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河间府。 宽敞的街道上,往日热闹的氛围消失不见,沿街的商铺多半关门,摊子后面也没有摊贩在叫卖,路人更是寥寥,一眼看去反而多是携家带口拖着行李的外乡人,不用上前询问,就知道是从北边逃难来的。 只不过这逃的难不是什么旱灾也不是水灾,而是...兵灾。 燕王起兵的消息传得极快,尤其是位于北平南边的府县,谁都知道燕王想去的地方是哪儿,所以没有人怀疑他会不会带着大军南下...至于朝廷能不能镇压?那就跟升斗小民没什么关系了,先逃难,朝廷打赢了回去就是,要是打不赢...往南边走总是稳妥的。 这种情绪煽动了大部分百姓,从北平到河间府的这几百里百姓都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了行李开始南下,拥挤到了黄河边上,希望能在燕王南下之前渡过黄河。 这番光景,倒是颇有当年衣衫南渡的味道。 越是这种时候,有些人就越是容易发财,街上的菜价粮价涨了不知道多少倍,骡马车辆更是只租不卖,从这里拉到黄河,就敢开十两的天价,可多得是人要远远逃离这汹涌而起的乱世征召,好几个车马行的老板这几天做梦都在数钱。 不过更多的还是没办法舍弃已经拥有的一切的人们...街是不敢上的,担心燕王会打过来还是一回事,关键是官府已经在上门登记了,要是真打起来,男的要被抓去做民夫,女子孩童也要在后方为朝廷出一份力,谁敢在这时候拿自己一家的未来开玩笑? 夏日炎炎,风轻拂过街道,几份被撕下来的布告被风卷起飞舞--是官府出的布告,无非就是说朝廷不日就要派军平叛,让百姓安心云云。 这话比那燕王的靖难借口还要来得可笑。 一串连绵的马蹄声从长街尽头传来,一些南逃的百姓自然循着声音望去,大概是路上行人太过稀少的缘故,那些骏马的速度很快,马蹄轻扬之下,已经近了知府衙门。 伴着一声长嘶,轻舞的灰尘里,这些骏马停了下来,领头的骑士翻身下马,却不是行人们想象中的将领,而是一个青衫书生。 他抬头看了看知府衙门的牌子,抬脚上了台阶,顺手解下披风,身后披甲的侍卫上前一步,弯腰将那落下的披风抄在手里。 这般气势倒不是杀气腾腾,但也说明了来人不简单...守在知府衙门外面的几个衙役如临大敌,紧了紧手里的佩刀,正想开口询问,那青衫书生却是抢先一步开口了: “北面来人,拜访仲鸿文仲知府,昨日已投了拜帖,还请通报一声。” 声音很温润,虽然风尘仆仆,但也掩不住身上的书卷气,明明背后站着十几个侍卫,却没什么盛气凌人的感觉,主动对衙役开口的动作也很平易近人... 两个衙役对视一眼,其中一个道了声罪,匆匆跑进了衙门,只剩下一个衙役面皮发紧,在一片目光中继续不安地提着佩刀。 拜帖...这书生倒是年轻,看起来倒不像是当官的,不过这十几个侍卫确实不简单,目光里满是杀气,怕是杀过人的...而且这些侍卫都着了甲,就算这年轻书生不是什么官宦子弟,身份也肯定不简单,就是不知道知府大老爷会不会见,到时候这年轻书生可莫要迁怒到自己身上... 这份担心很快就显得有些多余,刚刚进去的侍卫又匆匆跑了出来,显然河间知府的答复极快:“这位...公子,知府大人有请。” 顾怀笑了笑,负手跨过了大门。 河间府...按道理这个时间点是不该来的,毕竟和北平中间隔了个保定府真定府,打不下这两个地方,河间府就注定是朝廷大军过了黄河的前哨站,如果不出意外,这些时日顾怀和道衍的布告就要贴满大明天下的大街小巷,此时来河间府实在太过冒险。 造反这种诛九族的大事...实在和可惜之前和顾氏宗族撇清了关系,不过族里毕竟还有些对自己没释放过恶意的人,要是此刻让金陵的谍子活动活动,说之前那些闹剧都是刻意安排以此来送顾氏宗族全族上刑场,未免也显得太过小心眼。 