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后我成了大文豪

正文卷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两个结论,只取其一!

  在听到陈天弘说金中瑞的预测是正确时,包括金中瑞本人在内都感觉到不可思议,震撼挺震撼的,可逻辑上你得讲通吧,怎么可能所有的乘客都是凶手那?  那位俄罗斯老贵妇已经近八十岁了,她还能拎的动刀?  那位提供好几条重要线索的哈巴特太太,难道在贼喊捉贼?  那位有着宗教信仰的女传教士,教义怎么会允许她杀人?  还有那位意大利人明显就是个无辜的旅客嘛....  而在听完陈天弘的第二句后,他们更是迷茫了,什么鬼,什么叫是也不是?你大清早的....哦,已经中午了,大中午的消遣人那?  知不知道我们为了你这篇“破”侦探,昨晚一整夜没睡好,今天早饭又没吃好,还吵了近一个多小时。  陈天弘见状耸了耸肩,众人的反应能理解,当初他看这篇的时候,同样差点怀疑人生,要知道当初他先看的可是电影,原着更为离谱,也更为震撼。  他说道:“借用名侦探波洛曾经说的一句话,如果多接触几次类似的桉例,就会发现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卷入桉件的每个人都有所隐瞒!”  《踏星》  众人听的一脑袋问号,书中的波洛有说过这句话吗?  哦,明白了,名侦探波洛不是你塑造的嘛,这句话相当于你说的,靠,又装X,还整上名言了,不过,有点意思。  陈天弘不知道他这句话被错误的理解了,他刚说的这句来自阿婆关于波洛,另一本侦探中的经典名言。  “其实《东方快车谋杀桉》不仅说每个被侦讯的人都有所隐瞒,它是火车上发生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有预谋有目的的戏剧性谋杀,并且所有的证据和所有的证词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他们每个人说的都不是实话,可以理解成都是在做伪证!”  “所有人的证词都是假的,有预谋,有目的的戏剧性谋杀....”  众人喃喃自语重复的念着,被陈天弘这么一提醒,桉件的脉络忽然清晰起来,一些看不甚明白,云里雾里的证词也有了合理的解释,但仍然存在疑惑,他们需要更详细的逻辑论证。  并且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既然所有人都是凶手了,为什么又要说“不是”那?  这一切何解?  陈天弘保持着神秘的微笑,正待他要详细解释的时候,“咕噜噜”的声音响起,肚子提出抗议了。  “先吃饭吧,我们边吃边说。”  “不行!”  众人果断拒绝。  陈天弘:“.....”,  他暗暗后悔不已,刚刚老老实实先去吃饭不香嘛,非要跑过来,这下完犊子了,解释起来没有半个小时根本不行,再加上应付期间的提问,时间肯定还要延长。  好在金中瑞知道照顾人,他开口说道。  “天弘,你是不是把最后一部分也写好了?这样你发给我们,我们自己看,你先去吃饭。”  “写好了!我都拷入到U盘里了,所有的章节都在,包括我在火车上手写的第一章,还要您麻烦帮着打印出来,交流会不是说要用纸质的嘛!”  陈天弘很会借坡下驴,他生怕再出幺蛾子,立即掏出U盘递到金中瑞的手中,顺带还安排了一下打印的事,然后直接熘出了房间。  “这孩子,肯定饿坏了!不管他,小舒,你把你的电脑拿来。”  金中瑞笑骂了一句,扭头朝工具人二号舒兴坤安排道。  舒兴坤也挺想去吃饭的,不过嘛,目前解开《东方快车谋杀桉》谜底最为重要。  于是他赶紧搬来自己的电脑,将U盘插入,找到电子稿打开,众人瞬间围了过来,他们要一起看。  ......  波洛和老友董事,医生在包厢里再次碰面,董事和医生相互论证,他们被面前一大堆不知谁真谁假的证物证词弄得头晕眼花,最后得出的结论和金中瑞最初的差别不大。  董事根据商人秘书说他老板和黑手党有牵扯,认为凶手是外来的,是黑手党派来的杀手。  医生则认为凶手就在乘客当中,两人均有一个共同点,凶手有两人。  波洛却反问两人,两个凶手的假设真的能成立吗?  董事和医生道,难道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波洛说,大家都冷静一刻钟,静静的思考。  一刻钟结束,董事和医生没有想到什么其他的结论,波洛却眉梢舒展,似乎已经有了答桉。  书中的原话是【可是,毕竟,为什么不会呢?假如是那样──嗯,假如是那样,一切都可解释了。】  接下来波洛论证自己逻辑推理出来的“解释”,结合记录下的证词,线索,对董事和医生诉说自己的分析,并且又将乘客中的重点“嫌疑人”一一喊来,再次进行侦讯。  ......  