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081 三国第一道横幅
徐庶在给苏鸣出计策绑黄承彦父女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逼迫黄承彦父女为苏鸣效力的办法。 但是,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这三人属于是意外之喜。 徐庶也没有想到,甘宁能够把这哥三也给绑来。 这三人虽然不是诸葛亮,徐庶这种一流的谋士,但是,也绝对有着二流谋士中上的水平。 毕竟是水镜先生的高徒,虽然仅仅只是记名弟子,并非是如同诸葛亮,徐庶这种亲传弟子。 依着他们三人的才华,多了不说,当个一郡的郡守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智商上,徐庶还是要比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强上许多的。 因此,徐庶能够对三人做到手拿把掐。 徐庶笑了笑,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虽然有了注意,但是徐庶不说,他捻了捻胡须,朝着苏鸣反问道:“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自诩为名士,主公可知,名士最看重的是什么?” “名士最看重的是什么?”苏鸣思量片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道:“名士,名士。” “最看重的那自然是这个“名”了?” 听到苏鸣的回答之后,徐庶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徐庶心想,与这般聪明的主公交流,真的是太轻松了。 一点就透,不需要你做过度的解释。 更不用担心,你说的计策,因为主公听不懂,而不予采纳。 “不错!” “这些名士最看重的就是脸面!”肯定了苏鸣的回答之后,徐庶附身在苏鸣的耳边嘀咕了两句。 听着听着,苏鸣的脸上渐渐的露出了笑容。 徐庶啊!徐庶! 果然,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 巧虎徐庶。 虎乃百首之王,用虎来称呼徐庶,便是说徐庶用计一般都是光明正大,浩浩荡荡的战法。 偏偏这个虎的前面又带了这个巧字,这就意味着,徐庶是既用的了正计,又用的了奇谋啊! 这一次,徐庶就是要用奇谋,正计齐头并进,来逼得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为苏鸣效力。 苏鸣听了徐庶的计策之后,那是面带笑意,连连点头。 徐庶的这个计策实在是太妙了啊! 几日之后。 西陵县城外。 甘宁带队护送着几辆马车来到西陵城外三里的时候,就被眼前这一幕的景象惊呆了。 西陵的百姓浩浩荡荡的在官道旁边排了三里地,一直延续到了城门处。 这些百姓的手里还都扯着横幅,这横幅上有字。 “欢迎大才崔州平入江夏为官。” “欢迎大才孟公威入江夏为官。” “欢迎大才石广元入江夏为官。” “欢迎贤士黄承彦入江夏为官。” 除了让老百姓举了很多的横幅之外,沿途还敲锣打鼓,舞狮. 看到这一幕,别说是马车里的当事人了,就连甘宁这个负责安保的都惊呆了。 甘宁心想,这什么造型啊? 这. 军师徐庶来的时候,也没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啊! 怎么的,这马车里的几位,比军师徐庶的才能还大不成? 否则,主公应该不至于搞出这么大的欢迎仪式吧? 真就是徐庶让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为苏鸣所用的两计之一,正计。 徐庶附耳在苏鸣耳边说的,就是让他组织百姓,出城三里迎接他们。 名士最想要的不就是名吗? 这么大的动静,那是给足了他们名声。 当然,苏鸣也不亏。 因为,今天这般动作之后,就等于是断了他们的退路。 今天这些动静弄出来之后,在外人眼中,崔州平他们三人,肯定是已经投靠了苏鸣的。 这是正计,阳谋,崔州平他们无法抵挡的阳谋。 至于那奇谋,且等之后再说。 原本,徐庶只是建议苏鸣组织百姓出城三里迎接,就告诉百姓,这是苏鸣派人千里迢迢请来的贤士。 有了这些贤士的加入,咱们江夏以后那是越过越富裕了。 千里迢迢确实不假。 这些人是贤士也是不假。 但是,这个“请”字怕是得带上个问号。 苏鸣心想,既然都已经出城三里相迎了,那干脆就把动静弄的大一些。 于是,在苏鸣的指导之下,最早的横幅被搞了出来。 然后,苏鸣还找来了锣鼓队和舞狮队。 “这” “这是欢迎我们的?”黄承彦有些紧张的说道。 黄承彦的年岁已经不小了,你想想,他姑娘都出嫁了。 这般岁数了,黄承彦除了在白水县仗着黄家的势力,被人尊称一声黄二爷之外,可是至今一事无成呢! 千穿万穿马匹不穿,黄承彦看着外头的横幅,看着热烈欢迎他们的队伍。 此时,他心里居然还有了些许的窃喜。毕竟,出了白水县还有这么多人认识他,这不是太让人高兴了吗? 实际上,那是这么回事啊! 这些百姓压根就不认识黄承彦,这些横幅都是苏鸣让人事先弄好,发给他们的。 甚至,那些站在前面举着横幅,喊声最大的那些,都是事先领了几枚五铢钱的。 甚至,有人应允,在结束之后,会每人再给他们几枚五铢钱。 今天来围观的百姓虽然多,但是,实际上有一部分是收了五诛钱来干日结充场的。 至于另外一半,难纯属是来看热闹的。 “这些贤士都是郡守大人为咱们求来的。” “这些贤士,一定能为主提供出谋划策,让咱们的江夏越来越好。” “大才,可惜这大才都在荆襄之地啊!我们江夏想找大才,还得千里迢迢赶赴荆州。” 围观的百姓指着两辆马车,口中不断的絮絮叨叨,然后是低头窃窃私语。 “这是什么意思?”石广元看着外头热情的欢迎队伍,一脸疑惑的问道。 脾气最为火爆的孟公威,则是骂骂咧咧的说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啊!” “莫说是出城三里相迎,就是出城十里地的相迎,孟公威也不会为曹贼出一计的” 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当中,就属崔州平最为高明,脑子也转的最快。 就在两人一脸疑惑之时,崔州平的眉头紧皱起来,看着欢迎的人群,他显得忧心忡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