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东安计划
旱情的出现,不仅仅是在马老九所在的山东。 ... 辽东。 大明辽东农垦集团,第一百零五号农场内。 农技员刘长明正不断的看着手中结成团的泥土,顺口说道:“今年预测的旱情现在看来,恐怕是确有其事..马上就要春耕了,这可咋办啊!” “刘工,就连咱们农垦集团都设立了旱情救助点,你说...” “别随便猜测,等着农业部的指令吧..现在,一切按照提前制定的春耕计划继续实施!” “好嘞!刘工,有你这句话..咱们就放心了。” ... 京城,农业部内。 徐光启一脸愁容的看着围在自己身旁的大小官员,忍不住开口说道:“秦侍郎..你别在这来回走动了,晃得我眼睛都快晕了。” 被徐光启,称之为秦侍郎的那位官员顿时开口说道。 “大人,现如今各地的旱情救助点,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好消息传上来,这让我如何能不着急啊!” “是啊!大人...” 眼见附和的官员越来越多,又开始热闹起来。 忍不住的徐光启连忙说道:“你们说的,本官都听明白了..但现在不是着急就能够解决事情的时候,出了问题..就要抓紧想办法。” 这时,突然有人说道:“大人!今年皇家科学院提出了精细化种植,如果我们能够快速推行,是不是还有希望!毕竟,精细化种植的粮食产量可要高多了。” 唰唰唰!一瞬间。 就有无数道目光看向了徐光启。 谁料,他却是摇了摇头说道:“精细化种植的事情,本官也看过了,但是不可行..至少在现如今受灾严重的北方省份更不行。” “这是为何?徐大人..毕竟这可是能够让粮食增产的方法啊!” 但徐光启却继续说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细致看过,所谓精细化种植对于灌溉用水的需求量也只会更大,我们现在缺少的并不是良田和土地。” “我们现在恰恰缺少的,就是水!” 众人听到这里。 才明白了徐光启为何否定了精细化种植的构想。 纷纷低下了头,有些沮丧。 “之前陛下提到过一项计划,就是利用现有的旱情救助点,想办法动员百姓们出海前往安南进行耕种,那里有大量的良田..并且就算今年有旱情,也影响不到。” 徐光启见众人情绪低落,也是全盘托出了提前就已经设定好的计划。 “徐大人?向海外移民?百姓们能愿意吗..” “这并不是百姓们愿不愿意的问题..如果不出海,那么留下来...如果今年的旱情严重,那么注定不少地方将会颗粒无收。” “到那时候,想要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说完之后。 徐光启第一时间选择了进宫面见朱由检。 东暖阁之中。 朱由检见到徐光启来了,也是心中猜测到了不少,开口便说道:“是不是今年各地已经汇报上来了不少旱情即将到来的异常现象?” “回禀陛下!正是!” “山东、山西、陕西、直隶、辽东、河南等地,都有大量的报告说明,今年或许真的会迎来相当严重的旱灾。” “所以...臣以为,陛下,之前提到的移民计划可以开始宣传并实施了!” 听完徐光启的话后。 朱由检缓缓点了点头说道:“正所谓未雨绸缪,现在爱卿要做的正是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等到旱情全面来临,到那时候庞大的灾民数量将会让移民遇到很大的阻碍!” “传内阁拟旨,开放天津、蓬莱、青岛、泉州、福州等沿海港口,全面承担起移民计划所需,必要时可暂停对外贸易..一定要按照计划施行!” “臣遵旨!” 大明崇祯历四年春。 朱由检下旨,全大明各地全面执行《大明东番、安南移民安置计划》,又名《东安计划》,计划中拟定在最短时间内向东番移民不低于二百万人,向安南移民不低于八百万人! 开支,全部由大明皇家国库承担! 预计耗费,将超过一亿大明龙元! 同时,提前宣告旱情的各项预兆和影响,动员百姓,以自愿为前提..尽可能的想办法做好思想工作。 移民,本质其实就是殖民。 在计划开始的前期,朱由检已经筹备了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在下旨,计划开启的瞬间,大明朝廷几乎在同一时间就响应起来,一个古老帝国尽管在很多方面上显得很是滞后。 但是在关于百姓生计的事情上。 朱由检从来都是采取毫不留情面的强硬态度,东厂更是在第一时间就将很多的精力放在了对移民计划中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上。 宣传、政策倾斜。 大明朝廷用到了几乎所有想得到的办法。 《大明月报》、《京师日报》、《直隶报》等从京城,到地方的报纸全部都被动员了起来,就算有天大的事情。 每一份报纸的头版头条,必须都得是和大明移民计划有关的宣传宣讲。 旱情面前,大灾之前。 说什么都不好使.. 短短的一周时间,仅仅是蓬莱港就向东番输送了大量移民,当然..这个数量在可能会受到旱情影响的百姓总数面前。 还是有些杯水车薪的。 蓬莱码头。 肉眼可见的所有地方几乎全部都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流民的滋味对于大明北方的百姓来说几乎是再熟悉不过的感觉了。 比起故土难离,报纸上明晃晃的说的很清楚:“离开并没有什么,迟早都还能回来..但一定要记住,前提是要活下去!” 在这样的政策鼓舞下,起码山东不少百姓们都纷纷选择了离开。 但就在这个时候。 突然.. 民间流传出了一则谣言:“离乡容易返乡难,安南终究不是家!” 就在谣言出现后的三天内,东厂的番子们就在第一时间抓到了造谣者,并将其在第一时间移送京师。 消息传到朱由检耳中时。 朱由检就说了一句话:“严查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