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百一十六章:蓝玉的细微转变,朱元璋爽朗大笑!
书房内。 吕本脸色苍白,十分难看,挣扎起身后,就冲蓝玉郑重一拜:“蓝将军,朱四郎之能,这回我们全都见识到了。” “你是太子妃的娘舅,太孙的舅姥爷。” “我是太子侧妃的父亲,我们的身家性命,以及富贵荣华,全都系于东宫……” …… 蓝玉听吕本吧啦吧啦剖析内心,一大堆废话,不耐皱眉,冷冷打断,“他朱四郎只要敢对太子的位置,动邪念,咱第一个和他拼命!” 话罢,丢下吕本离开。 上次的经历太惨重了。 太子在江宁那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许是因为代价太惨重。 他竟然听进去了。 朱四郎除了当初喊出争储夺嫡,去了土桥村,貌似很老实。 太子还开导他:与其费时费力机关算尽,找朱四郎麻烦,不如老老实实让自己变得强大。 当时,就觉这话说的太对了! 不强大,针对朱四郎又能如何? 他就是最好的例子。 命差点都丢在土桥村。 今天旁听,着实又被朱四郎隔空狠狠的嘲笑了一番。 原来,权术还能这样搞? 反对一项政策,不一定非要强硬对着干! 还可以表面极力支持,暗中加点自己的佐料进去。 政策的味儿就变了! 轻则,可以让乡土村社名存实亡。 重则,搞垮一座江山! 一群乡绅,控制着一群‘牲口奴隶’种地,皇权都要低头,乡绅甚至能换皇帝。 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这就是朱四郎能想出来的手段! 以前,他对皇帝的一些决定不满意,怎么反对呢? 硬干蛮干! 甚至不惜在皇帝面前,脸红粗脖子,大声嚷嚷。 对比朱四郎,多么幼稚! 本事没有提升前,没有匹敌朱四郎的能力前,光嚷嚷着算计、针对朱四郎有什么用? 无非就像上次,差点丢掉半条命,自取其辱罢了! ‘哼!咱这一辈子,爹娘死的早,自学成才拥有现在的一切,谁都没教过咱,朱四郎,你倒是前前后后,给咱狠狠上了几课!咱铭记于心!’ …… 吕本拧眉望着蓝玉离开的背影。 自从差点把命丢在土桥村,蓝玉这莽夫就变得沉默寡言,虽然还狂妄,可不似过往那般狂的没边。 之前还以为,是这莽夫自感丢脸丢大了,所以刻意低调。 可今天,却给他一种强烈感觉。 这莽夫好像变了! …… 前往皇宫途中。 方孝孺紧随跟在朱标身边,犹豫一番,终是忍不住:“殿下,臣认为吕大人适才那番话很有道理。” “燕王的能力,恐怕超出我们所有人的预估!” 他跟随老师读书,读了二十年! 遍读各种史书。 以史为镜! 但他就从未见,有人这么玩弄权术! 反对一件事,不一定要直接反对。 可以用支持的方式,争取一个参与的机会,然后借着参与,加一点自己的作料,从而改变这件事的味道。 甚至颠覆他! 在土桥村时,他被一群乡绅,控制一群‘牲口奴隶’的景象所恫吓。 当这种恐惧消散,他更恐惧设想者,朱四郎! “根据臣的观察,现在的朱四郎,似乎确实没有争储之心,但殿下,臣还是要说,我们不因朱四郎能力强,而加害其人。” “但也要时时刻刻,关注他的心路变化,未雨绸缪!” 现在的朱四郎没有夺嫡之心,可以后的朱四郎呢? 关注其心路变化,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殿下……”方孝孺见朱标出神,不由轻喊。 朱标回神,苦笑:“我知道了。” 老四的心路变化,还需要他关注? 父皇从来就没有松懈过! 这本来就对老四很不公平,他再加码? 此举失了兄长之义、储君之仁! 这种违心事做多了,人就会变质。 可能老四初心不变,他这个当大哥的,就已经变质了!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外人。 