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以下的孩童,无论男孩女孩,必须在学府读书。” 嬴城郑重其事的回道。 这件事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 “这!”白胡子老头微微犹豫,道:“听说学府还有学费?” 嬴城道:“此钱由各里之资承担,除老师酬劳外,为学府正常运行之费用。” “可,里姿没有钱呢!”白胡子老头又忍不住的问道。 嬴城道:“就算是里内长者吃糠咽菜,也必须将学府维持下去,若学府难以维系,一里之民,便是罪人。” “哎!”白胡子老头微微一叹,躬身道:“下官明白了!” 嬴城见此,并没有继续追究此事。 从各个乡主里正,在听到学府必须要十五岁及以下的孩童上学的消息后,不仅没有高兴反而略有无奈的叹息。 没错。 读书对于乡里之民的孩童来说,是一件渴望的事情。 但真正将读书以强硬的政策推行的时候,反而遇到了乡里之民的阻碍。 并不是这些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恰恰相反的是这些人渴望孩子读书却又不让孩子去读书。 这才有如此矛盾的一面。 在学府,并没有实行什么九年义务教育之类的政策,反而以强制性的规定,按人头计算,每一户的孩子在学府读书需要缴纳学费,一年三十钱,分三次缴纳,以五三三三五制,单从学费上来说,一个孩童从六岁开始,念到国学府,一个家庭仅仅学费上的支出,二十四年,将达到五百七十钱。 且一旦到县学府,郡学府,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支出。 这对任何一个乡里来说,都将是一笔非常沉重的负担。 但是。 他还是依照此法推行。 因为在他看来,一件好事,如果一步到位,并不是什么好事。 相比起以前乡里之民无法读书,现在能读书,已经是一件非常不错的政策了。 而这从长远来看。 便是一个利国之策。 而乡里矛盾的另一个方面。 便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五岁的孩童,已经算是青壮劳力了。 让孩童常年读书,无异于让一家失去劳力。 在传统的乡民之户观念之后,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 在如此矛盾的反对之中,学府之事依旧大肆推行,也是归结于这种矛盾之中。 而接下来。 蓝田县县府内的各个官员,也是相继的说出自己的疑惑。 嬴城没有拒绝,事无巨细的将所有的疑问一一解答。 至少在蓝田县。 他相信在之后的施政之中,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偏离。 在权力的构成之中。 永远存在一个恒古不变的问题。 上行下效! 儒家将上行下效转移在了君与民方向,上为官员,恩师,君王,下为百姓。 但是。 儒家完全忽略了上与下的关系。 礼记之中,却又以“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来定义上下所属关系。 这上下关系原本就是权力的关系。 上位者与下位者的关系。 任何贪腐,权力失衡的根本均源自于上位者权力失衡后造成下位者权力失衡,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官员问题。 而现在。 他作为监国,便犹如立典范一般,在确定上行下效的 关系。 让官员动起来。 县丞坐在府衙里面捂不出三个屁。 郡守坐在府衙里面无非就是臆想天下。 中央朝廷官员蹲在咸阳城无非就是以己度天下。 而让一个皇帝呆在皇宫里面不过是一道带着枷锁的囚笼。 动起来。 全部动起来。 死寂般的沉潭,单靠一颗石子去搅动根本不可能成功,但延绵不绝的石子去搅动,再低沉的沉潭也得涌动起来。 现在的秦国,不需要安静的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的沉潭。 需要波涛汹涌,需要天翻地覆的变化来重新划分格局。 蓝田县府内的议事,开到了下午五点左右,酉时的时候,嬴城便离开了县府。 