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明知没有侥幸,却还不死心,用近乎颤抖的声音问道:“难道大兄从来没有一点希望,注定要死在朱元璋的刀下吗?” 刘伯温长叹一口气道:“我虽然被关押在此十八年,但还是有些手段了解外面世界的。造化弄人啊!如果太子朱标不死,蓝玉不但不会死,且将位极人臣,受到重用。” 看到蓝月疑惑的眼神,刘基耐心解释道:“令兄与太子朱标过从甚密,且对朱标忠心耿耿,这一点皇上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会留下能征善战的蓝玉,作为朱标继位之后的武将班底。但是去年四月,朱标之死改变了一切。九月,皇上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标不但宽宏仁义,有治国长材,且经历过战争,受过血与火的洗礼,蓝玉甚至傅友德、冯胜这些老将都愿臣服于他。而朱允炆不行。所以朱元璋会替他拔掉这些刺。” 听了刘基一番分析,蓝月的心凉到了底,彻底的丢弃了希望。 刘基见蓝月伤心绝望的表情,忙岔开话题道:“这十八年来皇上之所以没有杀我,是基于两个原因,其一,对外来讲,我已经是个没有威胁的死人,反之却可以用我的家人来威胁我。其二,皇上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吴王宝藏,传说此宝藏关系到朝代兴替和天下安危,且机关重重,他坚信一旦找到此宝藏,只有我能替他打开。” 这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刘基应了声,封闭的大门从外面打开,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军士,冲刘基施礼道:“打扰先生了。刚刚收到城里飞鸽传信,朱柏已经取得皇上圣旨,亲帅两千金吾卫即将来此。预计两个时辰后会到达岛外。” 刘基点了点头,那人躬身退下。蓝月感到有点意外,刘基不像个囚犯,倒像是主人。 刘基似乎能看出蓝月心事,解释道:“这些原本是看守我的卫士,只是由于我的原因他们也成了终身不能出岛之人。来时都是黑发青春,现在也是半百之人了。这些人和我一样,不能见天日的,我死,他们的死期也就到了。让他们明白自己和我的共同关联后,一切都简单了。来,我们出去再聊。” 刘基以一定节奏敲了几下门,铁门从外被打开。门外站立两个卫士,都在四五十岁年纪,见刘基出来皆口称先生,恭敬有加。 出得门来是一条封闭的通道,两旁分别挂了数盏油灯,照得周遭忽明忽暗。 刘基边走边道:“洪武初年,开国不久,百废待兴之际,我曾力劝皇上于注重农桑之同时,大力发展商业,并指出宋朝武力虽弱但由于发展商业而国富民强的事实。但圣上认为商业乃是逐末之举,商人皆无耻小人,不屑一顾。无奈之下我只得私下安排亲信之人,在各地设立钱庄、商行等,以此暗助国家经济正常运转。从中拿出一点钱财去赡养这些卫士家人,对我来说只是小事一桩,但这些守卫却是感恩戴德,对我更是五体投地,甘愿为我所用,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当今世人只看到武力的强大,终有一天,金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刘基看似在絮絮叨叨讲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其实他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给蓝月灌输一些政治经济乃至于为人处世的一些理念,最少能给他一些启发。 说话间眼前一亮,二人已出了地牢的洞口,此时已是午后时分,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百花散发出浓烈的芬芳。蓝月环顾四周,芳草菲菲,波光粼粼,杨柳依依,群芳妍妍。除了自己所在小岛外,湖面上另有四座小岛,且皆以长桥相连,风景如画,自己虽身在险境,但仍被眼前景色所打动。 刘基亦有感触道:“当年王安石游历此地时,曾留诗曰‘覆舟山上龙光寺,玄武湖上五龙堂。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湖中五座小岛,当地人以洲称之,分别是环洲、梁洲、翠洲、樱洲和菱洲,你我脚下之地即是菱洲。” 二人边走边说,来到水边一座石亭,刘基言道:“想你应该半天没有饮食,我已在亭内备好了酒菜,既是给你接风,也是给你饯行。”说罢,引蓝月入座。 此时的蓝月历经鏖战和逃亡,到此刻方定下神来,顿觉饥肠辘辘,知道大兄之事已不可为便恢复了理智,想起接下来即将亡命天涯,也不知何时能吃上饱饭,顿时低头大吃起来。 刘基并不动筷,只是自斟了一杯酒,一旁看蓝月吃饭。一时间安静下来,只是不时传来一两声鸟鸣之声。 眼见蓝月已然吃饱,刘基亲手给他一杯醇酒,并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旧书递给蓝月,道:“我年轻之时,受高人指点,说覆舟山中藏有一本《奇门遁甲》,便入山寻访,苦寻三年后方得此书,此书何人所作已不可考证,最早有记载是由黄石公将此书传于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打下汉室江山,后此书辗转传于诸葛亮之手,孔明籍此三分天下。三家归晋后,司马氏遍寻此书而不得,此书如石沉大海,消失千年。我入山后亦是遍寻名山古刹、隐士高人,历时三年方在明教总坛内寻得。此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所载乃是阴遁、阳遁九局,占卜命相,黄黑道日凶吉之时,以及种种咒语符经,皆是逆天命泄天机之学,如所传非人,必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早年间,我已将此册上呈给皇上,你不学也罢。中卷所写则是行军固守、九宫八卦五行阵法,我将此册转赠徐达,徐达也不负厚望,凭此驱赶胡虏,收复大都。” 谈起往年之事,刘基显是心情大佳,竟举起酒杯,蓝月忙举起杯陪刘基一饮而尽,再续满杯中之酒。 刘基回忆道:“我朝名将如云,但居冠者,非徐达、常遇春莫属。但此二人战法却迥然不同,徐达熟读各家兵书战策,强于布阵迎敌,作风稳扎稳打,顽强坚韧,毫无破绽。而常遇春则是天纵奇才,长于长途奔袭,变化多端,往往兵临城下而敌不知。此二人,一个守正,一个出奇,皆不世出之神将。你蓝家乃是常遇春内戚,蓝玉颇得常遇春真传,捕鱼儿海之战就是一例。你早年跟随蓝玉出征,应该得其所传,战法上走的是常遇春的路子,长于变化,出奇制胜。因此,这本书的中册你也可以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