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44章 我在大明削土豆
新造的水泥厂房,连装修都没来得及做好,就开始投入使用了。 这里是崇明岛军用食品厂,主营业务就是为军队提供成品或者半成品。 糖块、茶包、咖啡、压缩饼干、各类罐头无所不包。 此时的崇明岛食品厂正在研发一款新食品——土豆片。 研发人员购置了大量土豆,不过此时的土豆因为培育问题,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做原切土豆片还是有困难的。 所以,研发部干脆用土豆泥压成薄片,虽然口感上有差异,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那的的确确是一道美食了。 明亮的厂房内,阳光从两侧玻璃窗照进来。 统簕和其他俘虏一样,在自己的工位上,一手土豆,一手一只削皮刀。 “撕拉~” 随着统簕轻轻转动土豆,土豆皮就被削下来,掉在地上。 统簕随手将削完皮的土豆扔到篮子里,口中默念着数字。 “86个。” 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 8:23。 时间在这一刻似乎格外漫长。 按照集中营的管理规范,这些俘虏需要在6点起床,6点10分晨练,6点40吃早餐,7点准时上工。 而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削土豆片。 统簕保持一分钟削一只的速度,自认为速度良好。 这时,两个明军监工带着一个煞气很重的大人物进来。 统簕偷偷看了一眼,眉头一皱,他作为清军将领,很容易就察觉到郝仁身上的那股浓郁的煞气。 监工给郝仁介绍道。 “郝尚书,这个车间里就是土豆削皮工序了。 土豆在这里完成削皮,检验合格后再送去清洗车间。” 刑部尚书郝仁点点头,走进来。 他刚在金陵砍完地主,就被朱再明送到崇明岛来视察了。 原因也很简单,土豆泥的产量一直提升不上来。 油炸土豆片问世后,这种使用土豆泥和咸辣香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很快就俘虏了百姓的胃。 10文就能买一斤,简直是把香料当白菜卖。 在古代,香料本来就是奢侈品。 明代甚至使用香料支付官员的俸禄,直到大明开始种植香料,导致市价崩盘。 但不管怎么说,此时的香料价格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的起的。 为了丰富老百姓的餐桌,朱再明表示,如今国库充盈,就从太上老君那买点香料吧。 不仅买成品,还得买种子。 从金陵到南洋,再到澳洲,那么多的地不种上点什么,总感觉白瞎了这么好的地。 所以,哪怕再穷的百姓,也会买几斤油炸土豆片。 不为别的,就是把上面的香料刮下来炒菜,那也是极好的。 这要是哪家办红白事,没个油炸土豆片镇场子,那脸都丢到隔壁村了。 为此,崇明军用食品厂一边加紧收购土豆,一边想办法解决生产线的速度问题。 刑部尚书郝仁,背着手在车间内巡视。 他很快就发现了华点。 这群俘虏,做的慢的削了56个,做的快的也才98个。 好家伙,快一个半小时了,感情你们这群俘虏接受的不是劳动改造,是来养老了? 郝仁怒了。 “老夫知道,你们有些人想着,在这里干活没工钱拿,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但是,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一件事。 崇明要塞的建设可太缺人了。” 这一番话下来,不少俘虏瞬间明白了郝仁的意思。 此时的崇明要塞连地基都没挖好呢,每天需要大量人手,从南洋抓的两万土著根本不够用。 而对于这些土著,明军是当一次性耗材用的,累死了就换人。 “相比于去要塞挖土搅水泥,让你们在这里削土豆,已经是陛下法外开恩了! 老夫劝你们不要不知好歹。 从今天起,干多少活儿吃多少饭,干的最好的当监工! 当上监工,每天三顿管饱有肉有罐头,分配单人房间…… 表现好了,可以申请把家人调过来一起住!” 郝仁一套丝滑连招。 你们不是没动力么,这就给你们动力。 不干活,没饭吃。 干得好,当车间人上人。 这下好了,食品厂总计3000的满人俘虏,眼睛亮的跟灯泡似的。 前些天做多做少,每天都伙食都是定量的,也不怪他们怠惰。 而现在有了奖励机制,很多人心思都活泛起来。 人嘛,总是向往富足的生活。 有了动力,刚刚还摸鱼的俘虏,手上削皮刀挥出残影,土豆片“哗哗”往下掉。 统簕脑海中一直重复着“可以申请把家人调过来一起住”这句话。 进入集中营后,他的家人是被特意分开的。 有的踩缝纫机去了,有的在给墙抹腻子,有的在给公厕做卫生…… 如果能和家人在一起的话…… …… 金陵。 紫禁城。 朱再明正和徐器讨论重修三大殿的事宜。 经历过明末战火以及满人的霍霍,此时的紫禁城到处都是破败。 朱再明想重修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 三座大殿呈现“工”字型,华盖殿在中。 主体直接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再用传统工艺修饰细节。 同时,还要在在三大殿的一侧修建大将军府,作为未来海陆空三军的大本营。 这时,礼部尚书秦渊笑呵呵的走过来。 朱再明问:“怎么样,信件送出去了?” 秦渊微微拱手,回答:“陛下,送出去了,特意挑选了几个有地位的旗人。 也不知道嘉庆老儿看到陛下的信有何感想。” “能有什么感想,就是两个皇帝的日常聊天罢了……” 聊什么? 当然是聊: 你今天吃了吗?今天身体怎么样?我这儿有一道新美食要不要尝尝? 再聊点最近有什么趣事。 乍一看,好像是两个相处的不错的朋友的日常问候。 可仔细一想,这尼玛是明清两国的皇帝,还是水火不容的那种。 想到这,秦渊脸上就憋不住笑了。 但是,北平紫禁城的大小官员,没一个敢笑的。 小太监颤颤巍巍的念完了书信。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安静的可怕。 嘉庆坐在龙椅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末了,他笑了。 “这朱再明也是个妙人,竟然想起朕这个老朋友了,朕要是不回信,岂不是失了礼数? 来人笔墨伺候!” 于是,嘉庆当着群臣的面写起了回信。 朕吃的好,睡得香,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