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早,严成锦下床穿衣发现,似乎没昨日冷了。 庭院中的雪,前几日就消了大半。 春晓和千金提着早点的食篮来到厢房,一样一样端到台上,随后为严成锦穿衣。 看到熟悉的桂花芝麻糕,严成锦就知道是李府送来的。 如今仔细一想,这些桂花芝麻糕多半是李府的‘紫薇’做的。 拿起糕点,竟发现底下垫着一张纸条:家父的病好了,小女清娥代家父谢谢大人关心。 一大早,朱厚照就来登门,这厮头上戴着一顶虎皮帽,估计是在街上买的,龇牙乐道:“老高,本宫去石景山,你去不去?” 又要去看母牛了…… 让严成锦奇怪的是,朱厚照从不睡懒觉,一大早就起来玩,上课的时候再补觉。 不知王华的发量多不多,如果不多,怕是快要秃了…… “臣是勤勉的人,臣要去当值。”严成锦才不理他。 朱厚照喜滋滋地吃了早点,才打马往京城外去。 严成锦换上朝服,出门就撞到了王越。 王越一副急不可待,跺着脚:“贤侄,今日是陛下赐号之日,你说能评上老夫吗?要是评不上如何是好?” 严成锦一脸懵然:“王大人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王越都快要哭出来了:“消息绝对可靠,你就别管了,你说老夫要不要进宫一趟,在陛下面前晃悠晃悠?” 行军打仗他擅长,送礼他也擅长,就是不擅长这些套路啊。 严成锦摇头:“大人不可,此时进宫,贪慕名利之心,昭然若见,陛下难道不会有所猜疑?大人还是留在家中吧。” 王越深吸一口气:“错过这一次,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老夫实在忍不住啊……唉!” 王越说的不错,若是说第一次有青山君这等强劲的对手,落选倒也正常。 可一次,压根没有比传世先生的名声更胜一筹的文人。 若弘治皇帝还不选他,想来也是不会再选他。 王越是明朝极为有名的将领,马文升因多次平定北方虏患,被称为弘治三君子。 王越比马文升还厉害得多,马文升未打败过小王子,王越不仅两度打败小王子,夺回大明的河套地区,还将小王子的爱妻,鞑靼人的女战神满都海,斩于马下! 可因为在前朝与汪直等人勾结,未得过任何肯定,在后世也是遗臭万年。 “不如大人回府等候?” 王越摆摆手,叹息一声:“不用,世伯在你府上会心安一些,府上的人会来通知我。” 暖阁, 弘治皇帝的案头放着一份旨意,拟旨通常是由文书房和内阁代劳,但这道旨意,他却要亲自拟定。 今日,要给大明的文人钦赐御号,御案上放着几个人的名单,还有他们的书著。 弘治皇帝露出春风满面笑意,抬了抬眼,望着殿中李东阳三人:“这次的御号,就赐给传世先生如何?” 传世先生就是王越啊。 刘健皱眉:“王越在前朝声名狼藉,若是得陛下赐号,岂不是等于陛下也认同了他的作为?陛下三思为好。” 弘治皇帝却是道:“自朕登基以来,王越为官就极为内敛,生怕与人为恶,如今敢于揭露国舅罪行,可见还有本心,朕方才翻了翻这《忏悔志》,已见其悔过之心。” 李东阳点点头。 ………… 严府, 王府的管事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 “老爷!有……有消息了!” 王越心神一紧,身体绷直,喉结滚动了一下才问:“如……何?我可选上了?” “方才户部郎中王琼大人派人来报,选……选上了!今年赐号,就是传世先生!大匾…还有皇帝陛下亲自提名的大匾和圣旨!” 王越怔了一下。 老眼变得浑浊,一世的骂名,终在他行将入土之前,洗清了啊! 王越老泪纵横,瘫软在地上,与相伴了几十年的管家抱头痛哭。 打了那么次胜仗,回到京师无人欢呼,落官之后门可罗雀,他的心也是肉长的啊! 王越喜形于色:“老夫现在就去昭告天下。” 严成锦仔细斟酌,道:“还不是时候,陛下接纳大人,多半是因大人揭举有功,百姓却不一定会接纳大人。” 王越这次揭举了张家兄弟,那也是边城的百姓得利,跟京城的百姓半毛钱关系没有。 换句话说,京城的百姓压根没得到王越的‘好处’。 传世先生这大号,可不能这么轻易毁了呀…… 严成锦到翰苑当值,刚到值房,王守仁目光落在了他身上。 为了方便他格物,早日领悟心学,严成锦为大义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又坐到他旁边。 王守仁面露疑惑之色:“老高兄向来对我避之不及,为何今日要坐我旁边?” 严成锦道:“我怕伯安兄看得不清楚。” 王守仁面红耳赤:“不知为何,看着老高兄思索,总会想得清楚一些,老高兄不要介怀……” 王守仁,你怕不是有毒? 严成锦仔细一想,该不会跟自己有关系吧,便问:“说来听听?” 王守仁道:“以在下对王大人的了解,为了明哲保身,他是万万不会揭举宁寿侯的,此举与他性情不符,在下觉得,是因王大人的心变了,所以,他做事情的方式变了。” 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这不就是王阳明心学吗…… 有启发了啊!严成锦也不知咋接他的话,只能来一句:“人是会变的……” 弘治十二年底,年关将近,各部各堂都在为自己的下属请赏或升官。 就像上一世的年底升职加薪,错过再等一年。 听说,牟斌为自己属下徐刚和沈让请赏,升了百户,看守朱厚照的东宫金吾卫刘俊有功,从百户升到了千户。 翰林院也很热闹,如果六部或者五寺的九卿官员举荐,就会被封官,调出翰苑。 毕不了业的士林,只能继续‘留级’,在翰林院继续当庶吉士。 严成锦想了想,内阁六部五寺,自己认识的,只有李东阳啊,要是程敏政还在就好了,他肯定会为自己请赏。 最靠谱的还是王越,说一不二,敢干敢刚。 但王越在五军都督府干事。 授官或升职,文官要吏部拟奏,武职要兵部拟奏,再经过弘治皇帝的照准。 自己是文官,王越一个兵部官员,也使不上力气啊。 至于自家老爹,刚封伯不久,底子薄,根基都在翰林苑,使足吃奶的力气,也就是减轻一下他抄典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