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正文卷 第五百一十二章:立足战争,争锋相对!

  东宫。  朱标看着联袂而来的蓝玉、方孝孺,倒是一点儿也不意外。  肯定是说服他,收回水师南下的命令。  这道命令,他不会收回。  老四这回太过分了!  在贵州,政治暗杀常茂,他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但在金陵城内,搞政治暗杀,还一次性,灭了陆仲亨满门,他绝不能就此罢休。  这是对大明权威的挑衅!  是对他权威的挑衅!  这已经与兄弟情义无关。  现在纵容妥协,将来在发生类似的事情,是不是老四还要干一次?  现在他只是监国储君。  如果老四将来这样做,等于直接打他的脸。  父皇可以纵容老四这样做。  他做皇帝,绝不会纵容。  而且,父皇现在在世,他相信,老四绝对不会轻启战端。  实打实,战而胜之?  他也很清楚,大明现在没有这个实力。  别说松江口主力水师。  就是把大明所有水师集结起来,都没胜利的可能性。  他毫不留情撤掉和老四燕华交好的俞同渊,然后派出心腹宋忠掌管水师,南下迫近蓬莱行省。  摆出一副打!大打的姿态。  就是抓住父皇在世,老四不会起战端这一点,迫使老四低头。  至于这段时间,对蓝玉、方孝孺的冷落。  也是必须摆出的姿态。  首先向老四传达他的决心。  其次,一旦和燕华发生矛盾,革新派就会成为他的掣肘。  而且一旦与燕华发生矛盾,要用保守派这把刀时,也必须安抚保守派,给保守派这把刀一点甜头。  故作冷落革新派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他冷落方孝孺、蓝玉,并不像外界传言,不信任二人。  一个是他的妻舅。  一个是他的师兄。  未来主宰大明,他若是连这二人都不信任,还能信任何人?  朱标收敛思绪,指了指旁侧的椅子,招来侍女上茶后,笑道:“孤知道你们来的目的,但你们不要劝孤了,迫使老四低头,向朝廷认错,这是孤一定要达成的目的!”  “这关乎大明中枢的权威,也关乎,孤未来登基后,老四必须要守得规矩!”  “老四不是一直提倡两个理念、两个主张吗?并且还设立警察署,制定维护人格平等的律法,并且还用退役老兵为先锋,扫除民间陈腐风气吗?你们看看他现在做的事情,和他的理念吻合吗?完全是背道而驰!”  ……  蓝玉、方孝孺尚未有机会开口说话,就不得不倾听朱标的分析。  二人相互对视。  很清楚。  太子突然提及,燕王两个理念、两个主张的目的。  不出意外。  一旦军事手段不成功。  恐怕太子就会利用政治影响,在燕华内部,掀起一场,动摇燕华主体思想的论战。  彼此眼中,都闪过一抹担忧。  针对、攻击、动摇燕华的主体思想。  必然会进一步激怒燕王。  燕华主体思想,这可是燕王这十数年,耗尽心血在打造追寻的目标。  而且,能动摇吗?  蓝玉犹豫一下,趁着朱标略微停顿,插口道:“太子,绝不能做动摇燕华主体思想这种事情,这只会更进一步激怒燕王……”  朱标微微皱眉。  难道怕激怒老四,就不去敲打老四?  而且老四的所作所为,本身就是自己攻讦自己的思想理念。  “而且,臣认为,此举除了能激怒燕王,并无法达到动摇燕华思想的目的。”  朱标略微诧异看着蓝玉。  等着蓝玉的下文。  蓝玉这些年的进步他很清楚。  不光是性格的改变。  就是理论、思想方面,进步也十分大。  不但广泛涉猎先贤留下的智慧结晶,更通过和老四的关系,读燕华军中,教育战士的那些书籍。  还有燕华经济研究司研究出的那些理论性东西。  很多人,还只把蓝玉当成一个收敛暴力的武夫。  可只有他知道。  蓝玉这些年,早已是个具备很高理论性,允文允武的人。  现在让蓝玉出将入相,说实话,蓝玉都有资格。  当然,读燕华书籍,不光蓝玉,朝中革新派都在偷偷读,甚至,以方孝孺为首,还成立了一个读书会。  主要是凑在一起,分析讨论燕华这些新理论。  并且讨论,如何与大明的实际结合。  方孝孺等人虽然瞒着保守派。  但对他没有隐瞒。  每次读书会结束后,他们的讨论内容,都会给他和父皇分别呈送一份。  