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皇兄何故造反?

第四百三十章:接踵而来的重磅炸弹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3401 2024-09-09 21:35
   再次得了天子的允准,卢忠这才彻底没了顾及。   转过身,从案上再度抽出了一份文书,对着杜宁开口道。   “先回答寺卿大人的第一个问题,使团是否是主动泄露,根据锦衣卫审讯的结果,使团并非被人套话,也不是无意说漏了嘴,而是在谈判当中,主动透露了沙窝的布防状况。”   事实上,廷鞠虽然是审理刑案,但是和普通的审案却不太一样。   一般的审案,是将犯人带上来,然后出示人证物证,取得案犯的口供,厘清真相,然后进行判罚。   但是问题是,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两天就能走完的,案情简单或者事情不大也就算了。   可若是大案要案或者案情复杂,那么这个过程可能会很久。   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忙得很,显然没有这个工夫,陪着法司玩抽丝剥茧的审案游戏。   所以廷鞠的意义,实际上在于,在案子进入胶着状态,或者是已经审结但被提出质疑的情况下。   将案子拿到廷议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共同质询。   这种情况下,一件案子的逻辑链是否完整,证据是否翔实可信,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相对的,审讯的过程也往往会被省略,除非是涉及到关键,核心的案情的时候,才会将犯人带上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进行审讯。   因此,卢忠的话音落下,还未及出示证据,便有御史出列,质疑道。   “敢问指挥使大人,锦衣卫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若是使团中人的口供,如何证明不是屈打成招?”   这话问的可谓无礼,但是问完之后,朝堂上的大多数大臣,纷纷点了点头,等待着卢忠的回答。   事实上,这就是廷臣心目当中,对于锦衣卫的印象。   因为锦衣卫直属天子,朝廷各个衙门,实际上对于锦衣卫都没有监察和钳制的权力。   所以在廷臣心目当中,锦衣卫审案,多是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更有甚者,罗织罪名,无中生有,也是拿手好戏。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朝臣们,因为锦衣卫以前,的确这么干过,而且干的还不少。   之前几个出名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蒋瓛,纪纲,还有被廷臣在左顺门活活打死的马顺。   他们几个执掌锦衣卫的时候,但凡有大臣进了诏狱,就没几个能囫囵个出来的,也怪不得锦衣卫是这样的名声。   所以,卢忠也没有生气,只是心平气和的道。   “锦衣卫审案,有时或许会用刑,但是却也讲究证据,本指挥使说使团故意泄露军情,的确是凭的口供。”   “但是当着众臣和陛下的面,本指挥使必须说一句,使团一案当中,锦衣卫未曾对使团中任何人用过刑。”   说着,卢忠展开了自己手里的文书,继续道。   “另外,这份口供也不是使团的,而是来自于一同被使团抓捕的投敌奸宦,喜宁!”   这个名字被说出来,朝堂上顿时又是一阵骚动。   喜宁这个人,在大明的声名,可丝毫都不比王振好多少。   王振固然是弄权跋扈,志大才疏,蛊惑太上皇,擅权指挥,他的罪状要数,老大人们能骂上三天三夜。   但是唯独有一条,大家还是认的,王振这个人,对于太上皇,还是忠心耿耿的。   尤其是身居高位的老大人们,心里基本上都有底,王振干出来的很多荒唐事,不乏有替太上皇背黑锅的。   可喜宁就不一样了。   同样作为太上皇宠爱的内宦之一,喜宁最嚣张的时候,连英国公府的田宅都敢侵占。   要知道,那可是英国公张辅还在的时候,到了最后,太上皇都没有把喜宁怎么样,只是将动手的下人都发配了出去。   