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玉虚宫那点事:那些年,被大师兄教导的时光(上)
历尽波折,度过艰辛,时年四百零一岁的玉渺素终于来到昆仑山了。 与元始天尊其他的弟子不同。 玉渺素不是自己主动过来报到的,他是被元始天尊亲自接回昆仑山的。 巍峨而又神圣的昆仑山,这是玉渺素一直心驰神往的地方。 许多年前,老山羊就与玉渺素讲了有关昆仑山还有元始天尊的事情。 终于来到昆仑山了。 仙山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突然之间换了一个新地方,要重新开始另外一种生活。 起初的时候,玉渺素还是有些不太习惯的。 昆仑山的规矩远比玉渺素想的还要多。 就连吃饭都有规矩。 吃饭的时间是固定的,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是一日三餐,每个人每顿只能吃一碗饭,就有点难熬了。 玉渺素吃的倒是也不算多,他每顿也就是两碗饭。 现在突然被减了一半的饭量,玉渺素哪有那么多力气做事啊? 吃个半饱,什么都不做倒是不会觉得饿,但是哪能什么都不做啊? 每天练功就要耗费不少体力,现在又吃不饱,让人怎么练啊? 玉渺素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这一个月都填不饱肚子,都快没力气走路了。 思来想去,玉渺素决定自己去额外加个餐。 偷偷从昆仑山溜出去带些东西再回来也要不了多长时间。 有半个时辰后就够玉渺素跑一个来回了。 昆仑山可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南极仙翁是奉元始天尊之命管教约束自己这群师弟的,哪个不守规矩的,他都可以替元始天尊代为管教。 一次两次,南极仙翁选择视而不见。 但是隔三差五就跑出去一趟,南极仙翁可就不能不管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今天从外面回来的玉渺素就被南极仙翁给抓了个正着。 “玉师弟这是从哪回来的啊?” 玉渺素看见南极仙翁挡在自己面前,心一下就悬到了嗓子眼,“大师兄。” 南极仙翁脸上带着一丝看似和善的笑容,“走吧,我们单独聊聊。” 单独聊聊,玉渺素觉得自己和南极仙翁没什么可聊的。 如果可以拒绝的话,玉渺素一定不会跟着南极仙翁去他的房间。 之前玉渺素到南极仙翁房间都是去做客的,今天可就不是做客了。 客人再客气,他也不需要跪着说话啊! 南极仙翁质问道:“玉渺素,这个时间你不是应该留在房间里练字吗?怎么出去了,字练完了吗?” 出去肯定是有原因的了,可是也不能说自己是梦游啊! 这还没到睡觉的时候,真这么说的话,别说人家不信,自己都不信。 玉渺素颔首低眉,“回师兄,小弟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 南极仙翁反问道:“哦,所以无事一身轻,就想做点不该做的事?玉渺素,你这可不是第一次溜出去了。” 玉渺素心中暗道不妙,他怎么知道的,权衡之后,他决定实话实说。 “大师兄,我知道错了,我不不经许可就擅自离开昆仑,可是,可是我真的肚子饿,我出去没做别的,就是想买些东西吃。” 南极仙翁拿出身后的戒尺,“行了,既然知道错了,我们也别多啰嗦了,领二十板子,你就可以走了。” 玉渺素皱了皱眉,“大师兄,今天这件事,您能不能别跟师尊他老人家说?” “可以。” “谢谢大师兄。” 态度再好,这责罚还是免不了的。 二十下戒尺打完,玉渺素觉得自己身后的两团软肉像被火烧一样疼得厉害。 不过,也算是因祸得福。 南极仙翁给玉渺素送了许多吃的,以后就不会饿着肚子练功了。 玉虚宫的大师兄也不是不会照顾师弟,南极仙翁是将人送回房间,给玉渺素擦过药之后才离开的。 元始天尊不知道玉渺素受罚的事,第二天自然也不会让他留在房里养伤,玉渺素还是要照常练功。 身上有伤,玉渺素有些动作做的不够标准。 这不是该有的样子。 很显然,元始天尊十分不满意。 “玉渺素,你偷懒是吧?去跑五千里再回来。” “是,师尊。”玉渺素忍着痛一路奔跑,不敢放慢速度。 因为放慢速度的话,身后的藤条就会落在身上,玉渺素可不想再雪上加霜了。 这个时候,如果再被人撞一下摔个屁股墩,那可真是太刺激了。 赤精子也不知道是从哪冒出来的,两个人都没注意。 一下子撞在一起,赤精子还压到了玉渺素身上。 这次可真是雪上加霜了。 赤精子连忙起身,接着扶起玉渺素,连忙道歉,问他有没有事。 能没事吗? 昨天刚挨了一顿戒尺,这现在又摔了一跤。 顾着面子,玉渺素说自己没事。 之后二人分开,跑到没人的地方,玉渺素才揉了揉自己的痛处。 元始天尊只教徒弟三年的法术,能学多少东西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玉渺素不敢耽搁时间,能有机会在昆仑山修炼是极其难得的机会,他不敢浪费任何一点点时间。 身强力壮的,这点小伤小痛,玉渺素忍的了。 半年之后,玉渺素又被南极仙翁叫到房里单聊了。 爱看书是好事,但是在书上写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就不合适了,毕竟不是自己的书,写上一家之言,让别人怎么看啊? 其实玉渺素也不是故意的,他是看得太开心了,兴致到了就提笔写上了。 从前玉渺素都是这样做的,他是习惯了,一时还没有适应昆仑山的一些典籍是大家共有的。 这次的事情可瞒不过元始天尊了。 玉渺素在书上留下的字迹可没办法解释。 但是这次,玉渺素有了选择的机会。 一是三个月之内把那二十本典籍重新抄一遍。 二是领三百藤条。 抄书再累,也比皮肉受罪强。 多写点字也累不死。 玉渺素选择了抄书。 有失必有得。 原来那二十本典籍就变成了玉渺素的私人物品。 虽然有点累,但值得。 靠着这个办法,玉渺素拐出来昆仑山十分之一的典籍。 所以在昆仑山见到哪本书的字迹和其他的书不太一样也不必觉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