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朕又突破了

正文卷 第三百四十五章 轰传天下,人人如龙【周一求票】

朕又突破了 老告 8608 2024-05-22 23:52
  奉诏来书房见驾的除了吕不韦等三人,还有少府和治粟内史。  一干人陆续赶来,依次入座。  赵淮中的目的是询问原楚、魏两地状况,以及大秦国库,钱粮等物的现状,包括燕近来有什么消息等等。  吕不韦,李斯,范青舟等人闻言知意。  赵淮中是在根据这些讯息,制定攻燕的时间。  到了现在,连向来反战,严守大秦钱粮的少府和治粟内史,都变得一边倒似的支持开战。  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完成一统的希望。  不过想再次开战,前提是能尽快消化灭楚所得。  “燕人近来一直在游说联系匈奴和齐,内则开辟海外等地,以做退路,防备万一。”范青舟道。  赵淮中坐在紫犀龙檀矮席后,手执白玉素斗笔,指端有节奏的在笔杆上轻轻敲击,沉吟思索。  这笔是他某次献祭得来,一直用来批阅奏本。  笔锋是以异兽鬃毛所制,有永不磨损的特性,且书写出来的字迹,带有强化记忆的作用,以其批阅奏本,能让观阅之人牢记不忘,更好的贯彻赵淮中的命令。  这支笔,很适合帝王用来批阅奏卷。  此时李斯献策道:“大王,燕人想联系匈奴和齐人,则东胡和匈奴的矛盾,便可兹利用,还有大月氏。  草原各部,随着匈奴的崛起,皆受其胁。  匈奴若灭东胡,则愈发强盛,绝非草原各部所愿见。  若善加利用,可引东胡和大月氏分从东西两侧,夹击匈奴,则可为我大秦攻燕,排除来自草原的干扰。  此外,齐在我大秦灭魏,灭楚两次战争后期,都出手掠夺过两国之地,可见齐之不安于现状。  此亦可利用……”  李斯侃侃而谈,所献皆为黄雀之策,便是以纵横术四处游说钻空子,颠倒乾坤,翻手云雨。  李斯的计策阴狠务实,且他并非嘴上强者,极具行动力,话落便主动请缨,愿意亲自前去燕齐两家出使游说,以诱发两家猜忌,为大秦攻燕,创造更好的先决条件。  赵淮中和众臣探讨各类策略,等会议散了,时间已经很晚。  他回到了武英殿。  夜深人静。  姜姞已在身畔深眠入睡,不知做了什么样的美梦,嘴角上扬,倾城的容颜上带着稍许笑意。  她精致如刻的肩膀从薄被里露出稍许,白皙如初绽光泽的子玉,温润滑腻。  赵淮中悄悄披衣而起,来到武英殿的书房。  推开窗,下半夜的时候,小雨淅沥,轻轻的敲打着窗棂。  虽然下雨,但夜空深远,云层上仍然可见群星。  赵淮中对着苍穹微微吸气,霎时,便像是和这无垠的星空,建立了微妙的联系。  在常人看不见的层面,漫天星辰之上,仿佛正有一缕缕光曦垂落,最终汇聚成一道银色光柱,落入赵淮中口中。  古圣是一个大境界,对应的是道家修行的大罗金仙,内部又细分为五个小境。  到了这一层次,已能神游物外,与天地同寿。  便是漫天星辰,赵淮中也能气机遥感,全力而为,甚至能达到手摘星辰的程度,可见这一层次的神通广大。  赵淮中伫立窗畔,思忖着未来的方向,不仅是他自身的修行,还有大秦。  现在已经到了考虑六国一统后,该做什么的时候。  灭掉燕齐,而后是继续拓宽疆域,打下无数土地,还是在更为强盛后,开始涉及三界之争?  嗯,先要将秦之国境,拓宽到后世华夏的国境范围,之后才考虑其他。  那就需要在灭掉燕齐后,击溃匈奴,东胡,乃至大月氏,还有西南百族,楚境以南的沿海部族……赵淮中念头起落:有些事可以同步推进,统一六国后,对阴间也该增加些布置了。  还有真仙界,姒樱想占据截教道场,就是因为截教的人间道场,有一座升仙台,一旦开启便能传送进入真仙界……  赵淮中思虑良久,转身来到书案前,将想到的一些东西记了下来。  就在这时,体内一股气息游曳,‘它’悄然离体,无声无息的浮现在赵淮中肩头处。  古圣境界的突破,是一个巨大的等级跨越。  它同样出现了变化。  除了对赵淮中能力上的加持进一步提升,最直观的变化,是它体量上的增长。  大圣境界以后,它似乎拥有了改变大小的能力,大则如龙,小则如微尘。  虽然它并未展示过大小上的变化,但赵淮中与其二而为一,能很清晰的感应到它的成长。  古圣以后,它对修行的加持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赵淮中的一口气机,便能吞吐各方天地,和它的加持不无关系。  赵淮中的古圣境界,远超同等级的普通金仙。  不觉间天色已经微明。  此后几日,大秦咸阳变得十分热闹。  七月中,庄襄王过寿,加上接连灭魏吞楚,喜事连连。  随着时间的临近,咸阳城内车水马龙,往来者众。  包括西南各族,秦人内部,散布各地的秦人宗室,各郡县的重臣良将,大都趁机返回咸阳共聚。  到了庄襄王过寿的正日子,咸阳城内敲响了礼乐古钟,响彻全城。  寿宴将分两次,也就是午饭和晚饭。  午饭是宴请群臣,以及各地入咸阳的部族之人。  晚上则是家宴,只有秦人宗室,还有和宗室比较密切的部分人参加。  午宴开在咸阳后殿,群臣排队送礼。  赵淮中让老爹和自己并席,坐在主位上。  他右手边坐着王后姜姞,庄襄王另一侧则是盛装打扮的赵姬。  两侧下首分别坐着秦人宗室和群臣,对面是各族前来拜寿的部族首领,诸如夜郎等族的领袖。  天上,玄鸟率领诸多鸟雀翱翔,形成了百鸟献瑞的异象。  更有麒麟等神兽,一起来给主子他爹站台。  连妖怪知道大老板他爹过寿,也从昆仑山采集了仙草送回来。  