恰恰是自己。 一个处境占据优势的人,因为一点外界压力,仓皇做出改变,改变自己的本质,其人生一定会崩溃。 因为他忘记了。 他能拥有当下的优势,根本原因,就是他本质底色,十分适应当下的环境。 正是因为与环境的和谐适应。 所以才占据优势! 昔,太子李承乾,不是被兄弟们打败的 而是外界压力,让其不断仓皇应对,改变调整自己,最终丢掉了原来的自己。 否则,就凭太宗李世民对他的支持。 只要他中规中矩,都能顺利继承皇位! 他也是如此! 可惜,他身边这些人,学富五车,就是看不透这些。 “希直,你说,胡惟庸是个什么样的人。”朱标不愿讨论朱棣的问题,转移话题询问。 刚才,他一直就在想这个问题。 …… 马秀英寝宫。 宫女太监全都被撤了出去。 只留马秀英身边的贴身侍女。 因蒋进忠进入太子系,早朝讲述竞拍包税经验后,金陵范围内竞拍包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在朝堂通过。 朱元璋一上午,心情都极好。 这会儿心情更好。 就着蒜,吃着一碗炸酱面。 边吃边说:“伱还别说,老子吃儿子,就是香!” “他不是说,吃完了,就再去拿吗?” “改日,你传妙音丫头入宫,暗示一下,等辉祖下次回来时,再带些面粉啊、大米之类的回来。” “要是再能搞点腌制山鸡,就更好了,那个味道,咱吃过一次,至今还能回味起来。” …… 小侍女在旁边伺候着,低下头,努力忍笑。 哼! 马秀英被气笑,“朱重八,你是我见过,最没皮没脸的!” “咱是爹!咱就有权在他面前如此!” “陛下,太子求见。”朱元璋理直气壮的话刚落,一小太监入内汇报。 朱元璋笑着打趣:“标儿是不是被咱们儿媳赶出来,没饭吃,来你这里蹭吃蹭喝来了?” “标儿不可能,你倒是有可能!” 朱元璋当然明白了,笑笑,吩咐道:“让太子进来。” 很快,朱标带着方孝孺入内。 朱元璋、马秀英看着方孝孺,均都有些狐疑。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臣拜见陛下、娘娘。” 方孝孺跪着,继续说道:“臣听说燕王很多事迹,出于好奇,前往土桥村……” 马秀英脸色微微变冷,目光冷凝瞥了眼方孝孺。 出于好奇? 怕是不放心老四才对! 重八时时刻刻派锦衣卫盯着,观察老四的心路变化。 标儿身边这些人也火上浇油。 他们怎么就不想一想,这种事情做多了,人被逼急了,心理是真会变得! …… “燕王说,如果朝廷在他的乡土村社计划中,引入乡绅,他若阻止不了,就一头撞死在洪武门前!” 马秀英眼角狠狠跳了跳,思绪被打断。 朱元璋吃饭的动作停下,沉声道:“你慢点说,细细说,不要怕,咱恕你无罪!” “是!” 方孝孺领命后,打开折子,按照梳理形成的对答,绘声绘色的描绘着,他和朱棣在土桥村办公房内的那场讨论。 …… 好一会儿,方孝孺合上折子,高举捧到朱元璋面前,大声道:“陛下,事实证明燕王的能力十分强。” “尤其是他这种做事方法,令人恐惧!” “好了。”朱标没想到方孝孺,竟然在朱元璋面前说这些话,第一时间出言打断,“希直,你先出去。” 朱标把折子接过来,打发方孝孺离开。 朱元璋看了看折子,伸手拿过来,打开浏览了一遍,自言自语道:“他可真能耐!” “反对,不一定要强硬对着干,可以用支持的方式,获得参与权,在参与中,加入自己的佐料。” “轻则,让所做之事,名存实亡。” “重则,搞垮咱的江山!” 话落,朱元璋唇角抽抽。 马秀英从震惊中回神,狠狠瞪了眼:“幸亏老四给你示警,这朝中有人就可能会这等手段!” “之前我就提醒过你!” “没有人比老四更懂乡土村社的核心内涵!让你去土桥村看看,去听听他的意见!” 朱元璋知道马秀英口中的‘朝中有人’,指胡惟庸。 