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大明皇太孙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来自皇太孙的压迫感

  www.xbiqugu.la耀州仓。  占地面积极大,储存了大量钱粮。  解缙步入仓内,最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铁架。  上面码着一封封库银,还有大明宝钞。  耀州知州上前道:“解詹事,此处是我耀州库银存放地,您是从第一排查起,还是从最后一排开始查?”  解缙一眼扫过去,看了一圈,见铁架上堆满了库银。  他眼睛一转,说道:“不看了,本官是奉皇太孙旨意查看粮食的,直接带我去粮库!”  知州和巡仓御史对视了一眼,浮现出一丝焦急。  二人没想到这位江西大才子竟这般精明。  知州诚恳地道:“解詹事,要不您查一遍吧,也好指导一下我们耀州仓的工作。”  巡仓御史也跟着相劝,言说皇太孙此番重视仓储问题,还是查一下为好。  他们如此紧张,更是引得解缙怀疑。  “皇太孙赏赐陕西都司各卫所将士,发放布绢、棉花、粮米,并没有赏赐金银,本官为何要查看库银?”  解缙冷哼一声:“直接带本官去粮库!”  西安府耀州仓是第一个上报仓粮陈腐的。  说是仓库里的储粮多年不用,都腐烂了。  “储粮过久,恐已陈腐,实在没什么可看的。”知州仍在劝说。  解缙没有搭理,径自走向粮库。  陕西近年一直有战争。  仓库里的米怎么会放时间长烂了?  很快,众人来到粮库。  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粮食,解缙怔怔地呆在那儿一动不动。  全是坏的!  解缙指了指粮库:“就这些?”  显然,这里的粮食远远没有账目上的数目。  耀州知州解释道:“米陈必腐,故有亏耗。”  解缙认真地道:“其余陈腐的仓粮呢?”  他身上闪烁着正道的光。  还查?  知州怔了一下,又瞟了一眼旁边的巡仓御史。  巡仓于是说话了:“仓粮陈腐,自然要处理掉,这里有账本,解詹事还是查账本吧......”  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  解缙见二人说得滴水不漏,知道这俩货是久经阵仗的官场老手。  于是又道:“腐烂的仓粮具体去向,何人经手处理的,本官都要一清二楚,让有关人员来说话。”  知州和巡仓御史不由头大。  心说这家伙怎么还认真了,我们都这么说了,你丫顺坡下驴不就行了吗?  这么穷追不舍干嘛?  此事要是捅出去,闹得人尽皆知,对皇太孙有什么好处?  身在官场,不懂得装傻,前途能一片光明?  知州和巡仓御史,恨不得将解缙给生吃了。  解缙见二人眼神不善,于是笑道:“二位不必紧张,本官也是奉了皇太孙旨意办差,并非有意针对你们,等办完了差事就回去,不会耽误你们的。”  见解缙态度很好,没有针对之意,二人立马喜笑颜开:“解詹事多虑了,下官这就让经手人来答话”  你得罪人,不是因为你说错了,而是说对了。  解缙知道,耀州仓一定有问题!  尤其是这个知州和巡仓御史。  想到姚广孝的话,解缙并不打算深究查办,只是把实情弄清楚就行,回去禀告皇太孙。  该怎么处置,得皇太孙拍板。  解缙跟了皇太孙这么久,知道这等露脸的事,还得皇太孙来。  自己不能去抢风头。  待返回秦王府,已是数日后的日落黄昏。  朱允熥心情不佳,回了寝宫后便沉默寡言。  解缙奏报,耀州仓存在重大问题。  经查实,耀州知州与巡仓御史勾结,还有看守府库的一众官吏。  再往上,又牵扯出了西安前卫指挥使王纲......  除了耀州仓,其他两個着火的府库迟迟没有查出问题。  陕西提刑按察司的人早就去查了,他们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  见提刑按察司迟迟没有上报,朱允熥语气不耐地道:“责令提刑按察司两日内给出结果!”  不能当成普通贪腐案一拖再拖。  