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勃然大怒,命令刘宗敏即刻进兵。 李自成心中很烦,余怒未消,真是低估了吴三桂,要知如此,孤王早已经杀到山海关下了,还在这里耽搁什么? 到目前为止,李自成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中了吴三桂的缓兵之计。 李自成又想起了大明武帝崇祯,觉得这些武林人士也靠不住,重金相邀,供他们吃喝,这都好几天了,派他们去搜拿崇,音信全无。 但是他又觉得离开这些武林人士心里没底,崇祯的身手他可是亲眼所见,堪称恐怖,绝不能疏远了江湖武林道,回头还得拉拢。 崇祯离开京城,几个人在密云一带出没,所为何故? 李自成正在思索,这时有人来报,唐通和白广恩派人来了…… 李自成赶紧收住思绪,平复了自己的心态,把唐通和白广恩派的两员将唤进帐中。 刘重禧和周青见李自成施礼,然后说他们的2万人马已经开到山海关下,就等着闯王陛下的指令了。 李自成非常满意,前锋和主力都还没有开到,偏师先赶战场到。这说明唐通和白广恩服从意识非常强,是真心投降他李自成的。 然后二将就说军中缺粮缺饷,自从他们投降大顺军以来,这么长时间没给弟兄发粮饷了,军心有些浮动,山海关是一场硬仗,必须得提高士气,稳定军心。 这一套当然是崇祯教他们俩的。 李自成听了不住点头,觉得这二将说的完全在理。 刘重喜一看时机成熟了,把他们俩奉唐通和白广恩之命特来催粮饷意图说了,然后把崇祯以唐通和白广恩的名义写的那封信呈给了李自成。 李自成打开信一看,眉头一皱,信中写的跟二将说的一致,但比这二将着急多了,意思是现在军中断粮了,将士们的军饷也很长时间没发了,弟兄们怨声载道,甚至有哗变的可能,总之没有粮饷这仗就没法打。希望闯王陛下见到信之后,即刻派发粮饷,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看完信之后,刘重禧和周青偷偷观察李自成的表情,发现李自成一脸苦相。 李自成把信放到了桌案上,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转开圈了,思潮翻滚。 唐通和白广恩管孤王要粮饷,完全天经地义。 本来人家是明军,既然投降了大顺,就已经是大顺军的军将了,孤王作为大顺军的统领,不给人家发钱粮谁跟着你卖命? 都是吃粮当兵,不是为了混口饭吃,挣俩钱花,谁愿意疆场搏命? 争江山,争地盘,都是皇家和军阀的事,跟他们这些当兵的有个毛钱的关系。 关键是孤王现在粮食和银子也不充足,这一路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示刘宗敏纵兵抢劫。 大顺军的纪律坏透了,跟刚进京城的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要不是因为银子和粮食的事犯愁,我李自成能这么干吗? 曾几何时,孤王也是爱民如子的…… 但是如果说不给粮饷,这2万人马军心浮动,而且这二位还会觉得我李自成歧视他们是降将,大战在即,绝不能因小失大。 想到这里,李自成打定了主意,不但要给他们粮饷,而且还得足数给,2万兵马的粮饷,孤王和捷轩20多万兵马的粮饷,给他凑一下,我们俭省节约一些就够了。 大不了路上我们再抢一些,孤王已经命人给李过传书,让他加紧往这边的调运粮草。 李自成立即传下旨意,他这里出大头,让刘宗敏的四万先锋营也给凑一些,2万兵马的粮饷立即划拨。 刘宗敏接到这命令只想骂娘,这一路上纵兵抢劫来的银子和粮食,还不够我们给自己用,还得再分一些给白广恩和唐通,真是倒霉。 但是没有办法,再不满意李自成的命令他还是得听。 按照崇祯信上写的数目,很快1000担军粮,20万两白银,给凑齐了,这是2万兵马一个月的粮饷。 刘重喜和周青高高兴兴,带着1000人马押着粮食和银子刚要离开了大顺军营,李自成道:「二位将军且慢。」 刘重喜和周青心中一番,李自成不是要变卦吧! 「闯王陛下还有何吩咐?」两个人赶紧施礼。 「传孤王的旨意,回去后命令唐总兵和白总兵立即率部拿下一片石,切断吴三桂的归路,不得有误。」 孤王不能拿银子和粮食白养着你们,既然吴三桂六亲不认,铁了心的要跟大顺决裂,那我李自成必须得给他的颜色看看。 大明武帝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