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婚礼很成功。 整个过程,没有丝毫可以挑剔的地方。 文官们很高兴,眼看着原本一直到处惹事的皇太孙终于能定下性子来,他们觉得自己的未来可期。醉酒了的太孙言辞振振的说,内阁就将在朝中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内阁的人员也将逐步扩大。 武将们同样很高兴,太孙是如此的年轻,年轻人总是热血的,在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荣耀和权力达到巅峰的如今,太孙是他们心中无可挑剔的人员。而依旧是醉酒中的太孙,更是发誓大明的东南西北都要有成果。 宗室也很高兴,醉酒中的皇太孙,在敬酒的时候无疑吐露出汉王能够领兵长期驻守东瀛。这个消息对于那些有想法的宗室来说,是这一年里最好的一个消息。 因为大喜,而高兴的喝醉了酒的皇太孙,让所有人都很是满意。 文官们最近已经时常听闻,夏元吉、宋礼、金纯这三位老大人,都有可能迁入内阁,而他们也能更大的上升空间。 武将们更是听懂了太孙的言外之意。 大明的东南西北是什么意思? 如今南疆和东瀛都平定征服了,可北边和西北还没有啊! 只要大明还有战争的需要,他们就有会无数的荣耀去挣取。 至于宗室,大概是认为皇帝一家子开始宽松对他们的束缚了,就连原本闹得不可开交的汉王,都能领兵在外,坐镇一方。他们往后多捞点好处,皇帝一家子应该不会太过严苛吧? 文官和武将们的想法,大抵都没有错。 不过若是让朱瞻基知道宗室们的幻想,大概是要笑出声来了。 只不过他现在也笑不出声。 皇宫里。 太孙大婚宫殿旁的偏殿。 太子爷朱高炽正跪在地上,脸上不住的冒着汗水。 大明皇帝朱棣,正双手插着腰,挺着胸瞪着跪在眼前的儿子。 几名宫人都躲得远远地,生怕皇帝的怒火烧到自己身上。 其实这件事说来也好笑,皇帝今天之所以发火,都是因为皇帝觉得太子爷身为太孙的父亲,也不知道替儿子挡挡酒,只顾着自己喝酒。 且加上老爷子更希望今天的大婚,那新娘子能再多一位,将南边那位听说很是厉害的唐姑娘也给弄回来,但这件事情太子爷却是一直没有办。 朱高炽觉得自己满肚子的委屈,跪在地上不敢动弹。 儿子的婚事,他从头到尾就没有参合的机会,唐赛儿那丫头更是带着那什么圣教在南疆弄得风云水起,而南疆的战事更是到了最后的节点,万不可弄回来。 脸上有些委屈,心里却是不由的嘀咕着老爷子太过苛刻,朱高炽觉得自己还不如和老二换个地方过日子。 听说东瀛有种开的白嫩粉红的,叫做樱花的树木很多。 想来也是个安度晚年的好地方。 朱棣缓了一口气,又狠狠的瞪了大儿子一眼,然后伸手指着躺在边上软榻上的大孙子:“你这个太子爷,我看也是个没本事的!好好的事情,人就醉成这样。你是眼瞎还是怎么?就不知道拦一下?有你这么当老子的?” 朱高炽撇撇嘴,然后才抬起头:“爹啊,这新郎又不是我,臣子们找太孙敬酒,总不能也都给拦下吧……再说了,民间成婚,哪个新郎是没有被灌醉的……” 他觉得老爷子就是没事找事,为了要骂上自己两句,就算儿子现在是清醒的,老爷子也能找到理由骂自己。 躺在软榻上的朱瞻基,微微的动了一下身子,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酣睡。 这一动静,让朱棣不由将刚刚出口的声音压小:“你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朕五十多了啊!还有几年能活?这人老了想的是什么,还不是希望家里头儿孙满堂……” 这话已经是点的透透的了。 老爷子是要孙子回家好好努力,为朱家多多的开枝散叶。 然而这话听在朱高炽的耳中,却是一股子的不得劲。 怎么?合着就为了这么屁大的事情,就给我这一顿好骂? 哦,难道就今天办事,就能开枝散叶了? 合着您老人家想要朱家开枝散叶,就能像皇帝颁布旨意一样让人听话了? 朱高炽晃晃脑袋,没有作声,只是低着头。 朱棣却是看着儿子越看越烦:“滚!省的在老子面前烦人!” 这不是呵斥,这对朱高炽来说是开脱。 