还会通过专人。  将他们的学习心得,写成类似邸报的文章。  送到大明疆域内,各地地方革新派坚定分子手中。  “继续说。”  蓝玉深吸一口气,他也是第一次,在政治上,如此深入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太子,大明和燕华是两个政权、两个国家,燕王对陆仲亨进行灭门报复,本质上,这是国与国,政权与政权的对抗……”  这种对抗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而燕王并未对燕华治下的子民,使用这种狠辣手段,同时大明也并不是一个推崇燕华理念的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什么理由,攻击燕华的理念呢?”  “我们的攻击,燕王什么都不要说,不要做,只要对外宣称一句:燕华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燕华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燕华的理念,只无条件对燕华治下百姓。有限度对外,一旦燕华的善意,无法得到邦国公平公正的同等对待,燕华为国家利益,百姓利益,可以使用任何手段,捍卫维护国家利益、百姓利益!”  ……  方孝孺诧异看着蓝玉。  这些年,蓝玉和张玉远在北疆,说实话,他们交流的机会不多。  没想到,昔日这个动辄红脸粗脖子的赳赳武夫。  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振聋发聩的话。  他的确知道,太子攻击燕华理念这一招,非但无法动摇燕华思想,同时还会招致燕王的愤怒。  但说实话。  让他劝说太子。  他无法从邦交,国家利益、百姓利益的角度,说出如此振聋发聩的一番话。  朱标也很诧异。  同样,在听闻蓝玉这一番分析解说后,也意识到,动摇燕华思想,无法达成,给老四施压的目的。  有些苦涩笑道:“孤知道,这些年,伱一直在看燕华方面那些理论性文章,没想到,你学习的深度已经这么透彻……”  国家利益、百姓利益至高无上这些术语。  都是燕华那些理论性文章中。  他也有读过。  自然很清楚。  蓝玉说的没错。  其实,老四对外也一直是这样做。  开疆拓土中,老四会尽量把自己的开拓战争包装成具有正义性的战争。  但一旦兼并某一地区后。  老四在治理过程中。  就完全执行,国家利益、百姓利益至高无上这一套。  不顺从者,他认为有危险者。  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铲除。  关于国家利益、百姓利益至高无上这些教育,军中、政务培训、各级学府,据说都已经铺开了。  燕华,几个最具自主思想的群体。  都已经接受这一套。  而这几个群体,才是燕华政局稳定与否的基石。  动摇燕华思想,无法动摇这几个群体,根本没用。  燕华的百姓,盲目狂热的崇拜老四,根本没有自主的思维能力。  其次。  老四现在还隐瞒妙云小妹早产难产的原因。  若是他攻击燕华思想。  老四把这个真相放出来。  燕华各界的注意力恐怕立刻就会转移,转而群情激奋,对大明喊打喊杀。  不过……  光如此,并不能说服他。  朱标严肃而坚定道:“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其实是最好的时机,我可以肯定,现在,老四绝对没有与我开战的打算……”  他首次,对外人,展露力主水师南下蓬莱的真实内心谋划。  胡惟庸、吕本都不曾知道这些。  对二人说这些,首先是信任二人,其次,也是安抚,毕竟这段时间的确冷落二人了,冷落可以,但不能君臣离心离德,凉了臣子之心。  蓝玉、方孝孺眉头紧拧,心中莫名有些不舒服。  太子的打算。  他们已经明白了。  利用朱老四对陛下的一片孝心做文章!  太子认定,陛下在世,朱老四绝不会搞出手足相残这种事情。  而太子抓住这一点,放开手脚向朱老四进行极限施压,最终让朱老四屈服。  手段……  他们不好评价。  