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大军的哀嚎声,即使隔着几十里地都能听到。 汉军因此被震动了。 不少人提着刀,慌张的从营帐里走出来。然后在军官们的拳打脚踢下以最快速度冷静下来,进行整备,涌向营垒各处预备防御。 然后他们发现,预想中出城夜袭的敌人一个都没看到,因此有些惊疑不定。 “张角死了。” 中军帅帐内,刘备平静的对自己的老师说。 卢植点点头,又看向帐外,隐约听了一下哭声。然后摇了摇头: “太平道没人了。” 刘备拱手行了一礼,没说什么,直接回去睡觉了。 虽然外面的声音很吵,但他却睡得很安稳。 因为就像卢植说的一样。黄巾军在张角死后就没人了。 他们的统帅,教主,精神领袖死了,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秘不发丧,掩盖消息,然后统御军队,交接权力,稳定人心。竟然是哭。 广宗城完蛋了。他们就算再多一倍的兵力也没用。 他们的士气完蛋了。再接下来,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接收这座城市,如何善后,如何争抢军功,以及……如何杀人。 心里面这么想着,刘备翻了个身,睡得香甜。营帐外,他的部曲和兄弟看到这一幕,毫不犹豫的离开,也回去睡觉了。 刘备能睡着,就证明事情没那么严重。自己就绝对不需要担心。 他们对刘备有足够多的信任。 …… 就这样,第二天。 因为那一场哭声,现在方圆几十里内,恐怕一只兔子都知道张角已经死了。这种情况下,宗员和董卓都很兴奋,觉得现在进攻是个好时机。 “再等一等。”卢植则这样回答。 卢植与他们想的不一样,他认为现在就进攻会让敌人同仇敌忾。他甚至一度非常担忧,在张角死后,广宗城的黄巾军变成哀兵,然后化悲愤为力量。出城与汉军决一死战。 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以至于如果不是害怕影响军心士气,卢植都想将军营后撤十里了。 那是十几万人。到底是十几万大军啊。 而且他们已经没有后路了。 “那么,老师。” 在议论一番,卢植继续坚持坚守营垒,加强防御后,董卓与宗员不甘心的离开了。 营帐内又只剩下了刘备和他两个人。 在等了一会儿之后,刘备终于忍不住,对卢植开口了:“我们,其实可以试一试招抚。” 卢植沉默了几秒钟,很认真,很认真的看着他的弟子。刘备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面色不变,继续说道:“张角死了,黄巾军人心惶惶。这时候招抚,就算不成功也会进一步打击他们的士气。 这些黄巾军现在正沉浸在哀伤中,恐怕很少有人听话。但只要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能明白过来。没必要为了张角一个死人,搭上自己的性命。” “是啊,没必要为了张角一个死人,搭上自己的性命。”卢植点了点头:“那么玄德,你能告诉为师,当天晚上你跟张角都谈了什么吗?竟然让你愿意为了一个死人,搭上自己的性命?” 刘备的笑容有些苦涩:“天子不会放过他们,是吗?老师的意思是,我们自作主张,会惹来天子动怒,不单救不了他们,甚至还会引来杀身之祸,是吗?” “是的。”卢植点点头:“黄巾之乱,蛾贼祸乱天下八州,纵横南北,兵马百万。任何一位天子都会害怕的。更何况今上……”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似乎不想继续就这个话题讨论下去。 无论如何,今上是他的君主。作为臣子,不该过度评价君主的道德品行。 不过就算他不说,刘备也能猜得到。 谥号是“灵”的皇帝,为人品行如何非常好猜。 他非常害怕,因为黄巾之乱感到恐惧。再然后他会因为恐惧,做出一些应激反应。就好像妇人在自家厨房看到蟑螂一样。 一边大喊大叫,一边斩尽杀绝。 他绝对想将这些黄巾军一个不留的全部杀死。以为这样就能保卫自己的财富与权力了。 就好像古往今来所有的蠢蛋君主一样。他们完全不明白民众的力量。天真幻想的可以。 然而偏偏是这样一个天真的蠢货,主宰了这个帝国的命运。 在这个蠢货心中,衡量一位将领有多忠诚的方式肯定非常简单,那就是杀人。杀的越多,越离谱。就是对他越忠诚。而像刘备这样不单不杀,反而想要招抚的家伙,绝对是大逆不道。干脆愉快的诛十族都没问题…… 哦,他似乎是宗族,那就算了。皇恩浩荡只诛三族就是。 卢植对这件事同样看不惯。刘备完全不怀疑,卢植对这些黄巾军肯定充满了同情。但这代替不了他对帝国的忠诚。 对帝国,对皇帝的忠诚是第一位的。对民众的怜悯要放在其后。 这是作为帝国官员应有的品质——如果卢植在野的话就是另一回事了。汉人的桀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强。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强。 再接下来,卢植似乎非常担心的拉着刘备,讲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忠君爱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他看来,这是维系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品德。然而很遗憾,刘备悲哀的发现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只能欺骗自己的老师。 “我知道了。”刘备于是退而求其次:“那么老师,战后,对于俘虏的态度……” 卢植沉默着,深深地看着刘玄德。就好像他看穿了刘备的本质一样。 不过在最后,他还是点了点头:“就按你之前,对程远志那支黄巾贼的办法去做。” 刘备因此松了口气。再次向卢植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出了营帐。 “玄德!” 在他就快走出去的时候,卢植再一次叫住了他。 刘备有些奇怪的转身,准备听一听老师的话。 “切莫自误。” 听着卢植用极担心的语气,对自己说出这四个字。刘备再次深深地施了一礼。 “弟子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