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内,方正一领着李元照在各处巡查。 刘洵一案交给谢闲他是放心的,谢闲是县里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人才,又会经商还会打劫。 除了个人武力是个弱鸡,无论从理论还是实战都是上上之选。 当下自己最紧要的任务乃是纺织厂。 纺织厂的修建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公主的原因。 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为了京城百姓提供冬季的保暖衣物,顺带推广新型纺织机。 京城乃是大景经济政治的核心,一旦新式造物从这里爆发并能攫取巨大利润,那么很快就能遍及天下。 对方正一来说,儿女情长固然美好,但人总该是有点理想抱负的。 自己既然已经从桃源县出来肩负起更大的责任,那必须给这个世界留点好东西。 此时的纺织厂已经接近竣工,甚至女工早已招聘到位,只等待通知便可上工。 目前所欠缺的只不过是一些简单设施,跟女工宿舍的基本家装。 工厂主体占地宽广,基本是按照流水线的方式设计。 先是纺纱,之后按照加工步骤逐步向下缝合各部位。 至于生产出来的衣物型号基本偏大。 大景的普通百姓买衣物通常不会买正好合身的,大一点的才好穿。 一是为了干活更舒展,二是方便传给下一代。 孩子长的比自己大那还可以捡上一辈的继续穿,如果小了那就多了不少麻烦。 这一点与早期的黑人rap歌手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些穷孩子,只能捡着亲戚肥大的衣服穿。 当然了,他们还多了一条密度小于水的大金链子可以遮掩一下不幸的童年....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纺织厂也修建了宿舍。 毕竟是开设在城外,一来一回极其不便且浪费时间,为了增加生产效率这是必要的设施。 女工宿舍为八人一间,里面桌椅板凳一应俱全,看起来跟大学宿舍差不多。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宿舍面积看起来比大学宿舍还大了不少。 屋外还专门设置了晾衣服的地方,以及一些专门的休闲活动用地。 宿舍群之间有水井可以方便取水,不远处就是食堂。 食堂免费,还提供了专门的育儿场所。 如果条件允许,未来还可能会专门找一些开蒙的先生带着孩子上课。 倒不是方正一想的多贴心,只不过现在女人生儿育女的年龄普遍较早。 十四五生孩子已经是常事了。 女工的招收以十五岁为界,大部分女人都有孩子,男人天不亮就出去忙活,孩子没人带。 如果不设立托儿机构,大概率招不齐工人。 剩下的部分便是原料库,还有成品仓库。 这部分则是安排男工负责运输...毕竟女人干体力活儿还是差的远。 看完了全场,方正一觉得没什么问题,转头向李元照问道:“殿下,你感觉咱们这纺织厂修建的如何?” 李元照点点头,问道:“挺好,但是有点太好了吧。” “哎呀...这么一比感觉咱们那记者早期过的狗都不如....” 哪有给狗开工资的? 方正一撇撇嘴:“本来招收女工就困难,如果修的再差一些谁愿意来这干活儿?” “别看这部分成本高一些,但是女工便宜!” “如果招收男工,那要两钱一个月,女工呢?一钱半!省了四分之一!干活儿还未交得比木工好呢?” 听完,李元照表情凝重:“女人竟然这样省钱,那为什么报社不用女记者呢?” “女记者不是没读过书么?谁不喜欢女记者啊!” 方正一依稀记得上辈子有个女朋友还是老婆?是个女记者,好像叫冰冰来的.. “再说,读书识字的大家闺秀哪个愿意天天出来抛头露面的?” 李元照表情有些遗憾:“那就可惜了。” 方正一感叹道:“是啊,咱们报社还没制服呢,这次应该在纺织厂定制一套。” “啥制服?” “没啥,等咱们纺织厂建好了不但要卖衣裳布料,还要卖纺织机!” “嗯?跟在建江一样的纺织机吗?” “对!” 李元照疑惑道:“老方,在建江时需要紧急招人我能理解,但是在京城没这个必要了吧。” “纺织机卖给他们,那我们赚的钱不就少了吗?咱们自己留着生产多好?” 方正一呵呵一笑:“殿下,旁人这么想我能理解,但是你这么想我就不能理解了。” “你是国家的储君,一时一地的蝇头小利不该放在眼前。新式纺织机的推广利国利民。” “这其实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一旦新式纺织机推广全国,那衣物的价格便会迅速下滑,衣物的价格下跌百姓自然愿意购买。这样一来在衣物之前的所有生产环节都会相应的增加,每个人都会从中获得好处,这就是合作共赢。” 李元照笑呵呵道:“这个道理我懂,当初第一次去桃源县的时候,县里的书摊卖书,用白话水字数时你就是这么跟我讲的,我后来跟父皇说过,他说你这是巧言舌辩!” 方正一眉毛一竖:“水字数怎么能是巧言舌辩呢?” “我举个例子,就好比咱们的报社没有新闻可报了,可明日就要发报,那么此时该如何做呢?就要水字数!” “就先搞个名人采访笔录,把两人对话登到报纸上,那不就想有多少内容就有多少内容么?” “还有其他方法...总之想水多少水多少!” 李元照讷讷道:“那不是不好看了么?谁愿意看灌水的东西。” “管他好不好看呢?它解渴啊!” “行了啊,咱们不提这事了,水字数是门学问,殿下有时间找两本书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等过纺织厂正式运作,开工了就把全城所有的布商召集起来一块开会!我们要把他们手里的货尽量全部买过来。” 把全城布商手里的布都买过来?这是什么操作? 李元照期期艾艾的道:“为何要买,全买过来得花多少钱啊?” 方正一思索道:“说是全买,但是人家未必全卖!我觉着五六万两应该足够了!” “咱们的纺织厂一旦开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价格上对京城其他布商应该是碾压性的!” “如果一声不响的就开工囤货,对那些小生意人会有致命的打击。” “首先他们手里的货就卖不出去,以后也没机会再卖,就算卖也只能赔钱卖,所以基本等同于砸在了手里。” “另一方面来说,我们能生产出来布料或者成衣是一回事,可销售出去又是另一回事!卖他们一个好,也可以利用他们的现有的店铺去市面铺货,这又是双赢懂了么?” “懂了!可是咱们坊里哪有五六万两银子啊?”李元照问道。 方正一神色一整道:“为了大景百姓都能穿上物美价廉的衣服!这笔钱我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