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金山卫失守
淞沪战场上的几位国党大佬也都是久经沙场的指挥员,他们预料到了日军会再派支援,即便如此,也没想到日本人还能一次抽调这么大规模的兵力。 其实想想也对,国家层面的实力都不会表面所展示的那么简单。 早年间倭寇就在金山卫登陆过,戚继光当年在闵浙荡寇之时,倭寇就曾经在金山卫登陆而扰乱浙境! 若是从敌人角度来看,杭州湾登陆是对其有利的,这个地方滩头开阔,水位比较浅。 日军的登陆艇或者普通的渔船、木船安装一个简易的发动机就可以像冲锋舟之类的船只,很容易形成大规模抢滩登陆的同时,远处深水位的海军还可以用大口径舰炮进行远距离火力支援。 也是正因为滩头水位比较浅,容纳不下深水位轮船,所以理论上不太适合大规模登陆,这一点也正是我方所想,结果谁也没料到日军会选择杭州湾登陆这么大规模的陆军... 原本驻扎在金山卫附近有三个国军整编师,由于上海滩战事吃紧,调走了两个师前往上海滩浦东支援。 岂料,刚调走这两个师,金山卫就迎来了大批日军抢滩登陆,这里面若是没有叛徒的泄密或者日本人有意为之的调虎离山,打死也不信,事已至此多说也无意,只能进行亡羊补牢之策略... 面对敌人舰炮和飞机不停轰炸四个多小时,金山卫附近的守卫力量可谓是损失惨重... 面对金山卫杭州湾的意外失守,对整个淞沪战场而言简直就像噩耗一般,国军整条战线的侧翼全部暴露在了敌人的炮火之下。 一旦被杭州湾大规模日军集结登陆完毕,将对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形成毁灭性的打击,这么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淞沪战场上的60多个师、几十万中国军队不但面临被合围的危险,还将威胁嘉兴、杭州、苏州、无锡以及当时的国都南京安全! 这么大规模的会战的紧要关头,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失误,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在判断敌我双方实力之时,严重的低估了对方兵力。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老祖宗留下的经验一点都不假! 战争开始之前,国党的统战部预计日军能投入到淞沪战场上的兵力上限,最多也就7个师团! 可是如今战场光正面战场上,就已经有日军五六个师团兵力,他们预计,就算日军留有余地也会太多,想当然的犯下这么大的失误。 毕竟国战开启的情况下,谁也不会把兵力一次性全部投入进一城一地一个战场。 一旦一点余地没有,万一有其它国家图谋不轨,想坐享渔翁之利,岂不为他人徒做嫁衣... 日本人为了不泄密在金山卫登陆这么大规模部队,在成功登陆之后,把金山卫附近居住的百姓屠杀一空... 然而此时的王自新,却在后方和第四旅汇合一处。 正在和梦参谋长有条不紊的布置部队,在得知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后,一封由他亲自起草的的电文,以十万火急之势发往淞沪战场指挥部! 大意是,据潜伏敌人内线发回十万火急情报,此次金山卫登陆敌军规模在十万之数,望前敌指挥部火速核对情报准确性,并做出妥善部署! 这封由军统局长字头的谏言电文发出之后,指挥这场战役的各位大佬不得不慎重对待。 立即派出了几波亲信出发,力争以最快速度核对消息来源... 与此同时,又连续发出数封电报给南京,征求南京同意,能否允许暂时性的战术后撤,把主战场向西移动。 此时敌我双方战场已经打成了一锅粥,虽然指挥部也接到了又有日军从金山卫登陆,但具体数目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搞清楚。 在收到王自新这封电文后,先是几次向其询问消息来源以及准确性,同时各位将军心里泛起一股不好的预感,甚至内心最深处泛起一股莫名的惊惧... 指挥部内一群级别不低的军官沉默不言,不约而同的望向墙上的地图,以及摆在不远处硕大规模的战场模拟沙盘,一时间屋内的气氛陷入诡异般的寂静! 在场之人可谓都是个顶个行军打仗的行家,这么大规模的增员行为,如今日本人的意图基本已经十分明显。 他们想与北部越过苏州河的日军形成会合,形成南北夹击,对守卫上海滩的中国军队形成包围之势,一口气把这支庞大的武装力量围而歼之... 一旦这样的战术被日军如愿布置完毕,战场的形势就会立刻急转直下。 糟糕的消息让在场的所有将领都始料未及,用几十万将士危在旦夕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同时在众人心中不自觉的冒出两个念头,如今形势是退?还是守? 退?如何退?守的话,又该如何守? 一旦让日军形成包围之势,别的不说,光后勤补给就是很大一个问题。 若是被敌人切断京沪铁路的补给线,这几十万军队就成了孤军,早早晚晚会被日军强大火力消灭! 若是退...首先就要考虑的是国内政治上影响,接下来还要考虑在国际上的影响,最后还要考虑要是这么退了,怎么向千千万万百姓交代... 一时间,不但诸位将领陷入两难境地,南京那些心系战争走势的各位大佬也陷入了纠结之中... 甚至话事人还亲自打电话向前线指挥战斗的心腹爱将陈将军询问,“此等局势如何处置合适”的言辞! 陈将军没用思考就脱口而出的回道:“急宜缩短阵线,撤到苏州河的部队应速转入国防工事之中...” 话事人在得到心腹爱将的回答之后沉默良久,长叹口气的回道: “哎~~!行,我知道了,容我在考虑考虑!” 就这样,陈将军皱着眉,一只手按在已经被挂断的听筒之上一动不动,反复思索对策,身为心腹爱将的他,怎么听不出话事人不情愿的口气! 在此等紧要关头之时,距离九国公约的会议只有三天,包括话事人在内国府的许多官员,心底对这次的会议还是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