低着头的朱高炽,赶忙露出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正要起身辞退。 这时候,从偏殿外面就有人走了进来。 “陛下,九边军报。” 膝盖已经从地上离开的朱高炽,浑身不由一震,又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而朱棣也已经是换上了一副凝重的脸色,看着进来禀报之人。 九边。 对于大明来说,几乎是最重要的两个字了。 九边是大明武功的展示。 但同样的,也是大明无力彻底清剿北方贼寇的见证。 数十万将士长年累月的驻守九边塞外,舍弃家小,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在他们身后的大明亿兆百姓能够过上安稳日子。 九边来的消息。 不是将士们杀敌多少,就是被杀多少。 再也没有第三个选项。 朱棣沉着脸:“说!” “启禀陛下,辽东都司义州卫奏报,太平堡换防之时,被鞑靼部偷袭,换防官兵全数阵亡,敌军入侵俘虏上万关外百姓而去。” 静。 整座偏殿里陷入一片死寂,安静的让人害怕。 就连伺候在殿内的宫人们,也不由的压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放肆!” 终于,朱棣在消化了军报之后,怒斥一声。 太子赶忙以头磕地:“陛下息怒。” 而一直酣睡在软榻上的朱瞻基,也不由的浑身一颤,迷迷糊糊的睁开双眼。 便看到老爷子一副雷霆万钧的样子,正在眼前怒火冲天的来回走动着。 老爷子在发火。 朱瞻基心中一动,赶忙从软榻上爬起身,鞠着身子小跑到来的身边,跟着跪了下去。 朱棣看了一眼还晃晃荡荡的大孙子,心中的怒火稍稍的平复了一些,看向来人:“五军都督府的人呢?” “回陛下,这一旬轮值内阁的是定国公徐景昌,人已经在外边了……” “让他进来。” 朱棣依旧依旧是满脸的怒气,吩咐了一声,然后就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看着跪在面前的儿子和孙子,朱棣突然冷哼一声。 “太子爷,你都听到了吧。” 朱高炽只能乖乖点头:“回陛下,都听到了。” “呵!”朱棣一挑眉:“既然太子爷都听到了,你还整日在朕面前喊着要朕马放南山,偃旗息鼓,与民终始!这就是你太子爷要的吗?现在朕还没有老,鞑靼就来我大明杀人抢人,朕要是死了,你太子爷当了皇帝,能护得住我大明百姓吗!” 皇帝这话很重。 朱高炽吓得整个人都趴在了地上,赶忙解释着:“陛下……陛下……臣不敢……” 太子爷觉得自己是真的冤。 活脱脱的就是大明朝有史以来,天字第一号的冤人。 太孙喝醉了没去洞房,他要吃挂落。 如今辽东都司出了事,他也要吃挂落。 是,他是太子爷,是监国。 可他不是鞑靼的头子啊,他又不能控制鞑靼不来大明。 与民修善,那是为了整个大明,光知道打仗不知道施政,再殷实的家底子也有打光吃空的那一天。 朱棣是不可能有太子爷这样的思想觉悟,他现在只知道大明的官兵被人杀了,大明的百姓被人给劫掠走了。 报仇! 是朱棣现在心中唯一想做的事情。 看着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来一句完整话的太子爷,朱棣冷哼一声:“好!你太子爷要当圣人,那恶人就由朕来做!大明的官兵被杀,百姓被虏,朕去报仇!” 朱高炽猛的抬起头,直愣愣的盯着老爷子。 他有些害怕被怒火侵蚀的皇帝,会提前发送已经在准备的北征之事。 大明朝如今刚刚在东、南两个方向打开局面,皇太孙也刚刚成婚,革新之事刚刚展开,大大小小的事情错综复杂,要是这个时候北征,朝廷就会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 朱高炽正要开口谏言。 早就随着消息候在殿外的定国公徐景昌,已经迈着步子,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徐景昌急匆匆的进来了,直直的跪在皇帝面前。 朱棣也不客套,直接开口:“辽东都司的事情,你知道,有何打算?” 