在县丞冯风的带领下,他前往了蓝田县最大的一处养蚕织布作坊。 远远看去。 只见一个矗立着烟囱的地方映入眼前,烟囱里面还冒着青烟。 “这里是蓝田县唯一一处家蚕养育之地。”冯风边走边介绍道:“就这一处蚕室,还是六年前少府在蓝田建立的三座蚕室唯一一个还在经营中的蚕室。” “秦人不善养蚕,这是不可辩驳之事,即便是粮食富足之时,百姓也多穿丝麻之衣,所以在其他国的人看来,这犹如蛮夷的衣着,便为之不耻。” “但农桑农桑,本为一体,昔日孝公推行桑政,大力开拓桑蚕之术,更是令秦人妇女力主蚕业,但终究比不得其他地方。” “后来得巴蜀,秦人养蚕之术这才稍有进步,但比起齐地华丽的衣裳还是略有不足。” “陛下灭齐之后,再次着力秦地桑蚕养殖,这才对关中丝绸有了长足改善,但若说养蚕之术,还是要以济北为最。” 嬴城略有疑惑,在吕氏春秋,礼书,农桑之术等书中均有记载,而且桑蚕技术的起源,也是多由黄河流域而起,秦人不擅长养蚕这件事,他也是搞不懂为何如此。 要知道。 桑蚕之事,可是被始皇帝弄进了律法之中,也就是地桑养蚕术,人工种植桑树来养蚕。 “桑树的生存条件并没有多么苛刻,而且家蚕也是极容易存活之物,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嬴城不解的询问。 “额,这个!”冯风略有尴尬,微微一顿,道:“监国有所不知,这养蚕之事,看似简单,但这东西是个精细活,这家蚕可精贵了,可不是采叶饲蚕就长成了。” “就如同这蚕室,温暖必须要适宜,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而蚕蚁在生长的时候,还需要采摘鲜嫩的桑叶,这桑叶不能有露气,稍微温暖一下。” “而这桑叶,蚕小的时候,要喂鲁桑叶,长大后喂养荆桑叶,鲁桑,若是颠倒,小时荆桑,中与鲁桑,则有裂腹之患。” “还有这采桑叶的时候也有讲究,蚕要进行休眠的时候还要注意很多的事情,这纵然有朝廷下令,可效果也甚微。” “但是吧,这桑蚕之事关乎丝绸之事,断然不可废除,陛下也是极为重视,这座蚕室,就算是赔本也得经营下去。” 嬴城还没有抵达蚕室,冯风就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堆。 不得不说。 这冯风倒还真是一位干练之人。 能够想出蓝田五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虽然没有将桑蚕之事定为蓝田经济支柱,也是对桑蚕之事进行过仔细考量的结果。 “考工记!” 是的,这是一部专门记录百工行业的书籍。 起初,这部分内容是记录在周礼一书中,上面记录着木工,金工,皮革,染色, 刮磨,陶瓷,桑蚕,稻种等三十多个工种技术。 而在逐渐发展中,在战国时期被稷下学宫的学士从周礼中扒了出来,这才有了考工记一书。 后来天下传播,传入秦国之后,在秦墨的主持下,再一次对考工记进行了修订,加入了兵器,水利,采石等工种技术。 而在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再一次修订了考工记。 主要是对各国所成考工记不同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目前天下所流通的便是最后一版考工记。 这堪称是一部手工业技术的巅峰之作,隗宝级书籍。 而就在这部着作之中,详细的记录了桑蚕之事和蚕绸之事。 这方面的知识他身为穿越者也了解的不多,穿越前衣服就光买着穿了,真没有怎么了解衣服原材料的制造。 但是。 就考工记之中记载。 桑蚕之术被称之为养蚕缫丝之术。 而将蚕蛹变成丝绸,有练丝之术和练帛之术。 蚕蛹有丝素和丝胶组成,以麻杆水沤处理脱胶,先沤以“涚水”,草木灰汁的温水再涚水沤七日,而后白天离地一尺暴晒,夜里悬挂于井水中,再经历七日,便可以形成熟丝,以此制成的便是帛。 帛,便是丝制物的总称。 至于丝绸,还需要继续捣练,理线,熨平、缝制四道工序。 可以说。 从蚕到丝绸的制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没有点智慧,想要变成丝绸绝非一件容易之事。 “的确啊!” 嬴城点了点头,自从了解了丝绸的制作之后,他也能够想象得到,华夏为何会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丝绸之物来在后世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甚至丝绸可以堪比黄金。 因为丝绸之物,便是华夏独有的智慧,蛮夷之人岂能理解。 在四千多年五千年前,华夏先民就已经观万物变化,将野蚕变为家蚕,家蚕变为丝绸这样看起来没有任何关联的技术。 也因为这样的原因。 身为地地道道华夏人的秦人,在学习养蚕制丝之中,也略有犯难。 这导致养蚕技术在秦人这里,变成了一种奢侈技术。 不过。 即便是奢侈技术,始皇帝还是下令秦地以内,由朝廷负担亏损的进行大面积的桑蚕业发展。 也就有了这座经营的蚕室的出现。 “额,这个,其实也并不一定要家蚕。”冯风忍不住的顿了顿,解释道:“在秦岭之内,还有很多很多的野蚕。” “这三月,被称为蚕月,也就是在三月开始,蚕就开可以生长,这蚕本就是天地之物,只不过先祖将野蚕驯化为家蚕,但野外还是有大量的野蚕存在。” “这些野蚕并不需要人力去维持,等到了七月近末的时候,直接进山采野蚕茧即可。” “只不过,这种方式的蚕茧,就没办法保证其质量,有三眠,也有四眠,所成帛质量也不一。” 嬴城点了点头,也算是对整个丝绸制作流程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不由的,嬴城略微的指点道:“虽然桑蚕之事略有不便,但桑蚕之事蓝田还是要抓起来,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没人就请,总而言之,今后丝绸的重要性以及其所产生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不要认为人人从事桑蚕之事便造成丝绸之物太多而价值降低,朝廷会有解决的办法。”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 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闻言,冯风心中忍不住的思索,虽然桑蚕技术的缺陷是他没有考虑蓝田发展桑蚕业的原因之一,但他还是有另一道考教,论桑蚕技术,秦地比不上济北,而秦地之内,因为始皇陛下着力农桑之事,因此蚕室和制帛纺织作坊非常之多,大多数乡里,一定是优先考虑农桑业。 这势必造成丝绸太多无法处理的情况。 但现在。 听到面前这位权势无双的监国亲口所言,他不认为这是哄骗他一个八竿子打不着干系的县丞行为。 “下官明白,下官定然会将农桑之事作为蓝田县重力发展之事。”不由的冯风应承了下来。 嬴城点了点头,指导工作嘛,当然是就事论事,对一些官员认知的错误进行一定的指导。 比如这桑蚕之事。 春耕结束。 男子从气力之事,女子从桑蚕之事,这便是男耕女织。 至于如何解决丝绸生产过剩的问题,这件事,难道还需要用脑子来想吗? 嬴城并没有进入蚕室,不是他不想,而是蚕室如今在整理清扫温养育种之中,稍微生长早一点的蚕,已经开始破茧而出了。 也因此。 在天气还有点冷的情况下,蚕室在燃烧着木炭进行取暖,来保持蚕室的温度。 养蚕也是农桑之事的一件大事。 不仅仅在蚕室之中,各个乡里其实也是可以营造蚕室来养蚕的。 “纺织机!” 随后嬴城又转了纺织作坊。 虽然没有如花楼织机一般复杂,但已经有了纺织机的绉形,缫车、纺车这种可以织布机。 而很快。 嬴城便结束了桑蚕织布的巡查,天色渐暗,嬴城便折返离宫休息。 而接下来的几日。 嬴城一直都停留在蓝田县。 对蓝田县的各个政令实施都进行了视察。 尤其是学府的建设,学府老师的解决,都给出了重要指示。 而这其中,对于宣传司宣传员的宣传工作,医治疗养司的建设工作,大乐司的戏曲之事,均进行了重要的指导。 而就在嬴城停留在蓝田县的这几日。 一道入函谷关的诏令,在关中掀起了惊天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