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4章 蓝靛花毒
善喜大和尚走出殿外,左右张望了片刻确认没有可疑的人,折返回来把殿门关上,向巨院长点点头。 太后密切关注着东弥书院的事务暗卫无处不在,即使身在寺院也不得不防。 季院首先开口了,“老朽姓季连名鳌,号季魁闲人,学子们简称季院首。我三年前得过一场大病,久病不愈,用遍天下良药也未能病愈。” “后来全身浮肿时好时坏,昨天遇到木公子,承蒙送一药方助我解忧。” 一夜未见季院首瘦了一大圈,白胖的脸上出现一些皱纹,但精神好了很多,嗓门也亮堂了。 巨仲杨接过话题道:“三年前季院首被人下了毒,巨某知道是蓝靛花毒,但苦于配制不出解药。寻遍认识的医学大家都无人能解,季院首的病一直拖到现在。” “最近病情反复,再这样下去会危及生命,不得不昭告天下求药方。木公子的鱼腥草解毒方立竿见影,匡某佩服。” “以前被误导用了很多黄芪贻误了病情,惭愧。我知道这是解毒控制病情的第一步,后面的丹药还需要木大夫提点。” 知道得了什么病,但无药可医,是一件很糟心又能逼疯人的事情。 蓝靛花毒缓慢释放毒性,起初中毒者身体没有异样,等体内的毒素累积的多了就会出现全身浮肿,喘息困难,有幻觉,昏迷等情况。 此毒来自海外,几百年来一直没有解药,因为中毒者罕见,所以极少被关注。 巨院长能识别出蓝靛花毒,并且保季院首三年不毒发,已经是非常人能企及的了,当得起医学大家的称号。 木樨在虚无仙山潜心研究过世间毒药,师父经常为道友们定制解毒丹药,她是有求必应,配制解药是她的一大乐趣。 蓝靛花毒也曾见过,银针从季院首腿上拔出的瞬间便知道该如何解毒。 解毒分两部分,第一步,消肿,扼制毒性的发作;第二步,彻底清除体内的毒素,恢复脏腑功能。 木樨给季院首的药方是消肿,扼制毒性发作的,第二步比较复杂没有来得及写。 巨院首最多不过六十岁,按年龄算在她面前是个晚辈,配不出解药也在情理之中。 季院首道:“我把木公子的药方给了巨院长,他看了便说遇到仙人了,我的病可医了。昨天服用了两次汤药,小解十余次,身上的肿消退了大半了,喘气也不费劲了。” “自得病以来就再也未能爬上过东弥山,今天能上山参佛是奇迹。木公子是奇才,堪称后辈之典范。” 木樨心道,什么后辈前辈的,论年龄算我都可以做巨院长祖师爷的师父了。 哪有什么奇才,为了配制解药她要做几百次试验,每一个药方背后都有她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汗水。 一个药方几行字,字字是心血呀。要付出智慧,耐得住寂寞才行。 “季院首弟子名满天下,自当长寿百年。” 巨仲杨笑道:“木公子说的不错,季院首大难之后必定会再创东弥书院的辉煌。我也要感谢木公子的一剂药方,助我康健。” 木樨没有把功劳算到自己身上,而是以事论事,“巨院长的病因为院首的病得不到医治忧思成疾,不算是病症。” 巨仲杨点点头,“求药方几日,得到的多是健脾和胃滋补的方剂,唯独木公子的药方是缓解情志,疏泄气机,清理肝火的,我一看便知道遇到制药圣手了。冒昧问一句,木公子可否认识木仙药铺的木公子?” 木樨哑然失笑,此木仙就是彼木仙,巨院长怎么知道木仙药铺? “我就是木仙药铺的木仙。” 巨仲杨哈哈大笑,“这就对了,去年彪将军带着木仙药铺的刀伤药来过书院,让巨某验证刀伤药的疗效,当时我就惊奇什么人能炼制出如此好的刀伤药。” “没想到是一个弱冠少年,后生可畏啊。彪将军和他的两位公子都曾在书院读书,木公子应该和他们很熟识。” 木樨这才知道彪将军找自己做刀伤药不是鲁莽之举,而是经过高人验证过的,可见做事严谨周全,有军人的风范。 “我认识茅守备和世林。” 巨仲杨点点头略一思考道:“西汶州的翟象、匡石、匡楠都曾在书院读过书。” 木樨脑海中闪过一道惊喜,匡石也曾在书院读过书,这里是否有他的画像呢?如果有可以看到他的真容了。 “翟家公子和匡家三公子读书时可否用心?” 巨仲杨摇摇头。 木樨心道,坏了,匡石读书的时候不会是个调皮鬼吧,难道家中那么多书是虚设? 巨仲杨道:“翟象歌舞天赋是上乘之姿,不是读书的料。先生讲课他睡觉是经常的事,听闻他现在经营饭庄,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踱了几步又道:“匡石是难得一见的奇才,天赋异禀过目不忘,从小有报国志,从不随波逐流。” “我给他们讲经史,经常彻夜长谈,堪称我的得力门生。他现在军中效力,将来必封侯拜将前途不可限量。” “三年前他曾陪一位祁公子来书院拜会季院首,相貌和读书时大不相同,如果不介绍绝对不认识。这次也给他下了请帖,不知道他能否来参加书院的盛会?……” 木樨没有想到医学大家也讲经史,更没有想到巨院长对匡石的评价这么高,看起来匡老三不单单是一介武夫,肚子里也有些墨水。 季院首用咳嗽打断了巨院长的话,好像不愿意他谈及得意门生。 拿出一张请柬交给木樨,“后天是东弥书院建院三百六十年,我和巨院长特意邀请木公子出席盛会。” “阿弥陀佛,”善喜大和尚道:“据老衲所知院首亲自发出的请柬不过十几份,这些人都是大祁的栋梁之材。亲自送请柬的只有木公子一个,恭喜,恭喜。” 东弥书院的院首亲自送请柬,木樨有些受宠若惊,不过随手写了一个小药方,有些受之有愧忙接过请柬。 “多谢季院首。” 她没有细想过,信手写的一个小药方,普通人花费毕生精力也未必配制的出来。 炼丹制药不止要付出辛苦,还需要有天赋和缘分。 就像她等了三百年就等到了仙瑶花开,而有一位师姐等了千年了也未曾看到仙瑶花的一片叶子,这就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季院首和巨仲杨都是博览群书,博古通今的大教育家。 他们费尽心力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信手拈来便能解决难题,不是巧合,而是需要千锤百炼的制药炼丹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