虽说,权力场向来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可这种类似君子可欺之以方的手段,从素有贤名仁义的太子口中说出,还是利用朱老四的孝心做文章。  总归给他们的冲击很大。  令人莫名有些不舒服。  或许,这就是帝王吧!  ……  二人最终也没能说服朱标。  从东宫出来后。  蓝玉就憋得难受。  坐在马车内,透过玻璃车窗,看着外面,匆匆忙忙,为一日生计忙碌的百姓。  某刻,终是忍不住:“李善长、刘伯温、宋濂这些人,到底教了太子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读圣贤书的成果?”  方孝孺苦笑。  不知该说什么。  太子接受的传统帝王术,影响太深了。  当然,若是没有燕王朱棣。  没有这些革新理念和新气象。  帝王心术也没什么不好。  帝王心术,是中原数千年王朝史,一代代人总结出来的治国手段。  可帝王心术,在革新理念、革新气象中,却总给人一种格格不入。  他这个受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很深的人,面对太子这等有些‘卑劣’的帝王心术,冲击还不太大。  蓝玉不同。  虽说,蓝玉这些年也读传统圣贤书。  可这家伙把燕王当做其再造之人,所以,这些年的思想,受燕华影响更大更多。  “梁国公,你说,太子能逼迫燕王就范低头吗?”方孝孺转移话题。  他不得不承认,太子这一招真的很高明。  蓝玉嘴唇动动,没说话,摇了摇头。  他也不清楚。  ……  一个月后。  大明水师主力出动,浩浩荡荡,凶焰滔滔扑向蓬莱省的消息传到燕京。  寝宫院子内。  朱棣陪着徐妙云散步。  徐妙云担忧看着朱棣,“要不算了,我不相信,大明水师真敢炮击咱们燕华疆土,咱们不搭理,他们在附近耀武扬威一番,没有目标,肯定会偃旗息鼓的,大哥这回,分明就是利用你的孝心做文章……”  哼!  朱棣微哼评价道:“好一手帝王心术,他能派军舰来蓬莱,我就不能派舰队去大明了吗?”  “我这次要是后退了,将来他只会得寸进尺!”  如果连保护自己的妻儿,都不敢放开手脚。  难保,大明那些仇视他的保守派,专门针对妙云他们做出一些更加龌龊动作。  “这次,他想让我低头,绝无可能!大不了就打一场!”  ……  朱棣也真的被朱标激怒了。  抓住他的软肋极限施压?  不愧是被后世人惋惜英年早逝的储君。  可大哥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怎么就没认真想想,这些年,他朱棣妥协了多少次,让步了多少次!  给他,给大明带去了多少变化!  这种帝王心术培养出来的真龙,果真够自私,无论何时,都只想自己的利益,从不考虑别人的付出。  “我现在明白,为何父皇都能慢慢接受革新,可大哥却不能完全接受,父皇到底是从底层走上来的,别看父皇狠辣无情,也别看父皇,似乎为了维护朱家利益,十分自私,可父皇骨子里,对百姓是有真切同理心里的。”  “所以,对于革新,父皇可以完全接受。”  “但大哥不行,大哥贤名在外,可大哥的贤名,全都来自于那些圣贤书,而他是以帝王思维、帝王心术去读那些圣贤书!”  ……  说白了。  大哥就像那些有为杰出的二代子弟。  这类人,出身就与众不同。  他们的良好素质、贤名行为,仅仅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  是一种表演!  与父皇这种,出自底层,保持着一份对底层同理心,表现出的贤完全不同。  前者,更多是一种表象。  而后者,更多是发自一种内心感同身受!  当然,他也会遇到这种问题。  他的后代子孙,也别想让他们,像他和妙云这样,真正发自内心去认同两个理念、两个主张。  他的后代子孙,大多数,也会如大哥一般,更多是做出的一种表象罢了。  好在,雍鸣祈婳这一代,应该不会。  毕竟。  他们说是继承者。  可其实,也是创业者。  这些年,雍鸣早已在辅佐他了。  “王爷,各位部长已经到了议政殿。”就在此时,绿荷走来汇报。  