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正文卷 第八百二十四章:这才叫有理有据!

  在这样的场合当众讲解,李逸倒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要是真让朱厅长上,他还真有点担心朱厅长应付不下来。  况且,在丝绸纺织方面,他才是最专业的,织造技术也只有他了解,由他来讲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霓虹国云锦项目审议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华国。  在听到会议主持人清华国代表团发言人上台时,李逸直接起身。  “给你资料。”  朱厅长把发言稿和申遗项目资料递给了李逸。  李逸顺手接过,迈步来到讲台处,随手将资料放在台上,没有打开,就直接开口说道:“各位委员,各位朋友,我是华国金陵云锦申遗项目的发言人,李逸,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讲解一下该项目的内容。”  视线扫过了不远处的霓虹国代表团,李逸微微一笑,说道:“丝绸是我国的特产,也是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商贸交流的媒介。  战国时期,我国的丝绸就已经通过丝绸之路,运送到了欧洲。  公元1世纪,罗马的大地理学家托勒密就在他的《地理学》中记载了马其顿商人梅斯前往塞力斯国的经历。  塞力斯,也就是拉丁语里的Seres,意思是有关丝的。  可见,在当时欧洲人的眼中,丝绸就代表着我国,我国就代表着丝绸。  而马其顿商人梅斯这段商旅经历,也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启。”  随手撑着讲台,李逸笑道:“当时能被出口的丝绸,都是织造技艺十分精湛的织物了。  同样成书于1世纪的《博物志》里就记载过,凯撒大帝在一次征战成功后,回到罗马,在罗马大剧院里举行盛大演出,来庆贺胜利。  他出现的时候,就穿着一套丝绸袍服。  当时的罗马制作衣服,主要用麻和动物的皮毛,远不如丝绸的轻薄。  在场的罗马人都忘了演出,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那套丝绸袍服吸引了。  有个叫培利埃盖提斯的作家在观看完演出后,形容那件丝绸袍服轻柔无比,微风一吹就会飘起,仿佛来自天堂。  《博物志》中记载,不久之后,罗马市场上的丝绸价格就迎来了一波暴涨,最高的时候一磅丝绸相当于12两黄金。”  说到这里,李逸顿了下,看向了霓虹国代表团的方向,微笑说道:“无论是《地理学》还是《博物志》,都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编撰的学术性巨著。  书里提到的内容都是有据可考的,而不是一些子虚乌有的神话故事。”  听到李逸的这番话,坐在台下的河野山俊笑容一僵。  他听得明白,李逸说的就是刚刚他在发言里提到的《古事记》。  这本书是霓虹国历史上第一步文字典籍,但记载的内容却都是霓虹国建国的神话故事。  这本书成书于712年,距离《地理学》和《博物志》成书的1世纪差着整整600年,内容的学术价值,更是差着十万八千里。  河野山俊明白,李逸这是在嘲讽霓虹国的历史。  看着李逸丝毫不加掩饰的鄙视眼神,河野山俊心中像是堵了块石头。  更让他难受的是,李逸用来嘲讽霓虹国的资料,甚至都不是华国自己的典籍,而是欧洲的古籍。  看着河野山俊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的表情,台下的朱厅长攥紧了拳头,暗自喝了声彩:“说得漂亮!我们和古欧洲做生意的时候,你们还在玩石头呢!”  收回视线,李逸笑道:“如果用神话作为论据,那我国的丝绸文化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伏羲化蚕桑为繐帛,黄帝时蚕神献丝,黄帝元妃西陵氏女嫘祖教民养蚕,这些传说都是记录在史册里的。  不过咱们这里是严肃的学术会议,我们就不用神话传说来当论据了,只用事实说话。”  说着,李逸就抬手拿起了激光笔,示意工作人员打开了PPT。  投影幕布上顿时出现了一张考古发掘现场的照片。  用激光笔指着照片,李逸正色介绍:“这张照片,拍摄于1926年,我国晋省夏县西阴村。  在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第一次由华国人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  这次发掘是我国近代考古学开始的标志,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大量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片,和同时期的石雕蚕蛹。  这些彩陶片的风格,和豫省仰韶村发现的彩陶同属一源,都属于仰韶文化同一文化圈。  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发掘现场,我们发现了半个人工切割的蚕茧!”  激光笔晃动,PPT切换,一张发黑的蚕茧照片出现在了投影幕布上。  李逸用激光笔指着照片介绍:“这个蚕茧已经由我国的昆虫学家和米国的专家研究确定了,它是一枚桑蚕茧。  它的茧壳长约1.36厘米,幅宽约1.04厘米,用锐利的刀刃切去了茧的—部分。  这说明,早在5600年前的仰韶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养蚕了。”  看着投影幕布上展示的照片,河野山俊已经笑不出来了。  但投影幕布上的照片还在切换,台上的李逸还在继续讲述着:“当然,如果只是蚕茧,也不能完全证明当时我国已经掌握了丝绸的织造技艺。  不过别急,我们继续。  1983年,豫省青台遗址出土的瓮棺葬中,出现了丝绸残痕。  青台遗址同样是仰韶文化时期留下的遗迹,瓮棺中的丝绸是黄河流域出现丝绸的实证,也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丝织品。  但当时出土的丝织品没有保留下来,不能作为物证。  这也没关系,因为在距离青台遗址不远的汪沟遗址,我们又挖出了同样5000多年前的丝织品实物。  这是确凿的物证,已经足以确定,在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时期,我国就已经掌握了丝绸织造,毋庸置疑!”  李逸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说完,全场安静了两秒,跟着就出现了一片掌声。  现场各国代表一边鼓掌,一边连连点头,相互说着些什么。  同声翻译耳机中,各国代表的赞叹声不绝于耳。  华国代表团众人的掌声最为热烈,朱厅长都快把手拍烂了。  好样的!  他在心中狂喊。  这才叫有理有据!小鬼子学着点!  一边鼓掌,他一边朝着霓虹代表团的方向看了眼。  跟我们比历史?班门弄斧!  3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