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4章 洛阳大丰收
“宝琳,你来看看,这秤是不是有问题?” 李泰看着眼前的秤,有些颤抖的问了尉迟宝琳一句。 洛阳的稻子熟了,刚刚收回来,这十亩田是这几个二代种的,收也是他们来收的。 收完之后自然是要过秤的。 可是这过秤的时候,李泰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数字了。 十亩田,收获竟然超过了两百石! 虽然这是毛重,还没有晒干水份,但是这个重量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了。 亩产超过了二十石! 这是什么神奇的稻子? 徐旭去了一趟岭南,带回来了这稻种,亩产二十石的稻种,这太可怕了。 关中受灾了,洛阳还减产了,这都能有亩产二十石,整个洛阳种了多少水稻? 数百万亩地啊! 这亩产二十石,那就有数千石水稻啊! 这样的数据简直就让李泰傻眼了。 数百万石啊! 关中地区就算没有受灾,如果用之前的水稻种子,也不可能比这个数字多多少吧? 李泰根本不敢相信这个结果。 “殿下,你已经问了七八遍了,我也检查了七八遍了,这个秤没有任何的问题。” 尉迟宝琳的话刚说完,李泰又开始说了:“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二十石啊!亩产二十石!这是不是在做梦啊?” 李泰完全就不敢相信这一切。 本来徐旭说是翻倍,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 可是这翻倍也翻得太大了吧? 心理承受的极限是五石,可这一下子变成了二十石。 这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相信了。 要知道李泰所说的那个两石多是上品良田的产量啊。 可他们接手的这十亩田是劣田啊! 这十亩劣田都能够做到亩产二十石,那些中品田,还有上品田,产量岂不是更加的过分了? 一百来说,这十亩劣田,亩产一石就差不多了。 现在居然能够亩产二十石。 那可是足足翻了二十倍啊! 这是什么水稻啊? 就算是在林邑,也不可能存在这样的水稻吧! 这徐旭的粮种竟然能够做到这么惊人。 李泰已经彻底的懵逼了。 相对应的,还有其他人,或多或少知道一点粮食产量的,也陷入了震惊之中。 此时的洛阳百姓也都懵了。 他们一开始是没有办法,官府发放粮种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多想。 可是现在,他们已经彻底懵了。 有些田地,亩产已经达到了三十石。 这到底是经历了什么? 旱灾加蝗灾,最后粮食产量翻了二十倍,这说出去谁信啊? 徐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震惊了一下。 不过也没有过多的震惊,杂交水稻亩产一千四百公斤,也就是二十八石,这不是毛重。 现在这个亩产二十石,三十石,都是毛重,并不算什么过分的。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古人诚,不欺我也。 “现在关中受灾严重,让百姓们留下余粮,其余的就拿出去救灾吧。” 徐旭对李泰吩咐了一声之后,然后说道:“告诉百姓,这稻子虽然高产,但是也有个缺点,就是不能做种,不要存下来做粮种,等到明年开春,再来天策府取粮种。” 这话徐旭不是乱说的。 而是刚刚系统已经给出了公告。 稻子收割之后,系统给他发放了下一季的水稻种子,并且说了,这些稻子不能做种,如果做种,来年必然颗粒无收。 徐旭必须要告诉百姓们这件事,要不然明年一定会出乱子的。 都怪这狗系统,一开始不说,等到收获了再说。 简直就是坑爹好不好。 不过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还好系统给了粮种,这样一来,自然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李泰将徐旭的意思传达下去之后,百姓没有任何的犹豫,听了徐旭的话。 因为要是不捐出来的话,万一下一季徐旭不给他们粮种了怎么办? 这不是要饿死了嘛? 再说了,这么多的粮食,又吃不完,而且又不能做稻种,留着有什么用? 至于不相信徐旭的话? 这些百姓自从见识了这粮食的产量之后,就完全的相信了徐旭的话。 产量这么大,一定是有什么弊端的。 要不然产量怎么可能翻了这么多? 所以洛阳的百姓是相当的配合。 百姓们捐了一大堆的粮食,徐旭直接吩咐李泰将这些粮食送到长安去,赈灾的这种事,不需要徐旭亲自来做了。 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李二出面的好。 ……………… 长安。 御书房。 李二的眉头已经皱成了川字。 旱灾加上蝗灾,关中各地都已经受灾,江南虽然没有旱灾,但是受到了蝗灾的影响,产量也严重不足,自给自足没有问题,但是筹集不到多少的粮食了。 各地现在虽然没有事,但是这个年不好过了啊! 过了年之后,估计要闹饥荒了。 李二现在有些心烦意乱。 这自己登基之后怎么这么多灾多难? 难不成真的是上苍降下了惩罚? 李二不经的怀疑起自己来。 就在这个时候,李君羡突然走到了李二旁边。 “陛下,洛阳传来了重要的情报。” “说吧,是不是缺粮了?” 李二有些有气无力的说道,这些天已经收到了各地无数的缺粮的奏章了,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李君羡说道:“陛下,洛阳丰收,亩产二十石。” “两石就两石,说什么二……” 李世民一开始有气无力的回应,说到此处顿时停了下来,抬起头来,一双虎目盯着李君羡,然后惊叫道:“你说什么?多少石?” “亩产二十石!” 李君羡重复了一声。 “嘭!” 李世民拍了一下桌子,声音再一次拔高:“你再说一遍!” 李君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回陛下,亩产二十石!臣已经调查过了,情况属实!此时魏王已经押解五千万石粮食向长安运来了。” 听到李君羡的这话,然后李世民迫不及待的问道:“青雀何时到长安?” “估计还有数日即到!” 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李世民当即站了起来。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之后,李世民说道:“召集文武百官,太极殿议事!立刻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