眼前的花园有些小,但胜在精致玲珑,顾怀自然也不觉得仲鸿文会在衙门大堂见自己--毕竟他的态度实在暧昧到顾怀猜了一路都猜不出来。 见到衙役带了人进来,坐在石桌旁的仲鸿文摆了摆手,衙役如蒙大赦地退了下去,顾怀挑了挑眉头,在一片沉默中掀起前襟坐在了仲鸿文对面。 “以为你们会来得再晚些。” 是对来的是自己有些失望,还是觉得北边的事情太多暂时到不了河间府,有些闲情逸致? 大概是一路奔波有些太累,对于这种云遮雾绕的开头,顾怀不耐地皱了皱眉头:“三位公子在哪儿?” “未免太过急躁,”仲鸿文抬了抬眼,“别忘了,如果不是本官放出消息,没人能找到三位世子。” 顾怀扯了扯嘴角:“既然知道大批燕王府的谍子进了河间府,而且还能找到他们透露三位世子的消息,想必仲大人是不打算靠这一点威胁燕王府的,既然如此,何不坦诚一点?” 他微微前倾身子:“仲大人想要什么?” 仲鸿文微微抬头,看着眼前这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 真好啊...当年的自己也是这样,不喜欢玩虚与委蛇那一套,更不喜欢谈事之前都要闲聊一阵,所谓城府,不过也就是上了年纪的人对自己的一种安慰罢了。 他轻弹二指,送过去一杯茶:“昨日看到拜帖,本官才知道来的会是你,说来也奇怪,这些年你一直平平无奇,怎么突然就成了燕王府的座上宾,并且成了这所谓‘靖难’的上层人物?朝廷发下来的文书里,你和道衍并列,本官倒是好奇,朝廷...为何如此看得起你?” 顾怀沉默了一下:“看来我的身世还是太过清白,一查就能查得一清二楚。” “正是如此,”仲鸿文舒展眉头,“不过若是现在的你,倒是有资格和本官谈一谈。” 他端起茶杯:“你问本官想要什么?简单,燕王何时打下真定保定,本官就何时放还三位世子。” “不行,”顾怀摇头,“既然我来了,就没有不带三位世子回去的道理。” “打不下真定保定,燕王就会被困死在北平,到时候燕王三子北不北归又有什么区别?” “这一点不劳仲大人费心,北平战报估计已经过了河间,既然仲大人已经看过,何必问出这等问题?” 仲鸿文挑了挑眉头:“数万大军,新式武器,再加上能征善战的燕王...声势确实很大,但本官如何确定,这等声势不会轻易被朝廷平叛?” 顾怀越发不耐:“既然是做生意,何不直爽一些?仲大人打的本就是隔岸观火的主意,何不下注爽利些?” 一个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一个是寂寂无名最近才崭露头角的书生,谈话之间,却仿佛是书生的气势压了一头。 仲鸿文轻轻摇头:“眼下...还不够。” “还不够?”顾怀突然笑了,“那仲大人觉得什么才算够?” “朝廷的大军要到了,河间三府在筹措粮草民夫,如无意外,大明开国三十年来,此次用兵为最,”仲鸿文放下茶杯,“过了这一关,才算够。” 他将茶杯放在一旁,拿出两个棋盒:“本官颇爱对弈,观棋如观人,何不与本官手弈一局?” 又来了...顾怀摇了摇头:“不会下,也没必要下。” 作为这个年代的读书人,下棋算是基本功,但顾怀丝毫没有想学的意思:“既然是下注,那就不妨再下大些,付出和回报从来都是相关的,仲大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抬起头,看着仲鸿文的双眼:“真定保定的事情,不用仲大人操心,不过王爷要的,是河间全府归附。” 仲鸿文停下手中动作,失笑道:“怎么可能...” 顾怀修长的手指拿出一页宣纸,轻轻点了点: “看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