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带着医院回80年

正文卷 第10章 一斤稻谷9分钱

带着医院回80年 烤饺 5734 2024-05-31 20:25
  回到家后,陈夏开始了自己的发财大计。  他的操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农村里的粮食丰收了,农民却不敢拿出去市场上卖,要卖只能卖给粮站。  而粮站的收购价却非常低,越州一直都是农业地区,可以说粮站并不缺粮,每年都要大量外运赚取差价。  所以他们的收购价定得很低,一斤稻谷才给7分钱。  可是经过粮站收购,粮食厂的加工,再摆到供销社柜台上,一斤粮食最便宜的也要卖1角5分,好一点的细粮都在1角8分左右。  供销这个利润可是相当可观的。  还有一点,城里人买粮食不是有钱就可以的,还要有粮票。  所以很多时候粮票甚至比粮食还贵,一张粮票可以换好几斤粮食,在黑市上一斤全国粮票最高时可以换三、四块钱。  陈夏心想如果自己在农村收购稻米,然后拿到城里去买,每次都拿出二、三十斤,就算被抓到了也不算投机倒把吧?  而这中间的差价,绝对可以让他赚饱了。  至于去哪里卖?  这更简单了,大姐陈春不是在省城上大学嘛,可以趁着暑假时打着去看望姐姐的名义,然后偷偷在临安城中卖大米,谁也不能发现不是。  要实现自己的发财大计,首先要得到大队长陈亦根的默许,陈夏决定跟他好好商量一下。  “什么?你要收购稻谷?陈夏,你家粮食不够吃吗?我可以送几袋给你。”  “不是,四爷爷,我要大量收购大米,有多少要多少。然后借我们村子的碾米场一用。我只要大米,剩下的米糠就全留给大队,任由大队支配。”  陈亦根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  “等等等,你是说你要收购整个村的稻谷?陈夏,你脑子怎么还有水呀?你要这么多稻谷干嘛?你们一家三个人吃得完吗?”  陈夏一脸黑线,现在怎么动不动就喜欢说自己脑子进水。  陈夏走出门外,看看四周无人,又把门关紧了,然后凑到陈亦根身边轻声说道:  “四爷爷,这事我告诉你,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其实这些粮食都是四院要的,顾院长和张书记知道我是农村人,就想让我帮忙筹集一些粮食,然后他们好分给四院的职工,现在粮食不够吃,影响工作呀。”  陈亦根一听是四院要的,那就放下心来了,赶紧点头道:“噢噢噢。”  “可是四院收购粮食这是违反纪律的,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粮票去供销社购买,所以就委托我悄悄收购一批粮食,粮站的稻谷不是收7分钱一斤嘛,他们愿意加2分钱,9分钱一斤收购。这样四院职工有饭吃,我们农民也能赚点钱不是。”  陈亦根一拍大腿,“啊呀,这是好事,我支持你,今年粮食丰收,好多人正愁着吃不完,又换不了几个钱。行,那你就收吧。”  陈夏一听大队长上勾了,不禁有些又好笑又内疚。  “四爷爷,眼前还有个困难,四院悄悄收购粮食不敢动医院账上的钱,他们的意思是能不能让我先收购上去,到时卖给职工后再给我钱。现在我收购的钱不够,只有900多元了,你能不能先从村里的账上借1000元钱给我?”  陈亦根听了眼睛一瞪,教训道:“现在知道没钱了?早几天让你省着点花你还不乐意。借钱给你没问题,我做主了,不过你得及时还上。”  “四爷爷你信不过我,还信不过四院的信誉吗?我这一千多元钱也只能够收一万多斤粮食,四院那么多职工和家属,每人也分不到10斤,你怕这些工人没钱给我们呀?”  这下陈亦根是彻底放心了,这么大个医院,一千多元钱算个屁啊。  于是,庆丰村里马上流传开了,陈炳坤家的老二要大量收购粮食,每斤比粮站多出2分钱。  这下村里人都不谈定了,今年是丰收的第一年,谁家谁户都有余粮,可农民现在最缺的是现金啊。  凡事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  陈国林家和陈夏比较亲近,这天傍晚国林嫂悄悄过来,一把拉住陈夏问道:  “小夏,你真的要收粮食?”  “婶子,是真的,一斤9分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我只要两万斤限量,多了不要,你要卖就赶紧的。”  “行,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  于是,“陈氏粮站”就在大队碾米仓库开张了,国林嫂第一个带头卖了400斤稻谷,现场从陈秋手里拿到了36元钱,乐得国林嫂喜笑颜开。  陈亦根则坐在旁边,今天他是来给陈夏压阵的,怕他忙中出错,到时坑了村民都不好了。  看到国林嫂的样子,他赶紧清了清嗓子,“拿了钱赶紧走,注意保密,不要跟村外的人说。”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只有两天,两万斤稻谷就收购好了,其实也就10吨而己,一条水泥船就能运走。  收购到稻谷后,陈夏给出一天3元的工钱,请了几个村民帮忙直接在碾米场里,把稻谷脱粒,一袋袋的白米就全部准备好了。  在陈夏忙活碾米的时候,三奶奶悄悄拉住了陈夏,“大孙子,你这收不收鸡蛋?”  “鸡蛋?”陈夏想这可是好东西,根本不愁卖呀,“三奶奶,你要卖鸡蛋呀?”  “是啊,我这不是养了一些母鸡,当初你四爷爷也不敢管我,以前卖给供销社一个鸡蛋6分钱,你说你能不能多给点,我卖给你。”  陈夏一想,这鸡蛋如果拿到大城市里去,绝对的抢手货,压根不会亏,“成,那我一个鸡蛋8分钱收,你觉得怎么样?”  “8分好,8分好,真是我的大孙子,我马上给你去拎来。”三奶奶离开时那矫健的身影,真看不出来已经76岁高龄了。  不到半小时,三奶奶就回来了,手里拎了一大篮鸡蛋。  她身后还跟着几个同村的老奶奶,手上也都拎了个篮子,上面用一块破布盖着。  “老二,我们可都听说了,你一个鸡蛋给你三奶奶8分钱,鸡蛋我们也有,今儿全都卖给你了,你可不能不收啊。”  于是在村里几个老太太的坚持下,陈夏又收了300多个鸡蛋。  然后在一个夜里,陈国林用村里的一艘水泥船,悄悄将这些大米运到了四院附近的一个河埠头。  等水泥船掉头离开四下无人的时候,陈夏一甩手,这一万多斤大米就收到了空间医院。  看着这么多白花花的新米,陈夏笑得跟只小狐狸一样。  回到家里,陈夏问陈秋和陈冬,  “你们想不想大姐?我们去临安看大姐,顺便带你们去大城市玩一圈怎么样?”  怎么样?还能怎么样?两个小孩当然是两手两脚举高高赞同呀。  他们以前只听大姐说过临安城市怎么怎么繁华,到处都是汽车,宽阔的马路,马路中间有红绿灯。  大商场里什么东西都有,光是糖果就有几十种,还有冰凉舒爽的棒冰。  哪个小孩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  只是这个年代要出趟远门也不容易,陈夏先去村里开了一个介绍信,证明三个孩子是去省城探望读大学的姐姐,另外家里也没有行李箱,陈夏不得不跑到供销社去买了一只藤编的箱子。  就在一切准备妥当的,三个人准备第二天去临安的时候,小叔公不知道哪里听来的消息,死乞白赖一定也要跟着去大城市看“侄孙女”。  无论他爸爸怎么教训都不听,小长辈还在陈夏家的院子里滚来滚去耍无赖。  陈夏一看,赶紧止住了暴怒的小太爷爷,蹲下来向正在地上打滚的小叔公说道:  “好,带你去,不过带你去你可得听我的话,否则把你扔在临安,然后会被当盲流抓起来去劳改场。”  就这样,临安旅游团又多了一位团员。  小太爷爷非常无奈,悄悄塞了10元到陈夏手里,这钱是刚卖了稻谷的钱,还没捂热又没了,心疼得小太爷爷吃饭都不香了。  这时候去临安要去柯镇转车,要么坐过路的长途汽车,要么坐火车。  这次旅游团因为小孩子众多,所以他们一致决定坐火车去。  柯城火车站只有一个候车大厅,一个售票口,去临安成人票2元,儿童票1元。  没有高铁,没有动车,有的只是绿皮火车,蒸汽机火车头跑得那叫一个龟速,陈夏都有点怀疑骑自行车都比火车要快。  三个小家伙上车后,屁股就像抹了油一样一直在座位上爬上爬下,一会儿看看窗外风景,一会儿去车厢两头逛逛。  甚至连火车上的厕所都觉得好玩,居然能冲水,太神奇了。  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吵闹声中,经过两个小时终于到了临安火车站。  这可是一个真正的大城市,比柯镇大,也比铁岭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