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第676章 全体警戒

   大惊的日军急忙转向枪响的方向。   负责保护炮兵的一个中队日军,依托卡车刚摆出迎击的阵型,暴风骤雨的枪声却猛地从他们身后响起。   “突突突突突……”   “嗵嗵、嘭嘭嘭……”   冲锋枪,全都是冲锋枪。   李伯谦带走的这两个排,每个弟兄都是双枪将。   此刻他们背着步枪,然后端着mp28是疯狂的扫射,刚一冒头就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还冲锋枪当中还有掷弹筒,几枚掷弹是狠狠的砸在卡车附近,用冲天而起的烟尘、弹片是掀翻了大批敌人。   “射击,立刻射击!”   “叭叭叭叭叭……”   “哒哒、哒哒哒哒……”   日军毕竟还是人多,在一名军官的指挥下,他们匆匆转身,马上就朝着弟兄们开火还击,架在卡车旁边的歪把子也扫射了起来。   谁知李伯谦设下的圈套却不仅仅是一层。   “咔咔……砰、当……”   半人高的荒草中,一只大手拉动枪栓,m24再次上膛后,果断一枪就打碎了歪把子机枪手的后脑勺。   紧接着李伯谦身边,又是几声枪响,躲在卡车旁的日军军官就跪到了地上。   两面夹击。   并且还是距离不过100多米的两面夹击。   李伯谦的侦察营实在玩的太花了。   一般情况下的伏击战,指挥官是绝不会把人员同时布置在两侧的,更不要说区区100多米的距离了。   因为左边的开枪,很有可能会打到右边的自己人。   不过李伯谦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他命令冲锋枪手在一侧扫射,自己则带着几个神枪手躲在另一侧,这么一来自己人的子弹就会从他们头顶飞过,而他们却能一个个的点名,专门挑高价值目标打。   就这样被两头折磨,日军的抵抗是越来越微弱了。   “突突突”   “叭叭、叭叭叭……”   “轰!”   冷不丁一声巨响。   一门92步兵炮直接飞了起来,倾斜着落到了十来米外,顺便还砸死了一个倒霉的日军。   原来是掷弹筒命中了卡车、引爆了卡车上的弹药。   这么一来日军的抵抗意志终于崩溃了,也不知道是谁领的头,还活着的人且战且退,拼命朝不远处的树林逃去。   而这边李伯谦他们也没有追赶,迅速把战利品一收,将其余几辆卡车点燃,弟兄们就搀扶着伤员离开了原地。   至于侦察营主力所在的树林那边,看到天边的滚滚浓烟,弟兄们立刻组织撤退,几桶油、一把火,将树林点燃之后日军也就没法子再追了……   第十一军的清乡行动居然失败了?   并且还损失了四门92步兵炮、170多名士兵?   这份战报实在太难看了!   刚刚上任的阿南惟几无法忍受这种屈辱,随即就命令清乡行动全面升级,出动的部队不再是二线的治安部队,统统都换成了真正的野战军。   并且还从3000人增加到6000多,直接变成了两个联队的规模,并且还配备了全套的骑兵、炮兵与辎重部队。   就这样,当日军大规模调动的情报送到潭州,放在薛长官的桌子上,第九战区也就迅速做出了反应。   部队取消休假。   全体官兵进入警戒状态。   接触线上的弟兄更是迅速做好了抵御敌人突然袭击的准备。   然后当这个消息传到山城,通过各种渠道扩散开,人人都以为第二次潭州会战即将打响时,身在川地的杨锋也准确的把握住了机会……   某天,在《山城日报》的头版头条上,一组血淋淋的照片让人们是义愤填膺。   照片上是一个被日军烧毁的村庄,那些尸体、鲜血、灰烬都强烈刺激着人们的情绪,不少人更是一边哭泣一边大骂。   而在这组照片下面则是一份请战书,不过这却难倒了不少人……   “阿牛哥,这写的是什么呀?”   “你问我,我还想问你哪。”   “这照片我看的明白,可是这字……”   “哎,咱们几个加起来,认识的字都没有一箩筐呀……”   在山城那千万条台阶中,有一条上面是坐满了苦力,其中几个人正在愁眉苦脸的议论。   他们不知从哪弄了份报纸,可惜却没有人识字。   正当他们抓耳挠腮时,一个身穿长衫的男人凑巧路过,结果一个苦力就壮着胆子、挤出讨好的笑容凑了上去。   “先生先生,帮帮忙,能不能告诉我们,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我看看啊,这是一份请战书。”   “那能不能给我们念念?”   “也好,今悉日寇再犯,兆青愿再赴沙场,率新一旅健儿与敌死战,碎骨千遍毅不悔……”   长衫男举着报纸,一开始还是一副应付了事的神情。   不过念着念着,慢慢可就被这封请战书的文字给感染了,只见他越念越大声,到最后更是难以自抑的挥舞起了拳头。   “……兆青敬上。”   “好!”   “啪啪啪啪啪……”   这边长衫男念出落款,突然就听到一声叫好,接着便是一片密集的掌声。   原来在不知不觉当中,路过此地的人都被请战书的内容所感染,停下脚步来倾听,最后更是被感动的拼命拍手。   “杨将军可是名将,他一定能打败日本人。”   “可是我听说,杨将军正在建钢铁厂呀?”   “哎!钢铁厂可以先打跑了日本人,然后再建嘛!”   “说的对,我们支持杨将军的请战,我们支持杨将军上前线……”   也不知是谁带头,可这口号一喊,渐渐的就从这条台阶这条街道,扩散到了整个山城……   鼓动民意这招果然奏效。   当那封请战信在全国各地传颂,人人都为杨锋字里行间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不少老师甚至在课堂上宣读时,军委会的命令终于来了,他们决定调杨锋回潭州、回去继续指挥新一旅作战。   于是杨锋立刻交代了一番。   让黄县长努力发展三王山的经济。   让钱俊侠尽快扩大对军火,特别是火炮的生产。   让周青云以民团的名义再训练一支2000人的部队。   让黄先生不惜代价的开荒屯田。   让杨副厂长管理好花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