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明武帝崇祯

全部章节 第622章 南京赶考举子(三更)

  崇祯知道王承恩的担心,弘光朝廷所倚仗的江北四镇当中,要讲实力最强,最能打的就是高杰和黄得功,官最大的就是黄闯子,其他三个都是伯爵,而黄得功直接被封侯爵。  现在高杰灭亡,刘良佐连吃败仗,刘泽清名存实亡,现在南明所倚仗的实际上就只有这个黄闯子了这一镇兵马了。  黄闯子本人勇武绝伦,而且拥兵10万之众,手下有很多能征惯战的大将,比较有名的如总兵翁之琪,田雄,马得功,黄明,陈献策,张杰等等,个个骁勇善战。  但是他手下的这些总兵、副总兵却是良莠不齐,像黄得功这样忠于朝廷的只有总兵翁之琪和黄明二人,陈献策和张杰皆是见风使舵的争权夺利之人,田雄和马得功更甚,只有黄得功能镇得住他们。  历史上,到了1645年清军兵锋到了长江,弘光朝廷走投无路来到他们军营中的时候,黄得功等人哭拜在地,个个都是忠心耿耿,但是当黄得功战死以后,他们便开始争夺弘光朝廷了。  不要误会,绝对不是为了护驾,而是为了哗众取宠,甚至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最后墙头草的本质暴露无余,田雄和马得功争到了手,二人背着朱由崧直接投降了大清,给弘光朝廷画上了句号,也为他们在大清的仕途上铺下了一条卖主求荣的大路。  崇祯当然知道黄得功这些人的历史经纬,不以为然道:「王大伴不必担心,朕自有招降黄闯子之策,大不了给他来个斩首行动。」  到了国公府门前,崇祯主仆被看守府门的兵将拦住。  王承恩道:「这位军爷,我家公子要到南京赶考,路过此地,久闻侯爷大名,顺便过户来拜谒侯爷,烦请通禀一声。」  为首的伍长听王承恩说话有点娘娘腔,看了看他们几个,遂把眼一瞪,「去去去,在这捣什么乱,侯爷日理万机,哪有空搭理你们这些读书人,到该去的地方去。」  说着命人往外就轰。  崇祯不动声色,手下的几名锦衣卫高手心中愤然不平,若非爷在此一巴掌将你扇飞,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他们出身武林,讲究的是快意恩仇,说打就揍,但是跟随崇祯微服私访,当然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王承恩一点也不生气,那张大白脸笑成了花,手中托着50两雪花白银:「这位军爷行个方便,我家公子来一趟不易,侯爷见不见的,烦请军爷通禀一声即可,公子也就不留遗憾了。」  一见钱眼就开。  在银子的诱惑下,这名伍长立马就改变了态度,说话声音也缓和下来,「真没看出来,你这牵马坠蹬的老马童还真会办事啊。」  王承恩暗道,哪是杂家会办事,而是这50两银子在说话!  王承恩乐呵呵的,千恩万谢的连连点头。  伍长把50两银子揣起来,留下几个当兵的在这盯着,他亲自跑进了侯府的大门。  看着这位伍长的背影,王承恩自己心里也没底,爷这一招成吗?  堂堂的国公爷黄得功,能在意一个陌生的赶考举子?  十有八九这50两银子打水漂了。  还不如直接往里硬闯,或者是直接亮明身份让黄得功出来接驾,不然的话就宰了他。  王承恩在这里等着,心中胡思乱想……  靖国公府内。  黄得功心情烦闷,正在饮酒。  这个行伍出身的庐州大汉生平有两大爱好,一是勇武好斗,一双铁鞭打遍天下没有对手。二就是饮酒。而且他与众不同,喝酒之后他作战更加勇猛无敌。  现在他不痛快的是,刘良佐连吃败仗,他也是连吃败仗,而且跟他打仗的不是满清  ***,据说是大明朝的军队。  但是他们现在拥护的是南明朝廷,但前提须是,大明皇上崇祯上吊自杀,然后才有的南明,可现在情况不是这样。  据说崇祯死去活来,竟然成了武帝,驱赶流贼和***,光复大明京城,一路打到了江淮。听到这个消息,他还没来得及兴奋,却又有消息传来,大明武帝崇祯是魔教冒充的。  魔教冒充大明武帝崇祯,跟满清***勾结打算灭亡大明。  这些消息令他真假莫辨。  怎么会这样呢?黄得功百思不得其解。  在战场上,黄得功的部下也打不过这位所谓大明武帝崇祯的部将马宝,和刘良佐人马一样,丢了好几个州县,被压缩到了江淮一带。  他刚要亲自出马,这时南明皇上朱由崧传来旨意,让他和刘良佐兵合一处,联合作战,联合防御,一定要守住江淮防线,务必保持京城(南京)安全,不得有误。  虽然都是一镇军阀,但是黄得功看不起刘良佐,觉得他的军纪太差,到处纵兵抢劫,这哪是什么官军,简直就是一群披着官军外皮的流贼。  与这样的军队联合作战,黄得功觉得掉身价,但是南明朝廷旨意下,他又不敢悖逆,因此他在这独自饮酒,闷闷不乐。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有一到南京赶考路过和州的举子,慕名来拜谒国公爷。  报事的觉得,这件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抱,但是50两银子的促动,他只是来传个话,觉得根本就没有希望。  但出乎意料的是,黄得功把酒杯放下了,「既然如此,请举子客厅来见。」  报事的也感觉到稀奇。  今天国公爷真是开恩了,竟然要见一个陌生的赶考举子,也该着这位举子走运,50两银子算是没白花。  其实他哪里知道,崇祯早就把准了黄得功的脉门,无论他的前生今世,崇祯都相当了解他。  黄得公是一个大老粗的出身,从小父亲身亡,与母亲相依为命,没有读过书。但是他却对读书人非常敬重,从小孝敬父母,任侠好义,长大忠君报国,比那些熟读孔孟之道的伪君子要身强百倍。  因此崇祯已经断定,黄得功绝不会把一个慕名来拜访他的举子,拒之门外。  这一点不像其他当官的,当了官就忘本,位高脾气大,做起人来甚至是六亲不认。甚至踩着曾经栽培过他的人的脑袋往上爬。发起威风来,猪狗不如。  倘若今日黄得功把他拒之门外,那就不是崇祯想象中的黄得功了。  大明武帝崇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