产量一直都很低,只得从别国买,这价钱自然高,到了自己国家,盐价自然也不可能低。 寻常百姓,甚少有吃得起盐的,当初李修涯落难姑苏,在难民中见过,那些人都是用的醋布,好一点的会吃得起盐布。 就是李修涯当了姑苏的账房文书,大半的工钱也都用来买盐了,而且还是粗盐,并非上好的青盐。 盐价不降,普通百姓便吃不上盐。 李修涯没办法让所有人变富,便只能将盐价变低。 虽然盐利可图,但是李修涯相信,燕帝李烜不会如此短视去争这眼前 之利。 随着闻家和叶九声贸易的深入,更多的食盐流入大燕,到时候不仅是阳州和吴州,整个大燕都要受益,这就是李修涯当初愿想的那样。 人人都不会再为食盐昂贵而发愁,便有更多的钱财用到其他地方,或是读书,或是做生意,或是买耕牛... 每个人虽然只是节省出一小笔钱,但是换算到整个大燕,那就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而李修涯想让这个数字再稍微大一点。 所以盐价一定要降,也一定会降,但具体降到什么地步,还需要时间来调试。 “咱们大燕也有盐矿,可惜我不是理科生,不然教你们提纯蒸馏,也就不用去卫国买盐了。” 三人听不懂李修涯说的什么,但是觉得好厉害。 闻先成问道:“修涯兄学究天人,难道是有产盐的办法?” 李修涯苦笑着摇头:“我试过了,我连个烧杯都做不出来,谈何蒸馏提纯?虽都是些高中知识,却是早就忘了,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 烧杯?高中? 三人听得一头雾水。 李修涯笑道:“此事不提也罢,现在这样也很好,想必盐价已经回落一部分了吧?” “不错,比去岁的时候,光是姑苏的盐价就已经降了两成左右,现在只一斤三十五文左右。” 闻家虽然有贩卖盐的权力,但定价权却还是在朝廷手中,就是姑苏的盐价,也都是长途跋涉,得了陛下的首肯才降的价。 “三十五文...”李修涯微微摇头,“还是太贵了。” 闻先成笑道:“贵自然还是贵了点,不过也已经有所缓解了,那么修涯兄觉得降到多少合适?” 李修涯想了想,说道:“十文到十五文吧,最好是全国统一定价。” 各州府的盐价其实都略有不同,想要坐到全国统一的平价其实没那么简单。 闻先成一惊,随后苦笑道:“修涯兄还真敢想,我这次预想的价格乃是三十文一斤,差修涯兄一半呢。” 李修涯笑道:“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我说的价格乃是最终的价格,闻兄大可以循序渐进嘛,一次降个三文五文的,早晚会落到一个合适的价位上。” 闻先成微微点头:“修涯兄说得不错,就按修涯兄说的十五文为目标吧,不贵,而且我闻家有得赚,朝廷也有得赚,百姓也得了实惠。” “嗯,具体什么价格合适,你最清楚,总不能让朝廷和你们吃亏就是。” “放心,陛下给了闻家这么大的荣宠,就是赔钱,我闻家是也愿意干的。” 闻家现在就好比有免死金牌一般,等闲没人敢动。 李修涯对此不置可否。 “对了,上次托闻兄办的事,可有眉目了?” 闻先成摇了摇头:“此事还真是不好办,我带了燕国的好些粮食种子去卫国种植,却是无一例外,全都不好存活,就是活下了,产量也很低。 这卫国的土地太过贫瘠,根本不适合种粮食。” 李修涯微微叹气道:“要是有土豆和红薯就好了,那玩意啥地都能种得出来。” 张寒与程鹏听了半天,之前两人谈正事 便没有插嘴,现在却是打断李修涯道:“修涯兄此举,倒是让我有些疑惑了,听修涯兄所言,可是要给卫国寻种子种粮食,使其脱离饥荒之困?” 李修涯微微点头:“正有此意。” “为何?燕卫虽然结盟,但是燕国正好以此掣肘卫国,使其俯首听命不好吗?” 李修涯摇了摇头道:“那我们与陈国何异?陈卫之间的关系就是前车之鉴,我知道陛下也肯定如张兄这般想的,但是我却不这样想。 卫国积弱已久,粮食是最大的问题,但却不是唯一的问题,就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卫国要想坐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燕国若是学陈国那般,难免也会有其他国家学燕国一样,实在有些不智。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欠卫国公主一个天大的人情,若是不帮些忙,实在是寝食难安。” 前面的都是托词,后面的才是最重要的。 姬未央没杀太妃,李修涯由衷感激,自然要投桃报李,想办法绝了姬未央的后患。 而李修涯也有相当的信心,就算是给卫国找到了粮食,卫国也不会背叛和燕国的盟约的。 因为卫国没有背叛的筹码,也没有理由。 对于姬未央,李修涯也心有亏欠,只是可惜,此事一直没有眉目。 对此,李修涯也感到有些无奈。 “什么人情?” 张寒和程鹏不清楚,闻先成却是去过卫国,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 当下低声跟两人解释,两人听了,皆是震惊道:“那卫国的掌政公主竟是对修涯兄有意?” 李修涯一愣:“什么?” 也不知道闻先成是听谁说的,此事真假,怕是只有姬未央自己知道了。 过了阳州,便到了吴州境内,卫国的使团的前进速度堪称龟速。 李修涯从卫国回燕国,满打满算也才一个月,而卫国使团却是走了三个多月了,还没到燕都。 车账内,太妃两人正在叙话。 “燕都方面传来消息,寒食节时,你那情郎在燕都郊外被人刺杀,差点丢了性命。” 太妃闻言,神色惊慌,急忙问道:“怎么会?他没事吧?” 教主无奈道:“我不是说了是差点吗?差点就是没事,你放心吧。” 太妃神色稍微恢复,皱眉道:“你不是说他现在是什么小圣人吗?那道德经和论语我也看了,以他现在的声望地位,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杀他?” 教主耸耸肩道:“这就不清楚了,我们在燕都的眼线不多,其中的内情还未打探到。” “难道是得罪了什么人?” 太妃陷入深深的忧虑。 教主见状笑道:“你也不必担心,你那情郎的手段你还不知道吗?这回刺杀不成,想必是不会有下次了,若是玩心机,他又怕谁呢?” 太妃道:“不行,还是加快行程,我若在他身边,断然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教主道:“不行,你现在可受不得颠簸。你也别心急,再告诉你个好消息,燕帝封他做了鸿胪寺少卿,就由他亲自接待我们,你们到时候相见,想必欢喜。” 太妃闻言,脸色微红,笑容爬上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