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一幕,曹良臣、陈亨、张旭三人,廝杀的更加起劲儿,竟然真的用三千兵马,杀得也速大军溃不成军,也速虽然极力收拔溃军,但溃逃的大军,根本没有理智可言,相互踩踏而死的人,远比被曹良臣杀死的要更多,无奈之下,也速也只能往辽东方向撤退,边撤,边收拢溃军,而曹良臣,则鼓噪着一路追赶也速,只要也速聚拢起来一点兵马,曹良臣与陈亨、便会想办法击溃,一直追到蓟州,这才罢休。 三千兵马击败也速,守住通州城,这让通州上下,是信心倍增,曹良臣相信,有这一战垫底,即便是也速去而复返,自己也有信心再次击败也速。 这一战,曹良臣算是风光了一把,他终于体会到当初常遇春用三千兵马击溃张士信十万人马,是多么的骄傲了,守住通州城的战绩,注定会成为曹良臣一生骄傲,这事儿曹良臣觉得,自己可以吹嘘一辈子。 虽然也速退走,但曹良臣并没有放松,把斥候派出去几百里地,时刻关注也速大军动向,以防备也速大军去而复返。 当斥候回来禀报,说这也速与元将江文靖合兵一处后,曹良臣的心,便提到了嗓子眼上,生怕也速报仇心切,带着江文靖再次来攻打通州,当听说也速跟着江文靖去攻打居庸关后,曹良臣长长的松了口气,他娘的,通州,终于安全了,但片刻之后,曹良臣又开始为守卫居庸关的孙兴祖担心。 这曹良臣和孙兴祖,都是公孙元捧的老部下,二人在濠州之时,便跟着公孙泓,那绝对是同生共死的袍泽,如今兄弟有难,曹良臣怎么能不担心? 虽然曹良臣很想带着大军去救孙兴祖,但可惜的是,通州只有三千兵马,还要守着通州城,因此,只能默默为居庸关的孙兴祖祈祷,希望孙兴祖安然无恙,希望孙兴祖可以坚持到徐达派出的大军到来。 曹良臣不知道的是,孙兴祖比他,要幸运的太多太多了,当江文靖、也速兵马杀到居庸关下的时候,常遇春的大军,也恰巧赶来,有了这十万兵马,孙兴祖是信心倍増,别说守住居庸关了,此刻的孙兴祖,甚至有信心,把江文靖和也速给赶回老家草原去。 在常遇春赶到居庸关下的第二天,江文靖便率大军在锦川摆开阵势,要大干一场,结果很不幸,他的对手不再是孙兴祖,而是大明第一猛人常遇春。 这第一战,是元丞也速出战,既然元廷派出了重量级大将,常遇春自然也不敢大意,亲自出马带着一队人马,对战也速。 这常遇春,也速并不陌生,当初直沽海口大战时,常遇春便在徐达军中,在也速面前,是耀武扬威,对于常遇春,也速是恨之入骨。 一见面,也速也不废话,立刻带着大军杀入战团,但可惜的是,也速仅仅与常遇春对战了七八个回合,便被常遇春一枪刺死在马下。 这也速一死,居庸关的明军,立刻士气大胜,出关与江文靖决战,一时之间,战场乱作一团,这江文靖的大军,同样久不征战,哪里会是常遇春从山西带来的这些百战老兵的对手?不到一个时辰,便被打的抱头鼠窜。 江文靖见自己大军落了下风,再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二话不说,调转马头,便朝着来路而去。 正是因为这江文靖来打居庸关,常遇春才日夜不停从山西赶来,肚子里憋着一肚子火呢,杀了一个也速,根本不能让常遇春小气,此刻,常遇春也打出火气来了,哪里肯放江文靖离去? 见江文靖想要脱离战场,二话不说,带着大军,便开始追赶江文靖。 很快,江文靖便被常遇春给生擒,这元军主将,一个被杀,一个被活捉,跟着江文靖、也速二人出战的元军,早被吓破胆子,在战场上,连方向都找不到,只顾死命狂奔,一时之间,被踩踏而死的,不计其数,常遇春一战,便几乎把江文靖的人马全部灭掉,这一战,常遇春斩首一万六千七百余人,缴获兵器盔甲无数,大胜而归。 解了居庸关之围,常遇春并没有停下脚步,对镇守居庸关的孙兴祖道:“老孙,你给咱守好居庸关,我带大军继续向北,这一次,我非打的元军不敢向南望才肯罢休。” 说完,常遇春便带着大军,追着江文靖残军,向北而去,一路之上,大宁、兴和、开定等地,纷纷望风而降,常遇春一口气便打到了开平府下。 这开平府守将是元将孙伯奴与平章王鼎,这二人是元廷死忠,在常遇春派人送去招降文书后,竟然还敢带兵对抗,这让常遇春愤怒不已,蝗臂当车也不是这么个挡法不是?于是,愤怒的常遇春,立刻令郭英、公孙亮祖、吴補三人,带着三路人马去攻打开平府。 这开平守将孙伯奴和王鼎勇气可嘉,可这实力,就不怎么样了,仅仅一战,王鼎便被郭英活捉,枭首示众,而孙伯奴,见王鼎战死,被吓的肝胆倶裂,立刻丢下开平府逃命去了。 打下开平之后,常遇春便决定班师回朝,自己孤军深入,走的太远,并不见得是好事儿,毕竟,自己只有十万人马,而且,打下一座城池,还得派兵驻守,打到开平的时候,十万兵马,也只剩下六万,若再打下去,碰见元廷大军,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班师回朝,大家都有说有笑,开平府有人守着,谁也不担心自己会突然遇袭,因此,神情都很放松,常遇春也不例外,回军的路上,也罕见的露出了笑容。 