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扬州城时已是傍晚,白云马不停蹄地往那座佛光普照的山岳赶,红衣女子的突然出现让神经绷作满月弓弦的他心神涣散。 多思无益,思绪神游飘忽之际已行至木如山下,白云百感交集,佛家曾有一位僧人不远万里,不知踏遍了多少土地,踏破了多少对草鞋,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历尽七七四十九劫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大乘佛法普度众生,此谓佛。 此时此刻,白云的心境与那位取得大道佛法的佛门高僧如出一辙,寻寻觅觅踏荒万里终得极乐净土,白云略有所悟,这约莫便是天下和尚为何斩去七情六欲,求五根清净修佛法禅道的缘故罢。 木如山上,有一条石板铺砌的山道盘伏山峦直通山顶,平日里有数不清的扬州香客不辞劳苦攀山上香添香油,有求家和平安、有求生意兴隆、也有求添子添福,每当卯时清晨鼓声漫开的,木如山上香客如云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更有为了上头柱香争破头的虔诚香客,可到了申时以后木如山上那座天下第一佛寺便开始闭门谢客,即使是三跪九叩千辛万苦爬上木如山,晚了一刻钟的添香香客,一律皆是明日请早。 申时往后,木如山乃至整座木如寺才又变回了耳根清净的佛门清净地。 有谤佛者说,木如寺既然是万人敬仰的大佛门,那就好好专研你的佛门道法,为何还要开放佛门圣地,让凡夫俗子添钱上香,莫不是天下第一佛门浪得虚名,被猪肉肥膏蒙了心思依仗名头坑蒙香油钱,养着山上一群肥头大耳的秃驴。 后来木如寺主持一句话,便让这些煽风点火看热闹的谤佛者哑口无言:‘佛禅之学,该普渡众生,而非闭门造车,木如寺敛天下香油,却散向天下苦寒,因果循环,缘起缘灭,一切皆佛缘。’ 木如寺坐落于长江南北交汇的木如山上,山脚下有一座比敦煌大佛还要巨大,高愈数十丈的如来坐佛,面相慈悲含笑,恍如低眉笑语观世人众生相,佛像直通木如山山腰,双手合十坐南望北,乃木如寺开寺之初便已建成,当初不知花了木如寺多少功夫才开凿而成。 夜幕笼罩,万籁俱静,整条木如山的石道上点起了千盏青灯,当下乘风浮摇,灯壁辉煌,恍如极乐净土,佛光普照。 修道之人若是在闹事长街展露拳脚,在常人看来太过于惊世骇俗,更何况此趟江南之行,本就不能如此招摇过市,因而从髻霞山到木如山白云大多数时候都是徒步赶路,唯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才敢飞掠赶路。 白云趁着四下无人,乘风掠上石道,往山顶长掠而去。 衣袖生风,白云掠过之处,青灯一霎黯淡又骤然重新亮起,千盏青灯皆是如此,犹如浪潮起伏之景,从山脚跟随着少年的身形一路蔓延,远远看去壮观至极,引得佛门青灯“尘埃飞扬”。 沿石道掠至如来大佛的头顶,恰好到了整座木如山的半山腰,白云忽地发现石道的前方有一个人影。 待掠近一看,白云才发现这个人影亦是寺中的僧人,便以为是木如寺中那料管青灯的僧人,于是骤停飞掠的动作快步跟上那个身影。 “法愚?”白云看清了那个人影后,吃惊地说道。 石道上缓步登山的清瘦和尚闻声转过身子,他双手合十,面露喜色道:“白云施主?” 白云惊喜交加,三步做两步追上和尚。 “你怎么在这?”白云难掩心中的激动道。 长江一别,白云乘船南下,而为观众生相游历万里的法愚坚持要用脚走完余下的路,却抢在的白云的跟前先到达木如寺。 法愚双手紧紧.合一,笑道:“你忘了临别前我与你说过有缘再见吗?” “你一路徒步,怎么比我走得还快?”白云好奇地问道。 “你乘船是走,我用双腿一步一步也是走啊,只不过形式不同,你以为乘船比走路快,而我以为走路比乘船快,迥然不同又异曲同工,其实无论是乘船还是走路,皆是为了去向木如寺的方向,至于快慢则是见仁见智。”法愚和尚缓缓分开合拢的手掌,双手下垂贴着灰衣僧袍。 白云欲言又止,长江一别之后才头一回打照面,法愚却与自己论起了佛学禅语,一时间搭不上腔。 