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民为水君为舟
第一百九十四章民为水君为舟 说着,他抖了一下袖子,一杯瓜子落入手中,然后开始嗑瓜子起来。 “.……” 你这样子,可不像是心痛的样子啊。四个人无语的看着他,特么心痛还有心情嗑瓜子? 京兆府。 府衙大堂中,唐俭低头看着统计出的流民数量,不由头大如斗,一脸无奈对着坐在旁边的罗腾道:“看看万年县、长安县两地最新统计出来的流民之数,都有两千人了,再这样下去,恐怕长安城的流民会越来越多,闹事的也将不少啊!” 罗腾唏嘘道:“这也是没办法之事,灾肆虐,各个州县百姓活不下去,只能往皇城而来,说不定这里还能有一线生机。” “可这样一来,城里治安就是一个问题。” 唐俭拧着眉头,道:“本官在想,要不要将此事上报给陛下,对了,陛下在干什么?” 罗腾连忙道:“今日有一个诗坛盛宴,陛下去参加了。” 唐俭眉头一挑,一脸愤满道:“这都快火烧眉毛了,怎么陛下还有时间干这个?若是陛下在这京兆府,本官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参陛下一本!” “你打算怎么参我?” 就在此时,一道充满好奇的稚嫩嗓音,从府衙大堂外响起。 “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唐俭随口说了一声,随即感觉不对劲,这怎么有小孩子的声音,而且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 偏头望去,唐俭神色大惊,只见府衙大堂外,正站着一个身穿白袍的孩童,嗑着瓜子一脸好奇的望着自己,赶忙走过去作揖道:“臣京兆府府尹唐俭,拜见陛下!” 罗腾也跟着道:“臣京兆府少尹罗腾,拜见陛下。” “起来吧。” 李泰嬉笑了一声,大步走了进来。 而在他身后,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以及多了一位的李有容,跟着走入府衙大堂,齐齐目光古怪的望着唐俭。 看到他们的目光,唐俭心头一跳,小声道:“三位殿下,下官刚才说的,都被陛下听见了?” “嗯。”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纷纷点了点头。 那完了啊! 唐俭脸色顿时苍白了许多,随即瞪了一眼旁边的罗腾,不是说陛下去参加诗坛盛宴了吗,怎么会突然跑到京兆府来? 罗腾无辜的摊开手掌,我特么哪里知道啊,按理来说诗坛盛宴要持续一整天的,谁能想到这还不足半个时辰,陛下竟然就回来了! 而此时,李泰坐在唐俭刚才做的位置上,眨眼看着他道:“唐俭,你刚才说要参我一本,你打算怎么参啊?” 唐俭心头一颤,果然逃不过啊,随即神色一肃,声音洪亮道:“臣打算参陛下一本,想让陛下知晓治理天下不易,当劳逸结合,不能太过辛苦,陛下还年轻,不能累坏了身子!” 果然是老狐狸啊! 众人目光幽幽瞅着他,这是参人?你闹呢?! 李泰哭笑不得道:“你这是参我,还是在夸我?” 唐俭赔笑道:“陛下乃是天子,臣哪里敢参,臣就是见陛下辛苦,所以想劝谏陛下一定不要太劳累。” “说得好,赏你瓜子吃!” 李泰嬉笑了一声,摊开小手将瓜子送了过去。 唐俭:“……” 看着瓜子,唐俭陷入沉思,这玩意儿好像不能接啊,可是不接是不是就真死定了? “臣拜谢陛下。”唐俭纠结的接了过来。 李泰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低头看向放在案牍上的册子,好奇道:“唐俭,这是长安城的流民册子?” “正是!”一提到正事,唐俭神色一肃,道:“陛下,现在因为蜂灾肆虐,各地灾民都往长安城涌来,现在长安城内,已经聚集两千流民了!” 两千流民.…… 人数还不算太多。 李泰颔首,当然他也知道,若是不加以控制的话,流民的人数将呈现几何数的增长。 自己接的任务,好像是保证长安城无流民。 流民人数越少的话,任务奖励就越丰富,李泰思索了一下,然后小脸认真道:“唐俭,我打算让长安城内,再无流民。” 听到这话,众人心头一震。 让长安城内无流民? 这是何等的慈悲之心啊!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目光温和的看着他,陛下年纪轻轻,竟有这般心,看来是长大了。 李有容捂着嘴唇看着他,心中有些懊悔,难道这才是陛下的真面目?其实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的小皇帝?自己真是的,以前竟把他想的这么坏。 而此时,听到李泰的话以后,唐俭睁大眼睛,激动的看着李泰,道:“陛下宅心仁厚啊,陛下是想给百姓们发钱发粮安置宅院吗?两千流民所需不少啊!” 李泰一怔,迟疑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给流民发钱发粮安置他们了?” 唐俭错愕道:“陛下,若是不发钱发粮安置流民,就不可能让流民从长安城消失啊。” “怎么就不可能?” 李泰一本正经道:“你把流民全都赶出长安,长安城不就没流民了吗?” 京兆府府衙大堂内,瞬间针落可闻。唐俭呆呆的看着李泰,把流民赶出长安?你这不是昏君做派吗!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温和的神色僵硬在了脸上,李有容神色也呆滞住了。 我真傻,真的。 李有容捂着心口,感觉那里有点痛,自己到底是得了什么失心疯,竟然相信小皇帝宅心仁厚,明明父亲跟几位伯父没少对自己说小皇帝有多厚黑,自己怎么就记不住,竟念起他的好。 良心好痛啊! 李建成嘴角抽搐了几下,恨不得抬手抽自己一巴掌,特么跟李泰相处这么久,竟然忘了他是什么人,还以为他长大了,长大个屁,这不还是那个胡闹的性格吗!李元吉扶着额头,心中哀嚎,自己太傻太天真了,特么信了你的邪啊! 而此时,李世民脸都黑了,忍不住怒声道: “惠褒,那些都是大唐的百姓,怎能驱赶出长安城,他们就是因为无家可归,生存不下去,才会背井离乡来到长安,若你将他们驱赶出去,你知不知道,你将会失去民心?”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日你驱赶流民出长安,安知来日不是流民驱赶你出长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及前朝那些揭竿而反者的例子,你都看书看忘了吗?你怎能不懂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