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样就不行了
江疏月闻言也停下了手,不过她没插嘴,只是默默地看着。 林槐花笑呵呵的,“是啊,你认识我啊?” 不想男人却脸红了,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 “你到底是认识还是不认识啊?咋又点头又摇头的?” “我……我是陈元良,林大叔跟你提过吗?” 江疏月和林槐花相视一眼,这也太巧了吧? “啊,提是提过,原来是你啊。”林槐花也跟着红了脸,她不过是来打听打听的,可没想到就这么凑巧遇着了。 “那岂不是我二婶了,不能叫姐姐了。” 陈元良瞪了眼小家伙,“别胡说,对不住,小孩子乱说的,我回去说他,这个……是我买的点心,还没吃,你们……摆摊辛苦了,吃……吃吧。” 男人放下东西后就跑了。 林槐花噘着嘴,“谁要吃他的点心了,这人,跑得比兔子还快呢。” 江疏月在一旁促狭地笑着,瞧着林槐花的样子是满意的,也对,陈元良倒腾山货的,勤快有脑子,早一点的时候她也跟人打听了,人品不错,家里的老二,孝敬父母,跟兄嫂住在一块,但是家庭和睦。 刚刚看他跟侄子的相处,也知道了他对孩子也不错。 这么一看,江疏月觉得林大伯的眼光不错。 而且他显然也是对林槐花满意的。 回去的路上,江疏月推着一车的猪肠,这回她跑了两个肉摊,把人家不要的都买回来了,自然,肉也买了几十斤。 虽然成本不小,但是今天刨去成本赚了三百五十文钱,一小半都是归功于烤肉肠的。 “我还是没想明白,他咋认出我来的?” 江疏月勾唇,“说明人家上了心,也是打听过的呗。” “那他也不知道我今天来跟你摆摊啊?” 江疏月耸了下肩膀,“那等你下次见了好好问问他。” “谁说要见他了,坏疏月,你逗我,不搭理你了,回去得缝包了。”林槐花一路小跑着回去了。 江疏月回到家,下午的时候天就下起了大雨。 她庆幸自己回来得及时的时候,也开始犯了愁。 萧家的房子都是几十年的草屋了,等到萧凛几年后回来,怕是房顶都能望天了,而这会儿屋外下雨,屋里也成水帘洞了。 自己还要在这儿住上几年呢,这样的确不行。 她穿上鞋子,便去了老两口的屋子里。 她刚刚回来吃了口饭就睡了。 这会儿老两口正在收拾她买回来的猪肠衣,洗了一遍又一遍,水都清了。 老两口干活一点儿都不藏私,很卖力气你。 “咋不睡会了?这儿有我和你爹呢,不用你,累了一上午,快歇歇,晚上想吃啥,娘做。” 江疏月现在吃得好,身体也在调理,真的日益强壮,“不累,我年轻,歇歇就好了,爹,娘,我是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下。” “啥事儿啊?”萧老头儿见她这么正经才搭话的。 “也没啥,我就是看咱这房子不行了,总漏雨,我那屋还凑合,您看看您这屋墙都裂开了,我想着要不咱们盖新房吧?” 萧老头儿听傻眼了,谁不想住新房子,可是钱呢? “疏月,爹娘没本事,叫你受委屈了。” “不是,爹,您别这么说,我一点都不委屈,钱的事儿我来张罗,就是盖房子的事儿我不懂,怕是要您二老来弄了,再说了我那摊子还是得摆,不然客人就跑光了。” “疏月,盖三间房少说得不少钱呢!” 江疏月点点头,“嗯,咱不盖三间。” “那两间也挺多钱呢。” “不,盖五间。”江疏月道,“三间正房,两间厢房。” “五……五间?那得多少钱啊?”萧老头儿吓得差点坐在洗肠子的盆子里。 “钱的事儿我能挣,如今又是酸辣粉,还有烤肉肠,回头我还打算继续卖包来着,用不了多久就有了。” 萧家老头儿愣了会儿,是高兴,是激动,也是不知道说啥好了。 “那……不等等萧凛了?” “等他干啥?”江疏月笑了,“今年雨水多,等到了夏天,咱家这房子就撑不住了,等他回来咱们都无家可归了。” “雨水多吗?我咋听人说今年干旱呢?” 江疏月笑了,“爹,您信我吧,今年雨水肯定少不了,所以这房子是真的需要盖了。” “那……那自然听你的。” 萧老头儿有啥不乐意的,他也没本事挣钱,钱都是人家儿媳妇出的,他白住房子还有啥不乐意的? “那我和你娘明天就去拖土坯和捡石头,省一点是一点。” “爹,不用,我打算盖青砖房。”江疏月说道。 “啥?那五两银子都下不来啊,我的丫头啊,你……来真的?” 江疏月笑着点头,“是啊,要盖就盖好点儿的,院墙也垒得高高的,萧凛不在家,这样咱们也安全点儿不是?” 安全是安全了,可是钱哪儿出啊? 江疏月也是临时决定的,以后萧凛把二老接走了,这房子她保不齐还会住呢,索性就麻烦一次,多享用几年吧。 “对了,爹娘,明天我得去县里头一趟。” 这么多钱,她手头儿没有,而那个木匾也是时候要出手了。 傍晚的时候,萧老头儿又问了一遍,“疏月,你说的可是五间青砖房?” 江疏月没有不耐烦,笑着道:“没看错,您是懂盖房子的,回头算算需要多少青砖,我过些日子就去镇子上买了。” 萧老头儿掰着手指算了算,一遍也没算明白,回头再说吧。 江流云知道家里头盖房子,高兴地拍手,他没敢多问,但江疏月猜到了他的心思,“五间呢,你小子也不用再睡柴房了。” 江流云红了脸,“我……只要跟姐姐住一起,睡柴房也行。” “那等新房子盖好了,你睡柴房,我让长乐自己睡一间。” 小奶猫也日益强壮了起来,走路越发有力气,“喵儿!” “嘿嘿,那还是给我住吧!” 第二天,江疏月抱着木匾先是到镇上,然后花了二十文钱雇了辆车给自己送到县里头,不然她当天是回不去的。 看到松江县的城门,一股扑面而来的熟悉之感,江疏月攥紧了手里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