法愚轻抖灰衣长袖,嘴角歪歪斜斜,露出一个笑容道:“出家人不打诳语,其实小僧是抄近路回来的。” 白云只觉得哭笑不得,想不到法愚这个比自个还要榆木的榆木脑袋,竟然学会打趣玩笑。 一身破旧灰袍如同被尘土泥泞染上了好几遍,年轻和尚却乐得舒心,可细细端查手执木剑少年后,两条浓如墨斗粗如阔剑的眉毛凑成一团,不可思议地反复打量着白云。 “你入了入弦上镜?”法愚目光闪烁,惊讶不已地问道。 白云点头道:“不错,与你一别后我屡遭奇遇,误打误撞竟让我爬上了入弦上镜。” “阿弥陀佛。”法愚目中的光芒只停留了片刻,双手又合十行礼,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重复着临别前一晚在篝火对边上的话:“小僧早就说过,你在长江那一善举,不顾个人安危以蝼蚁之力救芸芸众生,不逊佛祖割肉喂鹰,乃普度众生之大善,定是因此感动了苍天,故而佛祖为你指出一条敞亮大道来。” 白云正欲反驳却张嘴结舌,想到法愚和尚痴迷佛禅,只是轻轻一笑而过。 “阿弥陀佛,回想当日你螳臂当车,阻止客船倾复,小僧从南到北又从西向东,走了上万里路,看遍了芸芸众生相,却独不见如你一样弃小我取大我的大无畏相,等回到寺中,小僧定要向师父讲及你当日善举,让他老人家为你诵经三日积攒功德。”法愚又转过身,朝山顶一拜。 法愚抬起腰后,望了眼深邃的夜幕,笑容灿烂道:“走罢,时候不早了,我们赶紧上山吧。” 木如寺在山岚深浓的木如山顶,虎踞于险峻起伏的山峦峰角间,才至山腰便能望见山顶气魄恢弘的庙宇楼阁,两人又沿石道走了约半个时辰才登至山顶。 佛寺的整体与南方朝阳式的佛寺建造截然相反,一律是坐南望北,先入眼的是一处供香客驻足添香的万佛坪,坪台中央是一座插满香根的紫砂香炉,此时炉上有三根粗壮如腕的长香正默燃,香雾袅袅,环绕着坪台飘而不散。 缓缓走入深处,寺内古树参云,绿荫遮天,深感清亮透彻,白天喧嚣嘈杂的庙院此时只有凉风轻摇,清净至极。 除去恢弘的建筑群,佛寺的主殿是一座七层楼阁,共计窗户大大小小一百零八扇,可一律紧闭,并无一扇敞开,楼阁内皆点上了数百盏青灯,宛若天上琉璃宫阙坐落凡尘。 有清风入楼,九层楼阙的数百盏青灯从矮到高,从一层到七层,依次微微浮摇,仿似仙境浮生,玄妙神乎。 法愚本想带白云到九层楼阁一览楼内风景,也好找师父替白云问一问他的同门如今身在寺中何处,可楼阁内除去摇曳的青灯空旷无人,便又带着白云绕过主殿,来到木如寺的后院,与万佛坪上佛庙阁宇相比,木如寺后院的风光相形见绌,虽然说不上有多寒碜,可要是扯上天下第一佛门这个头衔,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恍如寻常人家的简朴白墙瓦房,便是这座有着天下第一佛门美誉的木如寺后院,瓦房内燃着昏沉的油灯,有喃喃低语的经文朗诵声从屋内传出,约莫是屋中僧人在诵经静修。 白云好奇地张望着四周,木如寺后院中除去一排排条理齐整的屋瓦,还栽种有许多让人心神旷阔的花花草草,法愚对寺中僧人的夜修见以为常,步履均匀地穿过屋瓦,并未有多上心,他的心思都放在那些平日里被寺中僧人悉心照料的花草上。 “比我离开时要茂盛了些。”法愚的手指轻轻拂过一片菩提树叶,自言自语地说道。 “可又比我离开时要枯黄了些。”法愚摇头轻叹道。 “当下正是深秋时分,节气浓厚,花草凋零枯落是常态。”白云解释道。 木如寺的楼宇虽与南方建筑的格局相仿,讲究上却又与寻常南方建筑大有不同,南方建筑一律坐北朝南,涉光迎朝,可木如寺的建筑皆为坐南望北之势,平日背阳挡光,花草生长难免会有些不如人意。 绕过经文声叨叨入耳的僧寮,法愚领着白云来到一处僻静小院,院中的屋舍与木如寺后院的白墙瓦房一样,简朴素雅,却多了一个幽静闲逸的小院,院中摆满了盆景花草,院子的东南角落被院子主人开垦出一处良土,栽满了盛开绽放时千般姿态的晚冬美人梅,可此时正是深秋气节,树上不见有梅花盛放,只有光秃秃的枝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