徐景昌没有立即回答,他看了一眼就趴在自己身边的太子爷,以及不时侧目看向自己的太孙。 朱棣则是冷哼一声:“说。” 徐景昌咽了咽吐沫,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道:“陛下剑指方向,便是微臣冲锋之处!” “好!” 听到徐景昌的话,朱棣当即大声喝彩。 他要的就是徐景昌的这番话。 然后,朱棣就走到了太子爷面前,蹲下身子:“太子爷,听清楚了没有?朕的剑所指的方向,就是大明将士冲锋的地方!” 朱高炽有些艰难的抬起头,看着老爷子目光炯炯的双眼,强忍着心中的畏惧开口:“爹,没钱……” 朝廷没钱。 您老就算想要北征,也得等朝廷有钱了再说。 听着这话,朱棣的脸色一下子就拉了下来。 “没钱?”朱棣将尾音给拖得长长的:“朕怎么记着,这南疆和东瀛的战事,朝廷可是一分银子都没有花啊,怎么?朝廷还没有钱?” 还未等朱高炽解释,朱棣的声音再次加重:“是下面的人给贪墨了,还是你太子爷拿着朝廷的钱,去办自己的事情了啊!” 太子爷拿钱能办什么事情? 造反呗。 朱高炽被这一下子,吓得整个人不停的颤抖着:“臣……臣不敢……” “你太子爷还有什么不敢的啊!” 朱瞻基已经被这连番的大呼小叫给彻底的惊醒,他小心翼翼的抬起头:“爷爷……我爹他不敢这样做……只是北征之事,非是小事,前前后后都得要张罗好了才行……” “你闭嘴!”朱棣当即呵斥,沉着脸背着手在三人面前走来走去。 徐景昌察言观色,终于还是乘着皇帝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后,开口道:“陛下,太子仁义,乃是大明之幸,陛下戎马一生,太子定然也是想要陛下能多多歇息,修养身子……” 徐景昌觉得自己这番话没有说的太过的地方。 但是朱棣却是冷哼一声:“仁义?你当咱们这位太子爷真的仁义?仁义的能让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大半都是经由他点出来的。仁义的能让整个内阁都为他说好话。仁义的能让满朝文武对他忠心耿耿。当真是好一个仁义啊!” 这话简直就是在诛心。 朱瞻基终于是第一次感受到老爹这些年的可怜了。 就冲着老爷子这番话,几乎就差将逆贼两个字刻在老爹的脑门上了。 徐景昌更是心中大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番话竟然会惹得皇帝这般的大怒。 完了完了!我就该拿着朱勇他们几个人一起过来的!徐景昌低着头,目光却是向着四周探望着,头一次觉得能轮值内阁,其实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朱高炽的脸上则是不满了震惊,他满脸的错愕,茫然的看着眼前的父亲。 长叹一声,朱高炽直起了身子:“爹,您是老子,自古老子骂儿子就没有错的。但您要是说儿子结党为己,儿子不认!儿子监国,大明科举朱笔批名,乃是为国选材。内阁是忠心爹的,爹不该怀疑他们的忠诚。至于爹说的满朝文武对儿子忠心耿耿,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大明是爹的,朝廷也是爹的。爹您可以说儿子假仁假义,但您不可以说臣子们不忠。他们都为了大明呕心沥血,为爹交代的事情如实照办。” “爹,您是真的觉得儿子有反意,还是觉着您不是为能让臣子认同的好帝王?” “今天您骂我,我知道。爹是想北征,想亲自带着咱们大明的儿郎去报仇。骂我,是在敲打我。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可在儿子这里,爹您需要这样做吗?” “朝廷没有钱,是真的没有钱。太孙大婚,户部和内府,前前后后花掉了两百多万两银子。” “您要北征,大概也不会比这个少。朝廷太累了,百姓太累了。” “爹,报仇可以让大明的将士们去做,可以让九边去做,为何您偏偏要亲自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