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的眼睛睁得很大,他脸上的笑洋溢得很饱满。 他的眼光均匀洒落在堂前的弟子们身上,他这把赌得很划算。一宿没睡,但精神照样抖擞。 刘玉书觉得李褐是个大麻烦,这个麻烦把他最初的希望——修炼《摄气纂录经》——给毁得一干二净。因为按照山左剑道馆的规矩,三个分道场每个只允许一名弟子修炼《摄气纂录经》,整个剑道馆也就只允许三名弟子修炼。 等到这三名弟子修炼完成,武举考试进了皇家剑院,然后才又开始物色新的弟子。 也就是说,刘玉书得等到李褐离开这徂徕山分道场,他才有资格修炼《摄气纂录经》。不但如此,他还得寄希望于李褐的修炼一直处于顺途。 如此一来,刘玉书的心思彻底被打断了。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资质并不是太好,他第一段凤初阶段,筑基时间用了半月。虽然也算是顺利,没有太拖后腿,但这段时间证明了他和无数修行者其实没有不同,他的资质一般。十多年来,他刻苦修行,目的就是想以自己的勤奋弥补先天的不足。 确切来说,他想让石介知道,自己是勤奋的,自己也有远大志向。他想让石介能够放心地把这门至高的修气法诀传授给他。 而现在,一个李褐的出现,彻底搅碎了他苦苦追求的梦想。 人嘛,总得有个理想,有个梦想地活着。没有个理想和梦想,浑浑噩噩,便如行尸走肉一般。 他在想,其实还有个办法,要么偷,要么杀掉李褐。 他也敢杀人,江湖上的散修败类只要有为非作歹的,他一定让那些匪类死无葬身之地。也正因为如此,人都说他是嫉恶如仇徂徕先生的真传弟子。就这善恶是非来说,他还是有着十分坚强的信念的。 但是在十余年的理想被打破后,面对自己和别人的利益权衡,就不是太好说话了。尤其是见到石介对初来乍到的李褐的出手阔绰之举后。 杀人偷经,这的确是一个想法。 刘玉书难看的笑脸终于凝固,渐渐地收了起来,眼下若有所思一般。 龚德位看到师父的眼光落到刘玉书这里来,而刘玉书尚自呆呆地盘算着,并没有对投过来的眼神有丝毫表示,便扯了一下刘玉书的衣襟,开始啧啧赞叹了起来。 刘玉书一惊,抬头便发现了石介投过来的眼神,那眼神里分明带着怀疑和不信任,又似乎带了些捉摸不透的意思。 二师兄杨勃和三师兄王子朗见状,赶忙掣着大师兄的手说:“又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才人,不可小觑啊,咱们这山左剑道馆后继有人。” 刘玉书点头应和,却见他的笑容又一次绽开了,只不过,他笑得很惨。 石介走下堂来,对众弟子说道:“今日天朗气清,看来是个好兆头。我且领着褐儿去城里丹香巷走一趟,看看有没有新鲜宝贝。” 众人都开心地笑道:“师父且自前去,我们一定不会偷懒,好好用功修炼。” 石介一笑,向着演武堂后面的厅内走来。 推开门,只见李褐尚自盘腿坐在床上,浑身湿漉漉的,额上尚有汗珠在晶莹。可以想见,一日完成别人至少半月的修行,强度是多么大。 石介知道李褐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才入段,身体还有些虚弱,便趁机带他去丹香巷走一遭。一来是清清心,敛敛气;二来便是寻个助于修行的宝贝。 丹香巷位于徂徕山城的十分僻静处,是官家特意开辟出来的一块专门给修行者提供修行器具交易的巷子。巷子里有五六十家店铺,每一家店铺都有一些有待慧眼识别的宝物。这些修行宝物来源甚广,除了大宋各个州县之外,来自北方胡虏、西域、东海诸国等地的宝物也是应有尽有。 这里不但有本地的修行者前来交易,更有外地的修行者来交易。而官家对于这里的管理很简单,税银比别处高一倍,只要保持安稳不乱就行。维稳压倒一切,其余的更不值一提。 李褐换了身外衣,但于那丧服还是着在内里。儒生规矩,服孝三年,但鲜有人能完整坚持下来,石介看李褐这孤僻样,倒也想瞧瞧这小子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便不去说他。 二人下了山来,行路走到山城内,跟着弯弯绕绕,转过无数胡同拐角,忽而眼前一亮,一条剑气弥漫的巷子绵绵铺开来。 石介道:“这里的货源十分充足,且看看有没有眼缘的宝物。其中的厉害关系甫才我都已经同你讲了,自作打算。” 李褐点点头,他已经知道寻找一件能够辅助自己修行的宝贝是多么重要了。 从开始进入巷子的第一步起,李褐都在不住地打量着,从犀牛角弓、紫色玉珠再到象牙雕匕首,似乎都很金贵、对修行都有极大作用,但李褐就是没有怦然心动之感。 这里的商户也都极有趣。平常人做生意,见顾客来到,都有个吆喝劲头,但这里规规矩矩,除了讨价还价声,不闻招徕之声。 走到一处摊子前,李褐住了脚步,石介跟着也住了脚步。 摊子上摆着零零散散几十件宝物,有些上面还刻着外邦文字,但仔细感觉,总能发现它们都一股缓缓流动的气息。 李褐在几十件宝贝中拿出来一串木珠。这串木珠二十颗,都是用檀香木做成。除了散发着隐隐的檀香味,沁人心脾之外,更有一股涌动的气体不断地和李褐的剑气交换。李褐只觉得把它捧在手上时,浑身的气息更加顺畅,疲劳感也减轻了许多。这便是它的妙用了,李褐心道。 商户笑道:“客官好眼力,这便是本店剩下的唯一檀香木手串了。” 李褐点点头,问道:“价值几何?” 商户笑道:“白银十两。” 李褐拱起嘴来,啧啧了两声,这十两白银够自己吃喝两三年。石介之前说道如果他没有资质休行的话,便送十两白银,那时候李褐只道是山左剑道馆财大气粗,或者石馆主可怜自己。压根儿没想到,修行路上,到处都是真金白银。 石介道:“也差不多,值这个价!” 商户笑道:“果然是石馆主,出手阔绰,我就说,咱们这山左剑道馆几时缺钱?不过既然石馆主亲临鄙铺,小的愿意再减一半儿,五两白银。” 石介连忙笑道:“蒙谢老板!” 商户道:“之前有个南方的拄杖瞎子曾经在这里买过许多东西,他把这串珠子把玩了很久,说道‘会有人来买’便去了,我还纳闷儿,只要有货,肯定有人买,我又不是不卖。哪成想,这许多天没有一个人看上它,只有石馆主的这位小哥看上它了,你说巧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