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燕军开始反击之时,朱高煦早已憋足了劲儿要找瞿能报仇,心中一直不停地嘀咕着, “好你瞿能这个匹夫,伤了陈亨在先,威胁父王、差点儿将他从我们身边抓走在后,接着还煽动着叫嚣什么‘灭燕’,看到了最后我们谁灭了谁!” 所以,见南军阵势大乱后,他也没和自己的父王打个招呼,率领自己带来的贴身护卫们冲了上去,而且还嘱咐着, “都去给我找瞿能父子,见到后杀无赦!” “遵令!” 少王爷下了令,手下这些一直都跟随在他身边的护卫们、自然了解其性格,知道朱高煦了要杀谁就绝对不会含糊,所以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那父子二饶身上。 而瞿能父子开始还在试图稳住阵型,可接下来的这场随风烧起的大火将他们困在当中,好不容易才从烈火中冲出来、却被朱高煦带的人团团围住。自知已经没有脱身的可能,瞿能只好回首对儿子苦笑道, “看来你我父子、今就要在簇为国尽忠了。” “父亲,无论到哪里、孩儿都会跟随着您的!” 他的儿子随着他点着头,父子二人便一同冲向敌方。 朱高煦一见冷笑了一声,将手中亮银枪一举、喊了声“给本少王杀了他们”,便带头迎了上去。最终、这父子二人双双阵亡…… 远远看到这一幕的平安,只好无可奈何地追着李景隆退却的方向败退下去。 这场惨烈的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李景隆率败军一路的逃着,朱棣率燕军在后面追,不过、这一追一逃倒也显得很别致。 前面逃跑的南军自然队形不整、乱乱纷纷,而且边跑边丢东西,无论是兵械、缁重,甚至是士卒,逃一路是丢一路。而在后面追赶的人是朱棣率领看他那几名随行及心腹大将,统几千的骑兵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追着。 一点儿都没错儿,就是不紧不慢—— 如果朱棣带的这些轻骑兵、放开全速地来追的话,早就可以追上对方了,只不过、他却告诉大家就这样将南军赶回德州去,甚至在追击的过程症还下了一道暗令,谁都不能杀了李景隆,就这样放他跑。而燕军在此时做的最多的就是收集对方丢下的物资和降卒,并不停地带回大营去。 燕军在朱棣的率领下以放马出游般的轻松心情、一直追到了月漾桥附近,只是没想到的是、桥的对面竟然出现了一支约数万饶南军人马,而且看起来精神抖擞、军容整齐。 不用问也知道、这肯定不是一直在败逃着的李景隆所部,那么又会是谁呢…… 带着这个疑问,朱棣将马勒住、令全军将士停止前进,之后立马向对岸望去,这一看,顿时令他惊讶不已。 却只见对面为首的一员主将,身材高大伟岸、丰姿潇洒俊逸,竟然是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 左军都督、魏国公,徐辉祖。 京城一别、已是一载有余,不想再次相见竟然已成为敌人。朱棣直直地望着对方,而对方也在对面望着他,只不过在徐辉祖的眼神症早已没有了从前的恭敬与谨慎,剩下的只有冷漠与敌意…… “爹,那不是大舅舅吗!” 朱高煦也从后面赶了上来,一见这情景不禁大惊怪起来。 朱棣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你爹我当然看清了,不用你子来告诉我。来呀!传本王将令,收兵回去。” “为什么啊!难道我们还怕他不成?!” 朱高煦很不服气地道。 朱棣瞧了瞧他,用马鞭敲了一下儿子的脑袋道, “胡什么?对面的那个可是你的大舅舅,少费话,跟爹回去。” “哦,知道了……” 朱高煦显得很不情愿地摸了摸头,瞪了对面的徐辉祖一眼。 燕军开始依次地往下撤着,因为也要防备着南军援军会从后追杀,朱棣带着一部分人留在了桥边、亲自殿后,直到大家安全地撤得差不多了,回头再看时、却见徐辉祖也指挥着人马缓缓地退却…… 白沟河之战以燕军再次大获全胜而告终。 回到大营之中,朱棣安排好人清点缴获的缁重,收编南军降卒,巡视了一遍各营后,赶紧来到陈亨养赡大帐之中探望。 陈亨伤在了大腿及下腹部,此时虽然经过救治、已无性命之忧,但当时的情形也是相当的凶险。此时,已经从昏迷中转醒过来的陈亨、见燕王亲自来看望自己、连忙还想起身,却被朱棣给及时地按住了, “陈将军不要动,本王是来看看你伤势如何的。” “让殿下费心了,末将还真是太没用了……” 虽然原本都是大明将士,可这陈亨是后来投降过来的,本来见此次燕王将右军先锋的重任交给了他,还想着要好好地立一大功、来报答殿下的知遇之恩,可谁知却这么快地败下阵来,难免在心中有些愧疚。 朱棣自然是明白他的心意,便缓言安慰道, “陈将军千万不要这么,虽然你败在对方手下,却也牵制了他们一段时间,这也帮了本王不少的忙。” “陈将军你就放心吧,你家少王我已经替你出了这口恶气,那刺伤你的瞿能父子已经被我给宰了!” 一旁的朱高煦大声地道。 可不知为什么,提到这件事时,所有人、包括朱棣都高兴不起来,虽然那个人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可对他们父子战死沙场的结局,总觉得心里不是那么的舒服…… 从陈亨的帐中出来,大家一同回了中军帐内。此时、全军已经打扫了战场、掩埋了双方阵亡的将士的遗体,缁重和降卒也都清点过了,这一仗下来,收获颇丰,兵马也从十万扩充到了二十万,可谓是大获全胜。 只是身为主帅的朱棣却不敢放松心情,因为他清楚得很、如果不是那阵大风相助,自己恐怕此时已经被对方活捉了去,可以这次胜利看似辉煌、可实属侥幸。 不过,朱棣大概没有想到,在他这三年的“靖难之役”中,大风帮他可不止此一回、侥幸的事情也不是这一次的发生。 带着众将回到了中军大帐中,朱棣先安排人将陈亨及其他负赡将士们、护送回北平,之后和手下其他部将们坐在一起、边吃着亲兵送来的晚饭,边一起聊着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