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零九章 钢铁交易
柳青现在虽然已经分身成两个,但是每一个自己的神力都比离开古木县的时候要强大很多。 可以分出两个分身,同时又可以合并到一起,一念起时,哪怕有万千分身散落于诸天万界,也能瞬间合并一起,方便得很。 回到古木县,已经又是一年春天了。 两个自己,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又是一种新鲜的感觉。 适应了几天时间,对柳家在古木县的几个作坊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指点,还跟徐清风谈了北方蛮族想拿钢铁来和他们来换粮食的事情,说到时候会有人过来交易,要徐清风做好准备。 古木县需要钢铁,小金州也需要钢铁,甚至整个大乾都需要钢铁。 别的不说,想要有好的农具,就需要质量好一些的钢铁。 古木县城有着铁匠铺,有着几十个铁匠,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给这边的农民打造农具,遇上敌军围城,还有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给士兵打造兵器。 他们是属于县衙管制的,打造什么工具,都听县衙的命令。 县衙的钢铁是朝廷运送过来的,那么大一个县,一年运送过来的钢铁数量也就几万斤,其中大部分还是劣质的铁,打造农具也打造不了多少。 大部分农户家里连个铁锅都没有,只是用瓦罐来煮饭煮菜。 这边废铁都挺贵的。 不管是锄头,还是镰刀,要用到实在没法再用了,再拿来县城买新的农具,将废铁上缴,可以抵扣一部分钱。 靠着官府的那一点钢铁存量,打造农具都不够地方上用的。 商队有时候会贩运一些农具过来卖,价格比较高,但是需要的农户还是得买下来。 柳家在这边就开了一家作坊,专门生产各种新式农具。 只是,柳家没有那个资格做这种大批量的钢铁交易,要是给安上一个谋逆的罪名,那就麻烦了。 在这方面,县衙就有这样的优势,本来小金州的官府有着一定的自主权,钢铁使用还能够在官府的监督之下,都用来打造农具,那就不用担心受到朝廷的责难了。 去年古木县粮食丰收,有很多多余的粮食,能够用粮食来换钢铁,那当然是好的。 徐清风欣然同意。 县衙正好就有多余的粮食,都用不着从民间调集,就可以拿来交易。 获得钢铁之后,打造出农具来,再卖给古木县的农户,就能换回更多的粮食。 这样的交易怎么都不会吃亏。 柳青两个地方都有分身,当时就通知了林启贤,让他带着钢铁过来交易粮食。 定下的价格是一斤钢交易三十斤粮食,一斤铁交易十五斤粮食。 这个价格,比大乾的钢铁价格要便宜很多。 以大乾的冶炼技术,这连成本都不够。 不过,对掌握了先进冶炼技术的长生国来说,按照这样的价格来交易,他们还有着很大的赚头。 要是手中的钢铁全部都以这样的价格交易出去,几万矿工冶炼钢铁换来的粮食就可以养活整个长生国上千万的人口了。 林启贤这一次就带来了五万斤钢,十万斤铁。 这还不到他们一天的产能。 可就这些钢铁,从古木县换去了三百万斤粮食。 县衙掌握的多余的粮食也就只有这些,以后要交易,那得县衙拿制造好的农具从农民手中换取更多的粮食,再来做这样的交易。 能做成这样的交易,主要还在于林启贤有一枚空间很大的储物戒,能一次将三百万斤粮食都给装进去。 要是通过普通人的力量运送到大山里面去,那一百万斤粮食还不够路上吃的。 柳青也想过要不要在大山之间修一条宽敞的大道出来。 那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但是加上修真者的力量,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但是想了一下,没有必要。 长生国对他来说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藏在深山之中,不会引来道宫的注意。 如果和外界打通了,多少也是千万人口的国家,说不定道宫就要介入,他的长生大帝庙就得作为淫祠给扬了。 这个是他不能接受的。 在他的实力不足以和道宫抗衡之前,只能猥琐发育,闷声发大财。 交通不方便的事情,那也只能辛苦一下林启贤这样的修真者了。 不过他可以在未来帮助长生国将他们的内部给联通起来,在大山之中修出一条连接各个村庄的大道来。 那也能提升那边老百姓的幸福感,让他们的经济更好。 林启贤不只是向古木县做交易,也会和小金州其余的县做这样的交易。 长生国虽然经常在这里发动战争,但是他们跟边军的高层,一直都有着往来。 只不过以前是偷偷摸摸的往来。 后面和大乾议和,更是光明正大的往来了。 拿一些钢铁来交易粮食,不会遭到小金州这边官府的排斥。 哪怕是从安全的考量来看,人家是将自己产出来的钢铁拿来交易粮食,怎么着也比将钢铁制造成武器,从他们手里抢粮食要好。 对方需要粮食,他们需要钢铁,各取所需。 而且,北方蛮族每一次发动战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饭吃了。 通过这样的交易让他们获得充足的粮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战争的风险。 不管是对边军来说还是对官府来说,那都是值得的。 这样的事情,当地并没有瞒着朝廷,小金州的知州就向朝廷上表,提到了这件事情,并且做出了正面积极的评价。 这也算是在朝廷那里备了一个案,让这样的交易合法化了。 朝廷派出的监察御史也来过小金州,考察过小金州各县的生产情况,对这一年的生产情况大加赞扬,说自从前年肃清匪患之后,这里变成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大家有更多的时间用在生产上,粮食产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特别的表扬了古木县,说自从徐清风这个知县上任之后,又是肃清匪患,又是教老百姓生产,又是兴修水利,让古木县的粮食产量往前迈了一大步,老百姓也都夸赞他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官员,在这里的老百姓,虽然都是有罪被迁徙过来的,但是他们的生活已经超过了内地大多数的农民。 这样的评价,是很高的评价了。 再过一年,徐清风的知县任期就要满了,现在吏部都已经开始考虑到时候怎么给他升官。 是调到京城担任京官,还是继续当地方官,给他升到知府或者是知州的位置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