正宴开席,眼看百族同贺,盛况空前,老秦王脸色红润,情绪极好。  他这一高兴就多酌了几杯,兴高采烈的表扬自家儿子:“政儿你做的好,比为父好……这几年你带领大秦,六国已灭其四。  我秦人东出以平天下的宏愿,就在眼前了。”  老秦王明显喝多了,情绪忽然跑偏:“我儿如此,为父深感欣慰…就是……就是为父身体不佳,你阿母,你阿母……”  老爹这是怎么了?  难道人到中年,茶杯里缺枸杞……赵淮中隐晦的瞄了一眼另一边的老妈赵姬,估计老爹人到中年,又大病过一场,体力衰退,在老妈这里没少吃瘪。  赵淮中心忖改天得帮老爹改善下体质,再让穆阳静炼一炉固本培元的丹药,帮老爹解决实际困难,权当送他的生日礼物了。  老爹把王位禅让给自己,坐王位前后对比,心里肯定有落差,又不能对人言,也不容易。  因为老秦王喝多了,中午的宴席结束,到了晚宴就变得一切从简。  次日是七月十七,天晴。  这天赵淮中早早处理完手头诸事,准备去原楚、魏两地走走,看看两地归秦后的状况。  下午,他独自出行,开始了微服私访。  他的脚程极快,每到一地,入城后,耳轮耸动,城内千百民众交流说话的声音,便会尽收耳底,堪称行走的雷达。  沿途所见所闻,桩桩件件。  他先去的是魏地,而后来到原楚境东南向的江东。  这里是归秦后,楚地对秦反抗最激烈的区域。  后世项羽发家之地,便是江东。  赵淮中来到一座叫裴诚的中型城池,边走边看。  楚人对秦敌意深重,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地域观念局限性,他们将秦当成了外族。  不愿被外族统治,故而拼死抵抗。  若能让楚人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秦人入楚,把整个中土纷争,当成是内部斗争,将注意力转移到人妖之争,乃至中土和游牧各族间的斗争上,势必会减轻各地对秦的仇视,早日平定魏楚两地的动荡。  赵淮中一路探看,若有所思。  傍晚,他重归咸阳。  随后几日,每日下午赵淮中都出去走访天下,聆听各地民众的声音。  到七月末,赵淮中责令各郡县,大肆宣扬秦近年分别抵御妖族、匈奴,全面击溃犬戎人的历次战斗过程,包括秦军因此而带来的损失。  三年前,楚面对妖患攻城,秦曾统兵以援,和楚人联袂抵御妖族。  妖族大举来攻,秦力拒妖族於国境以西,一战便折损秦军六万老卒。  当初匈奴攻赵,秦亦曾出兵与赵联军……如是种种。  要知道这个年代还没有宣传战的清晰概念,面对叛乱和抵抗,应对手段单一,就是残暴的镇压。  然而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其实华夏神州,都是同宗同族,一国之地。  宣告各地,秦历年来的所作所为,可以有效削弱他们的抗秦情绪。  与此同时,七月末的某天下午,秦之全境,忽然有圣人之音在众生耳畔作响。  赵淮中亲自发声,讲的是圣人礼法,讲的是儒家教化,讲的是以法立国。  针对的则是魏、楚等地民怨所在。  “君子当自强,方能人人如龙,厚德以载物……”  这是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是儒家盛典。  以赵淮中此时的修行,言出法随,其圣人之言足以把直的掰弯,顽石听了都得通灵,死人听了都能活过来一半,掀翻棺材板。  他宣讲的内容涉及人妖两族,中土和塞外游牧部落的地域,人文之争。  若要人人如龙,中土当上下同心,则神州大兴,妖族亦不足为患。  此为大意。  赵淮中深入浅出,顺便谴责各国宗室的不作为,赤果果的表扬大秦,也就是他自己的治政方针。  为官者当清廉爱民,以尽分内之事,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统治者要仁政爱民,是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臣子对君主当尽忠,“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人要有抱负和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赵淮中的声音洋洋洒洒,宣讲法与理,农与儒。  以儒修身,以法治国,儒法相合即为秩序!  这是他晋升古圣境界后,首次发声,传告天下,震耳发聩。  整个中土之地,都有神音浩荡,圣力覆盖下,凡得闻者仿佛被开了灵窍,从圣人之言中领悟出种种道理。  这一日,秦之各地,异象频现,有地百花盛开,鸟兽通灵,朝拜咸阳。  有修行者闻听圣人教化,增长修行。  楚地边城,同一日,王翦和尉缭,同时做出突破。  咸阳,被收入社稷图坐死关的殷无垢,亦是终于跨入圣人门楣,成功突破。  原楚、魏两地,有民众闻听民之大义而泪流满面。  不是因为听懂了其中的真意而哭泣,而是因为被赵淮中的圣人之音,强行刷新了三观,觉得以前反秦干的不是人事,不哭都不行。  这一日过后,可以预见,楚、魏两地对秦的反抗声音会大幅度衰弱。  秦将以更快的速度,吸收消化灭魏吞楚所得,预计中的攻燕时间,也将因此而提前。  七月末的上午,阳光明媚。  咸阳宫里,有侍卫过来通报,原赵将李牧,在宫外求见!  ps:周一求个票,谢谢  7017k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