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 质疑与反对
大明宫外,太监尖锐的嗓音,直刺群臣耳膜。 他们听到了什么? 居然有一人,可解决通商之事? 还能反击各国巨贾,让其损失惨重? 这大唐还有这种能人? 这一刻,群臣纷纷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没有人能做到,让各国巨贾遭受重创。 因为这会需要很大的能量,需要巨额银钱,那怕对方富可敌国,也不能做到。 而且,谁会那么傻,将银钱拿出来,留着做一方富家豪强不好吗?或者做个隐匿世家,悠远流长。 不过。 李隆基不是这样的想的,而是浑浊的眸子,散发了出了欣喜之色。 他知道,燕一是不可能撒谎的。 自从他秘密入了不良人,查找其中的虫子,所表现出来的严谨与冷冽,就让李隆基很关注。 无数次,腾升起了纳为己用的念头。 可转念一想,燕一是李易的麾下,他如果出手的话,可能会引起李易的猜测与反感,便忍住了这个念头。 想此,李隆基立刻呼道,“快传燕一统领进殿。” “是的陛下。” 久站一旁,仿若透明人的高力士,终于抬起了头,踏步下了高台,朝着大明宫外走去。 却没有跨出殿门,就站在门内,朝外大呼,“传燕一统领觐见。” 尖锐的声音传出。 一分不到,燕一就在一名小内侍的带领下,走到了大明宫殿外,停步与高力士对视了一眼。 “燕统领,请。”高力士见到燕一那冷漠的眸子,微笑的侧身轻道。 而后转身,先走了一步,快速回到了龙台之上,又站立在了李隆基身边,不言不语。 “末将燕一,拜见陛下。”燕一弯腰一拜,并未单膝下跪。 “哈哈,燕一统领请起。”李隆基毫不在意,甚至大笑起来,“燕一统领,不知你说的能够恢复通商,并且反击各国巨贾的那人是谁?” “回陛下,那人陛下也认识。”燕一语气冰冷,让人听之发寒。 “哦,朕认识?”李隆基有些懵,他不记得自己认识这种能人? 就是富可敌国的巨贾,他也不是很熟。 燕一见此,直接冷声道,“她叫木樨。” “木樨…木…”李隆基听闻以后,念叨了两句,猛然的回悟过来,说道,“原来是她。” 李隆基很诧异。 木樨他自然知道是谁,因为他就是木樨背后的“大东家”,只是从燕一口中道出,一时让李隆基没有反应过来罢了。 “不错。”燕一点头道,“大将军在催毁边汉城的奴隶商会时,便知晓各国的奴隶巨贾,肯定会找他的麻烦,并且影响大唐商贸民生。” “便创出一物,交予了木樨东家,让她代为布局。” “如果各国巨贾发难,就让她开始反击。” “那是什么东西?居然能反击各国巨贾?”李隆基越听越迷糊,浑浊的眸子里,充满了疑惑。 燕一提醒道,“陛下可还记得,大将军向陛下索要了一座大盐池?” “朕当然记得。”李隆基点了点头,又说道,“不过,这跟盐池又有何关系?” “陛下近两月多的饭菜,是否可口了许多?”燕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绕着弯子。 不是燕一话多。 而是故意如此的,为的就是让群臣,仔仔细细的听清楚,大将军的用心良苦。 “是可口了许多,好像没有了苦涩之味。”李隆基回忆的说道,却更是满头雾水。 要不是燕一身份特殊,李隆基早就发怒了。 直接言明,不行吗?! 见此,燕一知道,火候道了,便冷声道,“陛下,当日大将军命末将送来了一物,名叫细盐。” “此细盐色泽洁白无瑕,食之无青盐之苦涩,并且青盐有微毒,食久易得疾病,而细盐则是无毒,对身体不会造成坏处。” “大将军在老农庄时,劳其心智,才终于研制出提纯祛毒之法,便与木樨东家合作,开始布局各国巨贾。” “现在细盐在各国皇室贵族,富甲豪强中普及,一两细盐值十金,黑市一两值百金。” “各国巨贾虽然抵制了大唐货物,但从未抵制细盐,而且对细盐爱不释手。” “其国内更是趋之如骛,给各国巨贾带来了暴利。” “此刻,只要老农庄,停止供售细盐,各国巨贾不出一天,便会坐耐不住,会主动请求与大唐通商。” 燕一毫无保留的,道出了李易的布局。 但此话一出。 还不等李隆基提出自己的疑问,李林甫便嗤笑道,“我当是何物,原来只是盐而已!” “不知燕一统领太天真了,还是唐王殿下纯属胡闹,紧凭借此盐,就能让各国巨贾害怕?” “没有了这细盐,再改吃青盐,不就行了?” 说完,李林甫眼眸中,透露出无尽的轻视,甚至是不屑,一副看着小丑的表情。 “陛下,李阁老所言不错,这细盐,臣怎么想,都觉得可笑,绝不可能威胁到各国巨贾,还请陛下明断。” “是啊,陛下。如果断了这细盐,反到是激怒了各国巨贾,让这通商之事与我大唐矛盾加深,岂不是雪上加霜?” “陛下,臣也是这般想的,绝不能再得罪各国巨贾了啊,不然我大唐将真的会落寞下去。” “臣等附议……” 李林甫一派的大臣,见李林甫主动站出反对,立马跟随其后,皆是语气哀伤的表达自己的反对。 只有杨国忠一派的大臣,没有动。 他们都在等待,杨国忠的表态。 而属于安禄山一派的大臣,则是低头顺眉看戏。 不是他们不想表达反对,而是近段时间安胖子装病在家,隐藏自己的锋芒。 之前他就冲动了一把,已经暴露了一角。 如今行事,更是谨慎。 “燕一,这细盐能反击到各国巨贾吗?”面对群臣的进言,李隆基没有理会,而是将目光看向了燕一。 其实李隆基也是半信半疑,盐而已,虽然珍贵,平常百姓虽不能日食,但隔几天,也会食之。 好像没什么可出众的地方。 对于朝臣的质疑与反对,燕一面色不变,朝着李隆基道,“陛下,末将也知道,空口无凭。所以来之前,便命令不良人,去御膳房准备了两份汤粥,一份用青盐,一份用的是细盐,何不让各位朝臣试一试其中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