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521章 唐寅落花诗册
“《唐寅落花诗册》?那是什么东西?” 徐青杰被何仁说的名字给搞乱了,唐寅他知道,就是唐伯虎嘛,《落花诗册》又是什么东西,唐伯虎写的诗? “没错,就是唐伯虎写的唱和诗,你可以看成诗集。” “唱和诗……那又是什么玩意?” “早就跟你说了要多读书……”何仁叹了口气,“唱和诗有点类似于对歌,用相同的体裁,相同的主题来写诗,有的甚至要求韵脚都要一样。第一个作诗的叫‘首唱’,后面跟着作诗的就叫‘和’,连在一起就叫‘唱和诗’。” 徐青杰恍然大悟,“赛诗会?” “呃……” 何仁麻了,不过徐青杰说的好像没什么毛病…… “差不多吧,这种形式唐朝就有了。比如白居易就写过一首诗,叫《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就是写给刘禹锡的。刘禹锡后来也和了一首诗,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人当时都是被贬,有些郁郁不得志。” “还有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苏辙思兄心切,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也和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次轮到徐青杰麻了,“这都是什么诗?我怎么一首都没听过?” 何仁一拍脑门,“苏轼那首你没听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是千古名句啊!飞鸿踏雪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首诗里出来的。” 徐青杰更懵了,“飞鸿踏雪?什么意思?” “就是比喻往事留下来的痕迹……算了,还是说这本诗集吧。” 何仁挥了挥手,“《落花诗》是唐寅的老师沈周首唱,然后文徵明、徐帧卿、吕常、唐寅都曾经作诗和过。其中唐寅做得比较多,前后加起来差不多有四十七首。” 徐青杰还在那翻册页呢,“我的书虽然少,但是你别忽悠我啊,这哪有四十七首?” 何仁乐了,“这本《唐寅落花诗册》收录了三十首,一共有四个版本。” “这玩意还弄出四个版本?” 何仁一副少见多怪的表情,“有什么不能的?都是手抄本,每次所录诗作的数量不同,内容不同,书法风格也不尽相同。四个版本分别藏在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苏州博物馆、辽省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 “后三个版本你如果想看,可以去看看,就知道哪里不一样了。” 徐青杰连连摆手,“那你这个属于哪个版本?” “哪个都不是,这是第五个版本。” “啊?” 何仁摆摆手,“传世的四个版本是唐寅不同年龄段写的,我不是说诗,而是集结成册的时间。” 徐青杰反复看了半天,两手一摊,“这上面也没有时间啊?” “你别急啊。”何仁一个战术后仰,“四个版本中,只有中国美术馆的藏本有明确纪年,是唐寅死前一年所作,其他三个版本,都没有时间,这本也是一样。” 徐青杰一脸不解,“为什么?” 何仁两手一摊,“我哪知道?可能是唐寅觉得大限将至了吧?可能性很多,而且不重要。” 徐青杰也觉得自己问了个愚蠢的问题,“那这个版本你能看出年代?” “差不多吧。我觉得是唐寅四十五六岁的时候写的,那时候……应该是正德十年左右。” 徐青杰人都傻了,一副见鬼的表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书法啊。” “书法?” “对。”何仁打了个响指,“每个人的书法风格是会随着年龄不断变化的,唐寅也不例外,他的风格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四十五岁左右,算是唐寅的转型期,他那个时候正值壮年,也是他的创作顶峰。书法风格类似赵孟頫和李邕,以用笔娟秀的赵体为根基,融入了李邕斜长字姿,有力的笔法。用我们书法界的话说,那叫于秀润中见遒劲,端美中见灵动……” 徐青杰都听傻了,何仁说的每个字他都能听明白,但是合在一起他就迷糊了,“不对吧?刚才那个老板不是说什么用笔迅捷,沉着劲健吗?” “所以唐寅转型了啊。”何仁乐了,“正德十年,也就是唐寅四十六岁的时候,他装疯从宁王府上逃回家里,整个人属于看开了,什么都不在乎了,书法风格也变了。” “用笔迅捷,沉着劲健,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在保留了赵孟頫的风格的基础上,唐寅又开始学米芾,所以变化很多,挥洒自如。” “不过从这本诗集上看,唐寅还在转型期,有些笔锋不太流畅连贯……算了,和你说了你也不懂。” 徐青杰怒了,“我不懂!你懂?” “我当然懂了!这是行书,你说我懂不懂?” 徐青杰无语了,行书……何仁的行书他拿给书法协会的主席文华看过,人家文华都赞不绝口,说何仁现在的实力就和他不相上下,假以时日,绝对超过自己,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行书第一人都这么说了,徐青杰还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他很快想到了别的方面,“按你的意思,这是唐寅那个什么桃花诗的新版本,是不是很值钱?算是国宝了吧?” “是《唐寅落花诗册》……”何仁随口纠正一句,“国宝应该称不上,毕竟还有其他四个版本呢,而且只从书法上看,不算是唐寅的巅峰水平,价格上会有些问题。” 徐青杰有点不耐烦了,“你就说多少钱吧。” 何仁两手一摊,“古玩界对唐寅的评价比较统一,六个字——‘画胜诗,诗胜字’,再加上他的诗书之名被画给掩盖住了……差不多三千万吧。” 徐青杰人都傻了,“你扯了半天淡,结果还是这么夸张?” “这还夸张?”何仁不干了,“大哥,你仔细数数,一共三十首诗,一首一百万,算贵吗?唐寅诶,又不是阿猫阿狗……” 徐青杰一怔,何仁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唐伯虎可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书法和诗贵一点,也能说得过去。 不过徐青杰的思维跳跃很快,“也就是说,冯超英那个傻子花了两百多万,替你赚了三千万?” 何仁也是一怔,好像有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