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就真的如同他自己说的那样才从前线抽身的吗? 是,也不完全是。 的确,他没有瞎说,他是真的因为他说的那些退下来的,不过只是一部分而已。 汉王一脉原本就是文臣的敌人,在朱瞻壑屡次冒头之后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眼下要是冒头,那文臣肯定是不干的。 其次,自己都说了去就藩,要是抓住一件事情就吭哧吭哧地玩儿命干,那肯定会让老爷子有想法,所以这得张弛有度。 事情解决大半,让沐晟去收底。 这个底不是那么好收,但相比最开始的时候已经轻松一大半了,这种程度是最好的。 沐晟没有朱瞻壑的决心,这个底他肯定收不好,到时候老爷子还得找朱瞻壑,这么一来,朱瞻壑是既出了一份力,让老爷子那边有感觉,还能让沐晟心存感激。 其中这第二点是最重要的,毕竟是在云南,搞不定沐家,以后所有的事情基本就都免谈了。 不过除了沐家,还有一件事是朱瞻壑退下来的原因。 在交趾嘚瑟了这么长时间,时间马上就要到九月份了,有一个人,要回来了。 内宫监太监、市舶司总监事、远洋宝船队指挥使:郑和。 郑和回来,那是肯定要走马六甲海峡的,到时候说不定也会看到还在燃烧的交趾,到时候这事儿说不定就会被他给记上。 郑和每次下西洋都是要走马六甲海峡的,所以这交趾一带他会经常路过,朱瞻壑可不想被他给盯上。 再说了,当初朱瞻壑可是在市舶司埋了钉子的,到现在都没有被拔出来,朱瞻壑可不想功亏一篑。 虽然,老爷子可能从一开始就发现了,但有些事情没人提和有人提那根本就是两码事。 —— 应天府,户部。 夏原吉已经忙飞了。 本来今年一切都挺好的,朱瞻壑去年抄了扬州一带一大批官员的家,那些脏银虽然对于整个大明来说不算什么,但是架不住还有商人啊。 不管什么时候,商人都是除了朝廷最富有的存在,甚至还有比朝廷更富有的,所以朱瞻壑当初抄家所得给户部缓了一大口血。 那时候的夏原吉真的是春风得意,真的是手里有钱什么都不慌,再加上北征时缴获的那些牛羊和驽马也一直都在有序的售卖,户部算是真的过上了好日子。 那段时间的夏原吉真的就只能永远一句话来形容:户部什么时候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不过,朱瞻壑走了,夏原吉的好日子也没了。 今年夏天,耕牛代养的事情结束了,因为朱瞻壑硬生生的是杀出来了,所以倒是没有多少官员贵族敢动耕牛的心思。 有肯定是有,但是不多,对于锦衣卫来说处理起来就是小事儿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户部又支出了一大笔钱,虽然这笔钱本来就是该出的,但对于夏原吉这个守财奴来说,户部每拿出一文钱他都很心痛。 甚至,他都曾经希望那些贪官胆子大一点,把那些耕牛全给黑了,到时候又能抄一批,户部就又有一大笔钱入账了。 当然了,他也就是想想而已,良知夏原吉还是有的,况且对于他来说,大明越来越好,他才越来越轻松。 再说了,除了朱瞻壑这个奇葩之外,还有谁敢这么干? 要是真这么干的话,怕是也就只有纪纲了,然后等完事儿之后朱棣再把纪纲给提溜出来砍了,以泄众人之愤。 这可是有先例的。 毛骧,大明朝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是洪武朝时期商人的,主要的业绩是主持并且发动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株连好几万,大大加强了明朝的皇权集权统治。 对于朱家来说,毛骧可谓是功勋卓著。 然后,毛骧就被拖出来宰了,平息了一些朝野上下的不满。 锦衣卫的第二任指挥使名叫蒋瓛(huàn),主要业绩是主持并且发动了同样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株连过万,为朱允炆和朱棣先后两位皇帝都扫清了障碍,同样是功勋卓著。 然后,蒋瓛也被杀了,是被秘密处决的,至于理由?不清楚! 反正死肯定是死了,而且透透的,军中的怨气平息了不少。 锦衣卫的第三人指挥使就是现在的纪纲了,历史上的他主要业绩是诛杀建文旧臣,给朱棣的登基扫清了不少的障碍。 最后,纪纲也被宰了,理由是意图谋反,被朱棣身边的太监打了小报告。 所以说啊,看似历代锦衣卫指挥使都不得善终,但实际上跟人没啥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 只要是个人,都会跟这个位置反冲的。 也不对,有个人例外,就是纪纲之后的接任者,大明第四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塞哈智。 这个人是纪纲死后通过正常递补升迁上来的,这个人没有什么出色的业绩,是个人间清醒,除了保命之外没有任何追求。 对于这个人,朱瞻壑的评价是差评! 能够安享晚年的锦衣卫指挥使不是好的指挥使。 再怎么说,耕牛代养的事情最后有了点波折,但也算是顺利结束了的,不管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是纪纲还是未来的塞哈智,锦衣卫都不会出动的。 对于夏原吉来说那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户部又拿出去了一大笔钱,不对…… 算上那个意外的话,应该是两笔钱! 再然后就不用多说了,瓦剌越境,朱棣派兵二十万北伐。 战争从来都是个巨大的钞票粉碎机,哦不对,在这个时代来说应该是铜钱和金银粉碎机,一场战争涉及到的武器装备、战马、粮草和运输等等都是跟钱挂钩的。 除此之外,今年的倭寇扰边一事也让户部大出血了。 毕竟,百姓上交赋税就是为了让朝廷保护他们的,现在被倭寇烧杀抢掠,朝廷自然是要拿钱去赈济的,不然的话谁还会服从你的统治? “夏尚书……” 夏原吉正烦着呢,户部一个官员走了过来。 “刚刚陛下派人传来口谕,说是远洋宝船队已经抵达太仓刘家港了,不日就会进京。” “据远洋宝船队指挥使汇报,此次远洋宝船队先后经过了三十几个国家,有不少的国家都遣使前来朝贡,陛下让户部做好准备。” 夏原吉闻言只感觉两眼一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