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映梨先去了趟米粮店买了些粮食,然后又去了趟布庄。 她刚踏入布庄,恍惚间瞧见隔壁绣坊闪过一个熟悉的人影,但定睛一瞧,又不见踪影,她眨了眨眼。 布庄掌柜招呼道,“姑娘想买些什么?” 姜映梨回过神来,以为看错了,便专心道,“我想买些男子和老人做冬衣的布料,再买些被面的料子,都要棉布。” 上次虽做了几件秋装,但冬日冷寒,姜青檀和宁老太太也没冬装,干脆就多买些,给家里几人都备上两套。 而李玉珠说这两日李家那边会送棉花过来,也是需要新被面的。 布庄掌柜一听,是个大生意,顿时打起精神来介绍。 农家多数爱用葛布,或者是性价比高的麻布,但冬日里还是棉布更加保暖,只是价格会更昂贵些。 姜映梨选了二等的棉布做衣裳,三等棉布做被面,这一通算下来,又是三两银子出去了。 姜映梨本来还想买本启蒙书,可捏了捏空荡荡的荷包,忍不住瘪嘴。 钱真不禁花啊! 给平阳世子治病,赚了四十八两银子,可后续大黑豚看病,租房子,家里又是修缮,又是买了药种,再加今日一通折腾下来,竟是花了个精光。 等她付了个回程车资,兜里竟是只剩下四十八文钱了。 姜映梨按捺下心酸,遗憾地打道回村了。 等把地种了,还是得想法子赚钱! 多付了一文钱,让牛车把东西送到了沈家门口,李玉珠听到动静跑出来一瞧,见到这般多东西,愣住了。 “阿梨,你怎生又买了布料?家里不是还有吗?” 何夫人送的两箱上好布料,都还没打开用过。 姜映梨让人帮忙把布料都粮食都搬下来,抽空答道,“再过不久不是要过年了嘛,提前买了给你们做新衣裳的,新年新气象嘛。” 李玉珠还待说话,李嫂子从屋子里走出来,她笑道:“哎呦,弟妹好福气啊,这还没过年,阿梨就想那么远了。我看这棉花送得正是时候啊!” 姜映梨瞧见李嫂子,眼前一亮,笑眯眯打了声招呼,“舅母好,您这真是与我心有灵犀啊,我这才想做棉衣,您就送了棉花来。” 她早想换被子了,她那被子现在一个人盖着根本就不暖和。 姜映梨把东西放下,快步跟着进了屋,送东西的还有李福贵,正在屋里喝茶,棉被和棉花就是他挑过来的。 姜映梨喊了人,瞧见屋子里码得整整齐齐的四条新棉被,弯起了眉眼。 李嫂子解释道,“都是新摘的好棉花,弹了两条十斤的,两条八斤的。余下再要了四十斤棉花,应该够你们家里上下每人都做件棉衣的。” 箩筐里是雪白的棉花,棉被厚实沉甸,姜映梨探手摸了摸,笑道,“谢谢舅母,舅舅特地费心。这样一来,家里也能过个暖冬了。” “您们先稍坐,我先去做饭,你们吃完再走哈。” 姜映梨想到晚上再也不用冻醒,嘴角不住翘起,她去洗了个手,就扭身去厨房做饭。 李玉珠想帮忙,被她推出去陪着客人讲话。 李嫂子看姜映梨这副利索大方的模样,忍不住拉住李玉珠感慨道,“阿梨是个不错的孩子。哎,你是不知道,最近家里闹得不可开交。” “怎么了?”李玉珠看她满面愁色,忙惊讶追问。 “还不是芳菲嘛!弟妹给她说亲,她是看了个遍,个个都不愿意。前阵子还闹着要上吊,好险叫救下来了,不然就闹出人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