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五夫临门

第73章

五夫临门 落花浅笑 2895 2024-05-18 02:27
   最近是农闲时节,除了打渔外,村里人都成群结队地去收割河边、湖边的芦苇。   现在地里基本上没多少活儿,五兄弟和李明珠商量一阵,也打算割些芦苇,编织苇席去卖。   因为村里芦苇很多,编苇席、卖苇席是村民们闲钱的主要来源之一。   事实上,桃花村的苇席,在全国各地都非常出名,有时还供不应求。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有一些苇席贩子等在集市里,专门收购村民们的苇席。   换句话说,若是苇席编出来,那是绝对能卖出去的,只是编苇席比较辛苦罢了。   张小宝每天打渔的那个湖,之所以叫芦苇湖,就是由于湖边全都生长着芦苇,几乎蔓延成一片芦苇海。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由于没有存稿了,所以每天我都是现写现发,所以以后更新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和晚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每天都有两更。   如果没有两更,那就是我卡文了,或者停电了,断网了……   ☆、53祸不单行   就连张家院子门口,那条小河的河边,也长着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丛,是以李明珠等人收割起芦苇来很是方便。   最近这两日,学堂里放假,张文和张有财都在家中。   大清早,当太阳刚刚升起时,五兄弟就前往家门口的小河边,手拿镰刀,将芦苇一把一把地割下来,又抱回院中。   收割芦苇需要大力气,五兄弟担心李明珠会被镰刀误伤自己的手,所以就不让她收割,只让她站在旁边看。   在五兄弟的忙碌中,等到夜幕降临时,屋檐下和后院里,便分别堆起一座高高的芦苇垛子。   晚饭后,众人就用这些芦苇编苇席。   所有的芦苇至少有一人多高,最高的大概有3.5米,能编织出2米宽的苇席。   苇席不仅可以用来铺炕,还能用来遮风挡雨、晒粮食等等。根据桃花村祖上的规矩,无论男女,无论职业是什么,都必须在成年以前学会编苇席。   因为“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只要学会编苇席这门手艺,关键时刻兴许就能保命。   多年前,桃花村里曾经有一户富户人家,被奸人陷害,家道渐渐没落。   后来,那家人便靠着编苇席、卖苇席,撑过最艰难的一段时光,日后又东山再起,真是羡煞旁人。   至于张家五兄弟,虽说爹娘早早逝世,但他们从小就看着爹娘和街坊邻居编苇席,也经常在苇席上嬉闹,长大后在二姑的言传身教下,自然个个都学会了编苇席这门手艺。   编织苇席的工序挺复杂,想要织出一张漂亮平滑的苇席,并非易事。   首先是要选芦苇,芦苇不能太硬或太软,也不能颜色发黑发青,需要挑选那些粗细适中、色泽洁白、质地柔韧的芦苇。   然后,再根据芦苇的长短,分成好几捆。编席时,不同长短的芦苇,用以编织不同的部位。   选出芦苇后,就要将它们破成苇篾子。   破苇篾子很可能伤到手,五兄弟不许李明珠插手,叫她在旁边休息,然后便用刀将每一根芦苇劈开,劈成粗细一致的2-5片。   当天晚上,众人将苇篾子洒上清水,浸泡一夜。   翌日,五兄弟披着微露的晨光,早早起床,将苇篾子在院中铺平,用石碾子进行碾压,直至将它们碾压得平整柔韧为止。   石碾子极重,足足有400多斤,碾压时,还需要用脚推。   碾压一小捆苇篾子,需要两刻钟,是件非常累人的力气活儿。在家家户户里,这活儿一般都是交给男人做的。   等到苇篾子碾压完后,五兄弟就开始编苇席了。   五兄弟都是编织苇席的熟手,能编出各种精巧美丽的席花,比如板生底席花、十字席花、三角席花、人字席花等等。   李明珠并非桃花村人,当然是不会编苇席了,只能站在旁边观看,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   这五兄弟太能干了,不仅会木匠活,还会种地,纺线,织布,熟皮子,甚至还会编苇席……可即便如此,家里还是那么穷,简直太没天理了!   唉,可见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钱都不好赚啊!   李明珠在心底深深地叹口气,然后走进堂屋,将屋里的木塌搬到大槐树下,再趴在木塌上,继续看五兄弟编苇席。   就这么看啊看啊,不知不觉中,夜幕再次降临。   静谧祥和的张家小院里,如水月光透过大槐树的枝叶,洒落在五兄弟的粗布衣衫上,投下一片斑驳光影。   树荫下,五兄弟赤脚坐在苇席上,手指间缠绕着柔韧的苇篾子。苇篾子细细长长,好似无声的音符,轻灵地跳跃着。   编着编着,张小宝的手猛地一抖,原来是不小心被芦苇上的毛刺划伤手,渗出点点血珠。   李明珠心疼得不得了,立刻跑过去,将他受伤的手指含在嘴里,轻轻吮吸,以便让他的血液尽快凝固。   然而,李明珠没想到的是,不含张小宝的手指还好,一含他的手指,就让他兽/性大发,当即把她抱回炕上,翻来覆去地蹂/躏了一整晚。   通过这件事,李明珠总结出一个深刻的教训:男人这种禽/兽,绝对不能随便去勾/引,哪怕是间接勾/引也不行!   ●︶3︶● 《五夫临门》 ●︶3︶●作者落花浅笑 ●︶3︶●   五兄弟编织了3个月的苇席,一共编出225张,每张卖10文钱。除去摊位费,才净赚1800文钱。   由于全家每月的开销至少要用1200文钱,所以加上前两次卖书包的钱,众人只能勉强解决温饱。   李明珠没想到五兄弟如此辛苦地编苇席,结果才赚那么一丁点儿钱,不禁义愤填膺——   赖地保也太心黑了!   以前的地保,每天只收1文钱摊位费;可赖地保倒好,每天都要收6文钱摊位费,于是村民们摆摊一整天,大都只能赚几文钱,还敢怒不敢言。   为此,五兄弟不得不到邻村去卖苇席,以节省摊位费。   谁知,卖了才一个月,邻村的地保大概是跟赖地保串通一气了,所以竟不许五兄弟再去卖苇席;若是想再去卖,也得交6文钱的地摊费!   五兄弟没办法,只能被迫回到本村的集市,继续在集市摆摊,继续缴纳高昂的摊位费。   是以,3个月下来,众人所赚的钱根本不够用,要不是曾经卖书包还赚了些钱,大概全家人都得饿肚子了!   不过,众人气愤归气愤,却拿赖地保毫无办法,毕竟是所有村民都要缴纳每天6文钱的地摊费,又不是仅仅针对他们一家人。   但是不管怎么说,随着深秋的来临,众人又看到了希望,因为第二季稻田养蛙养鱼开始了。   此时家里只剩1700文钱,众人咬咬牙,用1000文钱买了数百尾鱼苗,又捉了许多青蛙,将鱼苗和青蛙悉数投入稻田中,并每日精心投喂饲料。   五兄弟还和相邻稻田的主人陈大力约好,每天晚上,两家人轮流在稻田边的草棚里守夜,以防两家人的鱼苗被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