乡土村社毕竟没有实施。 胡惟庸支持乡土村社,到底欲意何为。 可以猜忌。 但没有真凭实据。 当然,他承认,在这件事上,的确大意了,没有怀疑过胡惟庸的动机。 一个个乡绅,控制着一群‘牲口奴隶’种地。 随时可以颠覆他的江山! 胡惟庸到底有没有想到这些? 眼中冷冽一闪而逝。 当即转头,看向朱标,“标儿,折子上的内容,还有谁知道?” “除了父皇、母后、儿臣,就只有蓝玉、吕本、方孝孺知晓。” 朱元璋默默琢磨。 他们一家人不可能宣扬这些。 其他三人…… 朱标察觉朱元璋的心思,忙道:“儿臣可以保证,蓝玉绝不会将此事透露给任何人。” “自土桥村之后,蓝玉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冲动的性子,也收敛了不少。” “吕本……” “好了。”朱元璋打断朱标,“你告诉吕本、蓝玉,方孝孺,如果折子上的内容,传播开。” “朕灭他们满门!” “咱要看看,将来真推行时,朝中谁会跳出来,提议引入乡绅!” 朱标嘴唇动了动,他并不赞同父皇这种行事手段。 这等手段,就好像钓鱼! 到时候,有野心的会陷进去,算是死有余辜。可必然也会有很多,人云亦云的糊涂蛋,稀里糊涂陷进去! 不知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话到嘴边,又默默叹了口气,“儿臣遵旨!” “你先去忙吧,父皇既然已经知道了,就不可能让这种情况发生。”朱元璋拍了拍折子,笑着说道:“方孝孺这次有功。” “前些日子,吕本向父皇提议,待明年竞拍包税推及天下,让方孝孺去地方锻炼锻炼。” “咱觉得可以。” “你把此事,告诉方孝孺。” “儿臣遵命!” 啪! 朱标刚走,朱元璋就重重把折子扔到马秀英面前,“你儿子可真厉害!真让咱刮目相看!” 马秀英努力咬牙,忍住了。 这男人端起碗吃面时,就是老子吃儿子,老四就是他儿子。 放下碗,心情不好,就不是他儿子,就成了她儿子了! “你现在还反对,咱派人监视他吗?这种能力,你不觉心惊吗?咱早发觉了,这个混球狠着呢!” 马秀英抬头,“我儿子优秀,我不怕,我心里只有高兴!” “因为我相信老四!” “朱重八,我在提醒你一次,去土桥村看看,去听听老四的话,不然你要栽大跟头!” “事实证明,没有这份折子,你一定会栽跟头!” 朱元璋不说话了,端起碗,匆匆几口吃完。 拿起折子就走。 出去后,在外面等着的毛骧,立刻跟上。 朱元璋边走边吩咐道:“派人给土桥村发布命令,想办法警告老四那混球,今天说了什么,守口如瓶,不许再说!” 燕王说了什么? 毛骧诧异极了。 要知道,动用土桥村锦衣卫警告朱棣,极有可能暴露锦衣卫。 绝对是件十分重要的事! “臣遵旨!”毛骧不敢打听,领命后马上离开。 朱元璋转身挥手,示意身后跟着的宫女太监离他远点。 独自一个人踱步走着,突然笑了,哼道:“找机会,是应该去土桥村看看了。” “胡惟庸……” 念叨着,唇角微扬,浮现丝丝冷笑,“这个人的确很有才,可咱也有个,不比他差的儿子,他连让咱动手的资格都没有,咱儿子就能对付他!” “老四、胡惟庸,老四、胡惟庸……” 哈哈…… 念叨着,朱元璋突然爽朗大笑,引得后面远远跟着的宫女、太监纷纷侧目。 谁都不知,朱元璋此刻在想什么。 刚才还脸色漆黑,眨眼功夫,似乎就已经心情大好。 …… 土桥村。 “恭喜恭喜,恭喜朱先生,王佐之才终于有了施展之地。” 朱棣三人在屋内刚开始吃中饭。 外面传来道贺声。 三人循着声音看去,就见蒋胖子两手拎着两捆书,脸上堆满笑容,推开小院篱笆门,走了进来…… “我还以为,他会明天来,没想到今天就来了” 朱棣摇头笑着起身,迎了出去……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