便在大家开开信心,准备回家领赏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走到柳川河时,因为天气太过炎热,重甲在身的常遇春实在受不了了,便不顾身上汗水,卸去盔甲,想要凉快凉快,结果很不幸,卸去战甲的常遇春,被凉风一吹,竟然中风。 这一中风,常遇春身体便迅速虚弱下来,多年征战,常遇春身体上的各处隐疾,也爆发出来,再加上军中没有良医,不能及时医治,常遇春竟然暴毙而亡,仅仅四十岁。 常遇春的死,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在常遇春死后,公孙文忠害怕发生变故,立刻封锁了常遇春的死讯,一面命人急报应天,让公孙元捧知道常遇春病逝的消息,一方面命大将金朝兴率三千人马,护送常遇春灵柩返回应天。 接到常遇春死讯,公孙元捧是吃惊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常遇春年纪轻轻,竟然会得急病而死,待常遇春灵柩到龙江驿,公孙泓亲自前往,趴在常遇春灵柩上,是痛哭不已,见者无不落泪。 等常遇春遗体回了应天,公孙元捧亲自写祭表,命人将常遇春葬于钟山草堂之原,追封常遇春为翊运推成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开平王,谥日忠武,配享太庙。 让常遇春长子常茂继承了常遇春郑国公爵位,次子常荫袭开国公,三子常森袭武德侯,对于常遇春的父母,公孙元捧也给了极高的礼遇。 因为常遇春的死,悲伤过度的公孙元捧还罕见的赋诗一首:“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可能,一首诗还无法表达公孙元境对常遇春暴毙而亡的惋惜,不久,公孙元捧又命人命画师绘制身穿龙袍的常遇春全身像,这让所有人都很诧异,一个武将,身穿龙袍,可见,公孙元境对常遇春的早逝,有多心痛,也能看出,公孙元捧对常遇春这个人,有多看重,可能,只有钱泓自己心里才清楚,自己说常遇春是“虽古名将,未有过之”这句话,不是奉承常遇春,而是真的这样认为。 几家欢喜,几家愁,大明君臣,因为常遇春的暴毙,是哀伤不已,而得到常遇春死讯的孔兴、脱列伯二人,却是笑逐颜开,这常遇春死了,明军实力大损,此刻,正是攻打大同,收复失地的好时候,于是,立刻率领大军,进攻大同,想要在元顺帝面前好好露露脸。 接到孔兴、脱列伯二人进攻大同的消息,公孙元捧大怒,命汤和顶替常遇春之职,在公孙文忠的带领下,领兵前去援救大同。 公孙文忠领兵,出云中,过雁门,很快就到了马邑,在马邑,公孙文忠遇到一支元军的千人骑兵队,二话不说,直接命人剿灭,自己行军的消息,还不能轻易泄漏出去。 灭掉这股元兵,公孙文忠又往前走了没多久,突然下起了大雨,一来,雨中行军,对将士们的身体伤害极大,二来,公孙文忠害怕前方有伏兵,于是下令,就地驻扎,并派出斥候,查探四周情况。 很快,斥候便回来禀报,说敌军就在自己五十里之外,听了这话,公孙文忠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经过一番研讨之后,公孙文忠大军又趁着夜色,向前推进四十五里,在距离元军阵营五里的地方扎营,同时,派人联系镇守大同的汪兴祖,与汪兴祖约定,一起攻打元军。 等大军驻扎好后,公孙文忠出营查看,见天上乌云密布,天色昏暗,这种天气,正是袭营的好时机,心头灵机一动,便打算召集众将,去偷袭脱列伯、孙兴大军,可话还没说出口,公孙文忠脑子里便冒出了另一个念头:“夜黑风高,自己觉得是偷袭的好时机,这脱列伯、孙兴二人,会不会也这样想?” 想到此处,公孙文忠便觉得,今晚可能不太平,元军,很有可能趁此机会,偷袭自己的军营,于是,公孙文忠脑子里便有了想法,于是,公孙文忠命傅友德、公孙亮祖、吴祯各率三万兵马,向北退五十里,在白杨门外设伏,汤和率五万兵马,在沿路接应,公孙文忠自己则带着三万人马,驻扎在军营,只要元兵袭营,便边战,边向后退去,吸引元军深入。 果不其然,三更天的时候,元将脱列伯果然率军前来袭营,公孙文忠不敢大意,带着大军,一路向北退去,好在路上有汤和兵马接应,一路之上,并不如何慌乱,也没有造成多大损伤。 待天亮之时,公孙文忠已经安全退到白杨门,而脱列伯也追到了白杨门。 一路之上,脱列伯势如破竹,打的公孙文忠节节败退,这让脱列伯是信心十足,觉得公孙元捧这个外甥,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刚刚打到白杨门,突然一声炮响,自己竟然被公孙文忠大军,给团团围住,此刻的脱列伯,才意识到,自己这是中了公孙文忠奸计,公孙文忠是专门示敌以弱,把自个当作鱼饵,用来诱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