官场上的查案流程太过耗时,从查到判,几个月都常见。  如果官官相护,说不定查到最后,大家都没事了,或者让几个小吏出来顶罪。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皇太孙不可能一直呆在陕西。  朱允熥要的是,快刀斩乱麻。  提刑按察司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监察地方官员。  提刑按察司与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并称“三司”,主官是正三品按察使。  皇太孙催促的旨意一到,陕西按察使立马坐不住了。  两天时间,给不出结果,自己这乌纱帽怕是要没了。  他知道,皇太孙想要的结果,可不是让几个小吏出来顶罪。  就在刚才,消息灵通的按察使得到消息:西安前卫指挥使王纲被抓了!  锦衣卫半夜上门抓的!  耀州知州等人,锦衣卫却没有动。  久在官场,按察使知道,这是皇太孙在给他机会。  “来人!调集提刑按察司所有官差,去拿人!”  按察司佥事问:“大人,抓谁?”  按察使一咬牙:“那几个出事的府库,全都抓!”  佥事一惊,深知其中利害。  这可不是抓几个库吏,说白了但凡仓库出事的州县,几个当地主官都有参与。  什么知州、知县,甚至有知府、同知、通判,再远点还能牵扯到指挥使司的千户、百户......  刑按察司早就查清楚了,故意拖着不报。  本想着等皇太孙走后,或是等等朝廷的意思......  “大人,这一把抓下去,得抓一窝啊!”佥事小心提醒。  当官的谁后面没个背景?  其中不乏有陕西布政使的人,这一抓岂不是把同僚关系给抓没了?  按察使沉着脸道:“本官何尝不知,现在若不抓他们,过两日皇太孙就得抓我!”  皇太孙的旨意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照办能行吗?  惹怒储君,就像是虎口里拔牙,找死!  遥想不久前,皇太孙监国,诛杀数十名京官,就连六部尚书等大九卿都杀了三人!  陕西按察使心中一寒,已是顾不得那么多了。  从速处置贪腐案!  争取一天拿人,两天判刑,三日问斩......  当然,要不要杀,还得看皇太孙的意思。  秦王府。  朱允熥手中捏着一份名单,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名字。  陕西按察使侍立一旁。  见名单上的官员不是知州就是知县,朱允熥微微点头:“总算是没有敷衍孤。”  按察使忙道:“臣不敢欺瞒皇太孙。”  “差事办的不错,孤记住你了,好好干。”  说着,将名单放到长案上。  这是每个领导都会说的话,很管用!  得皇太孙赞赏,按察使大喜:“为皇太孙殿下效劳,是臣的荣幸,臣当万死不辞!”  朱允熥十分高冷地点了点头。  按察使问:“殿下,臣请问这些人如何处置?”  洪武皇帝规定,皇太孙出巡期间,除了周围邻国朝贡、边境调发这些重大事情需要转发京师外。  其余一切地方诸事均由皇太孙直接处理,不必专门上奏请示乾清宫。  这既是老朱对朱允熥的高度信任,也是一种考验和历练。  想了想,朱允熥道:“各府库不是有个口号么,天地神祇,朝廷国法俱在,有敢取国库一文钱者天诛地灭,国法不容!”  “既是国法不容,天诛地灭,那便全部明正典刑,斩首示众!”  按察使心中一震。  “太孙殿下,臣的意思是......最好不要明正典刑。”  一切为了皇太孙的颜面......  即便是皇帝巡视地方,也喜欢他所到的地方欣欣向荣,一片繁华安宁,不希望出现贪腐这等丑事。  “皇帝陛下对贪污腐败尤为痛恨,孤身为皇太孙,亦是秉承陛下之志,除尽天下贪官!”  朱允熥肃然道:“你们提刑按察司不仅大张旗鼓的将贪官污吏明正典刑,还要狠狠地抄他们的家,一粒米都别放过,全部查抄!”  嗯.....将抄家所得,充当福利补给陕西各卫军士。  只是福利到位,你就是最有面子的老板!  这就是恩威并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