就是这样一个权宦,在土木之役时,眼见大势已去,竟然丝毫不顾念太上皇对他的好,头也不回的投了敌。   不仅成了带路党,将知道的地形情况全部都告诉了也先,带着也先大军一路长驱直入,还屡屡献出奸计,帮助也先。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朝臣们最恨的肯定是王振,但是要是从个人情感出发,喜宁恐怕才是当之无愧的奸宦扛把子。   近些日子,使团被抓的事情,在朝廷上闹得沸沸扬扬,但是却没几个人真正看过陶瑾的奏疏,只是跟着议论。   再加上使团一案始终没有公布出来,所以连带着喜宁的消息,也没有宣扬出去。   因此,大多数的朝臣,的确是头一次听闻,喜宁也被抓了回来。   当下,群臣顿时骚动起来。   “什么,喜宁也被抓了?”   “天佑大明,终于让此贼子被捕,陛下,此等奸宦,当夷灭九族。”   “不错,陛下,臣请将此贼子凌迟处死,以泄军民百姓之恨。”   一时之间,朝议汹涌。   眼瞧着就这么歪了楼,朱祁钰抬手往下压了压,待众人的情绪平复了几分之后,道。   “诸卿莫急,喜宁之罪朝廷早有定论,早晚必诛杀之,然喜宁却是此案的重要人证,所以处置一事,需待此案完结之后。”   说着,朱祁钰转向卢忠,道:“卢忠,你继续说,喜宁供认了些什么?”   于是,卢忠才在众人注视的目光当中,继续开口道。   “喜宁的供词当中,描述了使团和也先进行的一系列谈判细节。”   “据喜宁供认,在使团到达之初,他曾建议也先冷落使团,察其迎回上皇的诚意,伺情况提出条件,故此,使团的谈判一直都不顺利。”   “直到大约半个月之后,使团提出可以割让部分边城,并许以金银财帛作为交换,迎回太上皇,但是因为事关重大,他们无法完全做主,所以需要也先派出大明熟悉且也先信任之人,一同随使团回京和谈。”   卢忠一遍将手中的供词递给出列的陈镒,金濂,杜宁三人,一边将供词的主要内容叙述了出来。   三个拿到证词的老大人,传阅过后,脸色不约而同的变得铁青。   至于其他的大臣,更是惊怒交加。   不过这一次,他们却不是对着喜宁,而是对着使团。   “什么?割城?”   “谁给他们的胆子,答应此等条件?”   “简直是朝廷败类。”   应该说,大明传承数朝,曾经放弃过一些疆域,但是那都是朝廷出于战略考虑,主动放弃的。   被迫割让土地这种事情,最是能够挑动文臣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   要知道,土木之役之后,朝廷曾一度试图和也先和谈,送过去不少的金银财帛,甚至对于也先屡屡失信,也一再容忍。   最终之所以让朝廷忍无可忍,决定哪怕被打到京城下,也要开战的最大原因,就是也先提出了一个朝廷绝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   他要大同城!   应该说,也先还是太不了解大明的文臣了,割城这种事情,在他们看来,是会遗臭万年,让后人唾骂的事情。   别说是大同这样的重镇,哪怕是一寸土地,也不能被迫割让出去。   正是因为这个条件,彻底绝了双方和谈的空间,才有了后来的紫荆关之战。   不过也有少数冷静的,质疑道。   “指挥使大人,喜宁之言,恐不可信,许大人,萧大人都是朝廷重臣,岂会胡乱答应此事?何况他们即便是答应了,我大明君臣也决不可能答应,这么做又有何意义呢?”   面对这些质疑,卢忠继续道。   “诸位莫急,且听我说完,当时使团提出可以割城的时候,也先也心有疑虑,所以,为了取得也先的信任,使团便答应,可先将部分可以割让的军镇的布防状况告诉也先,以表诚意。”   “正因于此,本指挥使才说,使团是故意泄露军情,并非被人套话,至于更具体的细节,在供词当中都有记录,总宪大人,金尚书,杜寺卿,本指挥使所说,可和供词当中有所出入?”   众臣的目光齐刷刷的聚集三位法司重臣的身上,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三人面色沉重,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此刻那份证词捏在刑部尚书金濂的手中,他的神色无比复杂,叹了口气,道。   “卢指挥使方才所说,皆与供词所写一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