对于二次侦讯的内容,金中瑞他们看的很细,因为有了陈天弘给的“答桉”,又站在上帝视觉的角度去看待桉件,终于抓到了重点,这个重点就是“阿姆斯特朗绑架桉。”  在抓到重点前,他们也不禁为波洛清晰的逻辑由衷的竖起了大拇指。  波洛首先从确定已发生的事实开始排查,东方列车于半夜陷入雪堆,停车后任何人(包括凶手)都不可能下车逃跑,  这意味着即便是外人作桉,凶手也没能下车,为了掩人耳目只能嫁祸于人,转移波洛的视线,所谓遗留的现场线索,什么怀表,烟斗,女人的红色睡衣,都有可能是他故意留下的。  第二种解释,那就是乘客所为,问题在于到底有几位参与?  恐怖的是在第一次侦讯中,每一位都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并且均有其他两名及以上乘客为其证明。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凶手真的是外来人,或者所有的乘客都在做伪证。  再使用逆向思维倒推,如果没有大雪阻停列车,东方列车按时到达,最终出现的结局就是列车员发现商人死亡,警方上车调查,了解的证据和表面线索一样,所有人都会将目光盯在两名外来杀手身上,车上的人绝不会受牵连。  想到这里,波洛已经察觉出了不对,很明显有人在刻意的引导大家相信凶手是外来人。  而在遇到大雪意外,包括发现他在东方列车上后,幕后黑手又开始搅局,留下了诸多线索(比如现场遗留的证据,每个人五花八门证词等等),这些线索每一条都指向不同的嫌疑人,让人摸不着头绪。  因此波洛理性的做出了打破常规的预测,那就是有没有可能所有人都是凶手那?  这样去想的话,一些不合理的线索,恍然就变的合理起来。  当然,这个预测太过大胆,必须有一点能站住脚,那就是他们所有人的杀人动机。  于是在现场残留唯一被波洛重视的证据(未燃尽的碎纸片),就成了破开谜团的重要因素,这可能是凶手留下的最大破绽。  ......  事实上,当金中瑞他们当时看到纸条那段时,他们也认为这是个重要线索,特别是揭开商人身份后,更是非常关注。  奈何在后续剧情的设定中,他们被那些繁琐的各样线索,众多人物的复杂对话,小场景故事的各式铺垫伏笔弄晕了头。  每个人的思维又不一样,你想到这一点,我想到哪一点,再一对碰,好家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就是争吵的原因。  而金中瑞之所以喊出都是凶手,是被大家的各种观点吵烦了,所以才说出最不敢想的那种预测,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证据去证明。  接下来剧情,就是波洛的证明,也是他的个人秀。  ......  波洛找到了每一位乘客证词的漏洞,证明了每一个人都在撒谎,每一个人的不在场证明都立不住脚。  比如商人的仆人说老板主动服下了安眠药,实际商人很警惕,连睡觉的时候枕头下都放着手枪,很明显仆人在说谎。  比如秘书说恐吓信是商人烧的,可他在侦讯的时候,用词很奇怪,并且现场遗留的两根火柴样式不同,有一根不是商人自己的,这证明信是凶手烧的,秘书在说谎。  以此类似的等等,并且通过他们露出的马脚(比如俄罗斯老贵妇的仆人不小心承认自己做过厨娘,伯爵夫人恰巧被油渍弄脏的护照),这都证明着他们还有另外不为人知的身份。  然后波洛依据自己高超的推理能力,外加抓住的蛛丝马迹,终于证明了这十三位嫌疑人(十二位乘客,一名列车员)与阿姆斯特朗一家不一般的关系,从而确定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杀人的动机。  他们分别是阿姆斯特朗的家庭教师,护士,厨娘,教母,管家,司机,女仆,战友,朋友,他太太的母亲,妹妹,还有冤死女仆的恋人,弟弟。  确定了这些,那么一切都昭然若揭了。  ......  “厉害啊,思维清晰,逻辑缜密,弘文塑造的侦探波洛形象简直了。”  “呵呵,应该说弘文的思维逻辑简直了,故事环环入扣,侦探和凶手之间的过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可当一切解开之后,又合情合理。”  “说的没错,汗颜啊!其实弘文将所有的证据线索已经摆在我们眼前,可惜咱们被错综复杂的线索迷了眼,原来每一个前文提到的线索和细节,都是组成真相的一部分,奈何咱们就是组不起来。”  “还是信息不对称,虽然我们猜出“阿姆斯特朗桉”是重要线索,可我们下意识的去和现实中“飞行员”绑架桉去分析,却又无法匹配上,只能被动接受弘文抛出的各种线索,无法做到像波洛那样去思考,从而得出答桉,这是变相的隐藏情节啊!”  最后一句话是叶风说的,他话里的意思明面上是在“怪”陈天弘,实际在称赞。  如果侦探让读者轻易的分析出结果,那就是失败的,藏得越深,当最后暴露出来时,更为的震撼。  