朱棣点点头,握住徐妙云的手,宽慰道:“你不要胡思乱想,等我和内阁商议好应对之策后,我陪你去马六甲转转,陈祖义父子被俘,还没见见,而且,陈朝覆灭,也需要我们去露个面,稳定民心,顺便,陪你去散散心,至于咱们家铜豌豆,交给她姑姑照顾。”  徐妙云含笑,嗔目瞪了眼。  “带王妃回寝殿休息吧。”朱棣交代绿荷一声,捏了捏徐妙云脸颊,宽慰笑笑,转身快步离开。  绿荷靠近,搀扶着徐妙云,笑着宽慰道:“小姐就别担心了,姑爷肯定心中有数,小姐当初自己跑去土桥村找姑爷,实在是太正确的决定了……”  徐妙云笑着摇头。  当初,她又哪里能想到,婚后竟被四郎如此宠着惯着。  “走吧,扶我回去吧。”  ……  朱棣一路来到议政殿。  “王爷到!”  嗒!  坐于长条桌两侧的文武两班,瞬间起身。  朱棣点点头,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坐下,从文官后面,走到主位坐下。  目光环视文武两班,“消息,你们也知道了吧,我说说我的态度,太子抓住我父皇在世,我绝不会轻启战端的软肋,对我进行极限施压,但在此事上,我不准备妥协!”  叶茂、柳升等人,瞬间精神一震。  太子的帝王权术,他们已经看明白了。  他们就怕王爷最终选择低头妥协。  原本,还商量着,一旦王爷选择妥协,如何劝说王爷,现在没必要了。  王爷的意志坚定!  也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跟着这样英明的雄主,做臣子的很舒心。  朱棣把众人神色、动作看在眼里,笑笑,“他能派水师舰队来,我们就不能了吗?”  “我命令!”  所有人瞬间抬头挺胸。  朱棣郑重道:“暂时免去俞靖海军统制之职,由海军部部长吕珍,暂代海军统制,率领我部海军舰队,及所有后勤船只,前往蓬莱省,对大明水师做出针锋相对的动作!”  “吕部长!”  “在!”  吕珍起身立正。  朱棣叮嘱道:“记住此行的几个要点,我们坚决不先对大明水师打一炮,但大明水师一旦对你们开炮,不要留情,坚决还击!”  “在蓬莱搞完演习后,你们就北上金陵,抵达金陵靠岸后,你就代表我去凤阳陪都,邀请陛下、皇后来燕华,为我们家铜豌豆庆生。”  ……  蒋进忠、叶茂等人不由相视一笑。  太子派出舰队迫近蓬莱省。  王爷打着邀请陛下、皇后的旗号,直接把海军战船,开入秦淮河!  哈哈……  要知道,驻守在松江口的水师主力,这个时候,全都在蓬莱海域。  依着水师主力,混合动力的速度。  一旦海军舰队北上,他们根本追不上,清一色蒸汽动力的海军战船。  吕珍激动同时,也有些犹豫。  激动时因为,狼狈出海后,他终于可以光宗耀祖回一次中原。  要知道,这可是将近七十艘蒸汽动力船组成的舰队啊!  在松江口鸣响所有的汽笛,会不会金陵城都能听到!  犹豫是因为,这么大规模冲入秦淮河,会不会引发擦枪走火?  “王爷,若是秦淮河道,那些岸防炮台对我部展开进攻,我部给如何反应?”  “回击!”朱棣坚定道。  这种可能性不大。  但并不代表不会发生。  一旦发生,他的态度很简单。  回击!  这次,绝不容他后退半步。  不然,将来大哥不主动针对他,大明保守派,还会做出此番炮击土桥村事件,相似的事情。  虽然,他也很清楚。  未来和大哥的冲突一定少不了。  但,如今,他已经不能再后退半步了。  原以为,灭陆仲亨满门,已经让大哥明白他的底线,让大哥惊醒。  可他还是低估了,大哥这么多年,接受帝王权术教育,养成的价值观。  竟然不惜派出水师舰队,抓住他的软肋,搞极限施压!  父母不是他一个人的父母!  “是!”  吕珍得到具体且明确的指示后,领命落座。  朱棣环视众人,继续说道:“在此期间,为了展现我方坚定态度,在海军舰队出发同时,我和王妃,也会带着世子他们,前往祖义行省视察……”  他远离燕京,前往离大明、离可能发生的冲突地更远。  一旦发生摩擦走火,做出制止反应的速度就更慢。  他们一家前往祖义省的消息,相信很快就会传到金陵。  这就是向大哥表明。  他不怕冲突,演变成战争的决心!  在座所有人,神色顿时凛然。  这就意味着,一旦真的发生摩擦走火,在王爷命令抵达前,他们必须把战争进行下去。  王爷做好了战争准备!  “文官各部……”  闻声,叶茂等人忙起身。  朱棣吩咐:“我们走后,文官各司其职同时,配合海陆军,准备作战物资,以防万一,同时配合警察署、军情司继续控制王妃早产难产的内幕,这个内幕,百姓就不要知道了。”  无论政治层面,燕华和大明如何闹。  他都不希望,民间的感情破裂。  “是!”叶茂代表文官各部领命。  朱棣询问:“前天,沈至入宫看望王妃,提及,大明那些保守派工商业主,似乎正在密谋,发起一场价格战,打垮福建商人,在福建以外建立的工厂,你们知道了吗?”  叶茂点头,“王爷,已经有很多往来两地的海商,送回类似的消息。”  咚咚咚……  朱棣手指轻轻敲击桌案,片刻后,吩咐道:“你们试着联络一下咱们治下的各地商会,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成立一个援福建投资团,对外高调宣布,只要福建商会需要,燕华商团将筹集资金,帮助福建商会,打赢这场商战,记住,你们秘密推动,让商会站前台。”  “另外,告诉商会,可以扶持福建商贾,但不能让大明的商贸,全都落入福建商团手中。”  “未来,福建商团,最多占据大明商贸三成即可。”  ……  福建商团虽然是搞雇工身股制。  但也不能让福建商团,一统整个大明商界。  这不利于雄英将来革新。  会形成一个地域商人抱团的情况。  这也是一种垄断!  他很担心,一旦发生这种垄断,福建商团变质。  三成差不多。  影响力虽然大,但并不严重。  三成的雇工身股制规模。  足以对大明的陈腐产生强烈冲击。  同时。  这也是他对保守派的一次凌厉反击。  军事针锋相对,这是对大哥。  助力商战,则是对蠢蠢欲动保守派。  “记住,一旦这场商战开始后,集中资源和力量,在金陵地区,依托革新派主政的县府,给我狠狠打击金陵境内的工商业主,最好,能彻底铲除,直隶地区,那群白手套!”  直隶这些白手套背后,全都是大明保守派在暗中控制。  把这群白手套打垮。  保守派也要跟着损失惨重。  若是,他们敢拿出家底,他不介意让这些人倾家荡产,告诉这些人,与他朱棣作对的下场。  ……  议政结束后。  朱棣单独留下俞靖。  “我暂时撤了你的统制之职,能理解吧?心里没疙瘩吧?”  俞靖笑着挠头,“王爷,我明白……”  王爷撤他的职。  可和太子撤了父亲完全不同。  首先,撤他,任命吕珍,是向太子表明,燕华也敢真打大打!  他统帅,或许因为对大明的情感,以及与大明水师的关系,会在一些紧急情况下犹豫不决。  但吕部长不会。  真说起来,吕部长还和大明有嫌隙呢。  当初,吕部长丧家犬般逃亡海外,就是被大明打败所致。  其次,王爷在保护他,保护俞家。  此番,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很大。  毕竟,七十艘蒸汽动力船,要冲入秦淮河。  太子一旦不理智,下令岸防炮台开炮,吕珍肯定会按照王爷的命令还击。  擦枪走火,就极有可能变成一场大战。  如果他指挥,发生这些事情。  金陵俞家,必定为保守派攻歼,乃至被恼羞成怒的太子迁怒。  “王爷,这回,太子真的太过分了,我们真的不能再退让了,我坚定支持王爷,立足战争,针锋相对回击的态度……”  朱棣笑笑,起身,没好气瞪了眼俞靖,“用不着你跟我表态,要是连你都不相信,我还能相信谁,你也不要因为,你父亲此番被罢职,就如履薄冰,咱们燕华和大明不一样。”  “明天,和我一起出发,去祖义省。”  俞靖灿烂笑了,问道:“铜豌豆怎么办,王爷、王妃不会又不地道,准备交给乌云带吧?”  “怎么了,她是孩子的姑姑,帮忙带侄子,这不是天经地义吗?”朱棣理直气壮道。  俞靖抬头看天。  这夫妻两,太‘无耻’啦!  ……  随即,燕华立足战争底线,针锋相对的动作展开!  看到大家的‘呼’声了。  我本来准备,把一些燕华政策,通过类似陆仲亨这种配角参与的情节中,顺便提一提,增强新的世界的真实感、  既然大家不喜欢,以后就不这样写了,这部分直接忽略了。  总之,四月中旬,肯定完本。  最后,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