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 同样愣住的不止是康承业,雅罗斯带来的俄国专家们的脸上也立刻变了色。 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沉重的轨道上带着巨大惯性,有些事情不是靠时间就能抹杀掉的。雅罗斯没想到在中国的科研单位里居然能遇到一位来自日本的不速之客,大厅的气氛顿时开始紧张起来。 前田正雄同样惊愕,面对几位特征明显的俄国人眼神里先是闪过那么一丝惧怕的神色,转而想到了什么,立即挺起胸膛,刚刚的礼节与修养全然不见了,露出了不全时宜的挑衅姿态。 “前田先生不请自来是有什么事吗?” 翻译立即把康承业的这句话翻译给雅罗斯,重点是不请自来,显然这不是有意安排的,雅罗斯的面色稍稍好看了些。 康承业急于在水下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除了俄罗斯和美国,日本在这方面是最先进的,也是最容易取得合作的,如果是康承业故意摆给雅罗斯看,那么他说什么也不会再留下去,甩袖子就走,苏联是解体了,可斯拉夫还有自己的骄傲,容不得这样的羞辱。 前田正雄被康承业正面问到,连忙又弯下了腰,一脸诚恳的样子说:“先前几次给康先生发邀约,您都拒绝了,我只好不请自来,没想到在这里偶遇,真是万幸,能否请康先生移步我们私谈一会儿?” 康承业摇了摇头:“我这里有客人,下次吧。” 说完做了个送客的手势,同时不满的目光丢给接待室的工作人员,搞得那些人一肚子委屈。 外宾来了总不好不让进门,办公室不让进,会客室总得让一让吧,可没想到撞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一些人还没反应过来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明白过来的人赶紧招呼同事,一脸紧张地小声嘀咕。 “老毛子和小日本儿是世仇,两拨人见着了不打起来才怪呢,快走快走……” 康承业深呼吸,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此刻他想得更多。 这是一块沧桑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的仇怨,他们还是列强的时候在这里制造了太多的冤魂,时间带不走这一切,高傲的俄国人对上了同样傲慢的日本人,唯一不同的是时代发生了剧变,曾经在苏联眼皮子底下瑟瑟发抖的列岛也敢公然挑衅他们曾经惧怕的国度了,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很抱歉雅罗斯先生,让您遇到了这样不快的事情。” 康承业先道了歉。 雅罗斯的神色复杂,若用一句中国成语来形容,只能说是五味杂陈。 “我希望康所长是履行承诺之人。” “我们是真朋友不是吗?” 雅罗斯摆摆手:“我承认我被你感动了,但是我们的时间还有很多……” 前苏联专家团昂首阔步,力挺着他们的尊严齐刷刷地走出了大门。 …… …… “这个前田还真是阴魂不散。”张思源抱怨着。 江道源也摊了摊手:“他们太多变了,之前谈得好好的,说变卦就变卦,就算是签合同也得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就着了道儿。” 康承业摆摆手,深沉地说:“你们不了解日本人的性格,有的时候刚强得要命,有的时候又马上能软下他们的膝盖,他们心里有堵墙,你不戳破这堵墙就永远无法见到他们的真心,何况前田还是个商人。” 二源面面相觑。 康承业继续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无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你们听到雅罗斯走之前最后一句话了吗?” 两人同时点头。 “他们有时间,我们可没有时间了,要是他们把东西卖给了欧洲,可就便宜别人了。”qqxδnew 张思源建议道:“让裴宏朗负责和俄国专家谈吧,他们毕竟有渊源。” 康承业同意。 江道源主动请缨:“前田那边怎么办?” 康承业不以为然地说:“放心吧,他还会再来的。” 二源对视了一眼,对老师这胸有成竹的态度表示赞叹,他可真是一个坐得住的人…… …… …… “国外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比国内优越,你选择留在德国继续学习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中国的发展也很快,现在不回来只怕将来没有你的位置。这个时候机器人领域人才稀缺,你回来能挑大梁,我知道困难很多,但如果都是吃现成的,你的意义又何在?” 读着老师来的信,谢向明有些发呆,他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但老师说的不无道理。 信末,康承业提到,选择权在他自己,不论谢向明如何做,他都尊重对方的想法,并附上冷蒙雨的亲笔信,告之在研究所的工作一切都好,现在已经是小组负责人了。 一想到妻子一个人在国内带着孩子,一边还要辛苦地工作,不知不觉的眼眶就有些湿润。 “想家啦?” 弗林斯一如既往地喜欢干涉谢向明的私生活。 “去去去,别像个小孩子一样,烦不烦?” 弗林斯莞尔一笑,两手一摊说:“不知道刚才谁像个小孩子一样差一点儿就哭出来了。” “我要回去了,你去不去?” 弗林斯撇撇嘴说:“当然,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不过……总要给我个位子才行。” “你还想当官儿?” “当官儿多好啊,省得受气。” 谢向明牙一龇,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心可真大。” …… …… “我决心回去,但手里的工作还没做完,至多几个月。还要和德国导师做好交代,老实说最近德国有些乱,在我们学校都能听到游行的口号声,我的同学也陆续回国了,留在这里的意义已经不大,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没有困难,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只是有件事还要请托老师想办法,我的一位德国同学吵着要去咱们研究所工作,还要有职位,这……” 谢向明就差把“不要脸”三个字写在信里了。 “个人的尊严、前途和命运总是与国家休戚与共,这不是大道理,亲历了这样的环境,才能感同身受。感谢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家人的关照,我无以为报,只能以平生所学报之。近来所思者,多是将机器人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仿效德国那样充分发掘机器人的价值,同时突破该领域固有的上限。期待与老师共见机器人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