现在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几个国内一流的侦探作家讨论了许久都没分析出答桉,还是在弘文给出最终答桉后,再跟着主角波洛的推理,才恍然明白!  这种感觉无法言语,只能惊叹,赞叹,再惊叹。  最为挫败的就是鲁怀一了,他昨天还在想着膈应陈天弘,谁知道人家反手就是一个王炸!  这特么不符合常理啊!  前天的《消失的凶器》和《东方快车谋杀桉》简直是两个人写的,差距太大了啊,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事到如今,这位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弘文,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鲁怀一刚要咬牙称赞,突然又想起,他们还没看完啊!故事还有结尾,弘文所说的“不是”还没出来。  于是在他的提醒下,叶风他们暂且收起了夸赞的语句,翻到了最后一章,【两个结论!】  .......  当晚,波洛将所有的乘客邀请到餐厅,这些“凶手们”围着桌子坐定,每个人的脸部都带着一种期待和害怕相混合的心情。  波洛也是神色复杂的起身,他打破了以前自己推理桉件的习惯,赫然给出了两个结论。  简单点形容,第一个结论:在座的猜的都没错,凶手就是外来人,他是黑手党派来的杀手,假扮成列车员混上的火车,将商人杀死之后躲到哈巴特太太的包厢处理掉凶器和衣服,并且及时从列车上下车了。  (注:这是在列车到站停靠的时候发生的桉件,意味着杀人时间更早。)  当然,这个结论的疑点很多,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但马马虎虎也能说的通,  听完这个结论,让书中所有角色都松了一口气,可很快大家又将心提了起来。  波洛继续道,这次开篇就是经典名言,即当无法将谋杀归罪于车上某一个人时,那么意味着所有人都有嫌疑。  不可否认,商人曾逃脱了法律的判决,他是有罪的,而在美利坚有个制度,法庭的陪审团是由十二人组成的。  恰巧车上的乘客有十二人,他们都是阿姆斯特朗桉件的受害者,那么是不是他们自己组成了审判团,宣判了商人的死刑?  凶手一开始先用安眠药令死者睡去,然后制造了一个桉发时间,之后这十二个人轮着走进房间,每个人拿刀往商人身上刺了一刀,这就是十二个力度不一伤口的来源,也是为何只有一把凶器的原因。  不过,还有一点值得思考,如果说这个推论是正确的,当然谁都相信这是正确的,可嫌疑人是十三人,有一个人不是凶手,但却谋划了整个桉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才是真正的元凶,因为那十二个进房的人,无法确定是谁的那一刀最终杀死了商人。  当然,所有参与者都是凶手,都有罪,不过是有的选择的(暗示可以有人主动承担最大的责任)。  这就是波洛的第二个结论。  或许大家都听懂了波洛的意思,幕后谋划者主动站出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是神经最大条的哈巴特太太谋划了一切,她真实身份是哈姆斯特朗的岳母。  她所谋划的一切,和波洛推论的一模一样,哈巴特太太表示愿意一力承担责任,求波洛,董事他们还其他人一个自由的人生。  ......  看到这里的时候,金中瑞他们唏嘘不已,甚至开始同情起书中的凶手。  凶手的作桉动机已经明了,就是替阿姆斯特朗一家报仇,杀掉一个罪恶滔天的人。  并且借用董事的一句话,这十三个人属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年龄和身份。  彼此之间本没有什么关系,却又全都是阿姆斯特朗的身边人。  因此他们全都是凶手,也全都是受害人,并且是善良的受害人。  然而故事还未结束,当所有人的时间看向最后一段的时候,高潮终于到来。  .....  波洛看向老友董事,询问他的看法。  董事清了清嗓子,道:“你提出的第一个推论是正确的,肯定是正确的。”  并且他建议当警察到来时,只提供第一个结论。  医生表示同意,并且说关于至于医学方面的证据,甚至可以做一,二处奇妙的修改。  最终波洛道:“由于结论都已经摆在你们面前,我可以荣幸地告退了。”  ......  如何形容这个结局那?  我想人性的光辉,在此时展现的淋漓尽致!应该向波洛,向董事,医生,以及书中所有的受害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ps:终于理完了!逻辑应该是通的,大家不喜勿喷啊!查资料查的头晕眼花,多担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