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药师、出尘来到芙蓉园时,房玄龄、卢氏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儿遗直、遗爱已在等候。 李药师早已遣人去宫里接德謇、德奖,但迟迟未见到来。 他也无可如何,只能致歉。 “芙蓉蹇产,菡萏星属;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韡韡,烂若龙烛。” 见到如此美景,出尘自然怀想〈芙蓉赋〉“擢素手于罗袖,接红葩于中流”的逸趣。 无奈卢氏夫人一派肃穆,她也只得端坐,聆听夫婿与房玄龄对谈。 李药师、房玄龄虽然曾经同在秦府,但当时戎马倥偬,加以国朝初建,庶务冗杂,并没有机会闲话私事。 如今海内浸平,彼此携眷相对,终于可以聊谈既往。 两人先从玄中子说到茶道、琴艺⋯⋯这些出尘都不陌生。 此时房玄龄却将话锋一转,问道:“近日杜参军为《中说》作〈文中子世家〉一篇,吾兄可曾知晓?” “杜参军”指杜淹,他是杜如晦的叔父。 王郑败后,杜淹入唐,原想投效李建成。 房玄龄见他善于阴谋,或对李世民不利,于是将他荐入天策府,任兵曹参军。 杜淹甫入天策府,便作〈文中子世家〉,附于《中说》之后,谓此书为文中子王通所撰。 然而《中说》所载,多有玄中子当年授予李药师、房玄龄的学问。 可杜淹〈文中子世家〉却写道:“门人自远而至,河南董常、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药师、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征、太原温大雅、颍川陈叔达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盖千余人。” 王通年龄少李药师十三岁,少房玄龄五岁,李唐建国之前已然去世,得年三十有奇。 若说如许之多初唐名臣,由如许之远尽皆前趋师事,“北面受王佐之道”,如何可信?而其中“赵郡李药师”一句,更是不知所由何来。 此时李药师听房玄龄提及此事,微微笑道:“玄龄啊,师父封关之后,你才回到齐州,便举进士。而我,离开赵郡就到长安。咱们何时成为『河汾门下』,前去『北面受王佐之道』啊?” 房玄龄笑道:“照呀,是以殿下一见其文,便命封存。” 李药师微微颔首,却又笑道:“然八公诣淮南,容状由衰老枯槁振衣立成童幼。咱们师父,又岂不能?” 八公诣淮南,容状返老还童之事,见于东晋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 房玄龄听闻,方与李药师相与拊掌而笑,却见侍从疾奔而来,报说秦王殿下驾到。 他二人赶紧弹冠振衣,率领家人快步迎出。 但见李世民身后,不但有无垢、蕣华,还跟着几个孩子,德謇、德奖都在其中。 为首是一名四岁顽童,出尘并不陌生,那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干。 李药师见德謇、德奖的穿著竟与王子一般,心中暗暗皱眉。 李世民宽袍大袖,昂首阔步,轩然而来。 见礼已毕,李药师、出尘又命德謇、德奖拜见房伯母。 然他二人身着王子服饰,倒让卢氏无法受礼。 其后在李世民示意之下,孩子们随着李承干,拉着房遗直、房遗爱,在随从陪侍之下,跑去玩了。 这边李世民尚未就座,便说道:“药师、玄龄,孤听说你们今日通家欢叙,前来打扰,实因久闻『碧筩杯』之典,却未尝亲试其妙。如今虽已出伏,时序仍在处暑。又有二位雅士在座,不如⋯⋯”他挥手一招,芙蓉池中便摇来一艘画舫。 “碧筩杯”是曹魏正始年间故事。 相传当时齐州刺史郑公悫,常在三伏之际,率宾客至历城之北使君林中,醉把青荷。 “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 末伏在立秋之后初庚,十日之后“出伏”。 此时李世民率先登上画舫,众人鱼贯相随。 已有内侍就池中摘取带茎的大片莲叶,置于放砚台的格架上,将莲茎从格架下方伸出。 又有内侍捧来醇酒,倾于架在砚格上、形如敞口大杯的莲叶中。 一名宫人将一支银簪奉予蕣华,蕣华再奉予无垢。 无垢示意蕣华上前,蕣华便在莲叶、莲茎相接之处,以银簪刺穿。 早有内侍将莲茎尾端转成弯曲朝上,如象鼻形状。 莲叶、莲茎刺通之后,醇酒便顺着莲茎涌出。 内侍捧着这“碧筩杯”,奉予李世民。 他就着莲茎吸酒,赞道:“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古人诚不我欺!” 内侍又将“碧筩杯”奉予李药师、房玄龄,两人相互谦让,先后吸饮。 另有内侍、宫人再备一套“碧筩杯”,奉予二位王妃、二位夫人。 又有内侍网取池鱼,交由庖人斫脍,奉予席上。 后世苏东坡〈泛舟城南〉诗之三,形容的正是这番情境: 碧筩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运肘风生看斫脍.随刀雪落惊飞缕 李世民此番前来,当然绝不仅为把酒斫脍。 这艘画舫是一楼船,李世民将李药师、房玄龄延至楼上之后,很快便将谈话带入主题。 他细问李药师这次南巡的种种,李药师一一详禀。 说到子虚云梦、洞庭潇湘,李世民也不禁神往;说到灵渠分流、陡门闸水,李世民则击掌赞叹。 随后李药师说到招慰岭表、徇地南越。 李世民细细听毕,问道:“此番一路顺遂,未曾遭遇抗拒?” 李药师道:“大抵顺遂。惟有迢远边陲,零星数地,未能预闻国朝皇恩。经臣谕知,即欣然悦服。” 李世民笑道:“多亏先生怀辑之功。” 李药师连忙谦谢。 李世民又问:“可有一二杰出之士?” 李药师道:“前梁岑文本才猷粲然,文倾江海,而且洁身自好,贿间无由。尤其他能协调人和,抚平纷争。当初萧铣朝中因有此人,致使『贿间梁臣』之策事倍功半。其后梁军败绩,亦是岑文本进言,谏请当以百姓福祉为重,才让萧铣决定出降。我军进城之后,又是岑文本讽劝,倘若纵兵俘掠,致使士庶失望,只恐自此以南,无复向化之心矣!诸将从善如流,方才得以顺利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