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以来,“兴文教”“抑武事”,“以文化兴天下”,实行言论自由,不杀言事大臣或士子,已经成为了条法。 当然什么事情都是有个度的,若大张旗鼓、扑风捉影的污蔑或诽谤大臣,甚至皇帝,那就另当别论了。 谋逆之事也是如此,不能触其逆鳞,若行谋逆之举,那么就没有不杀士大夫的阻碍了。 此时李三坚等人温酒评击朝政,甚至将朝廷官员骂个狗血淋头,也没有多大的事情,旁人也不会理会。 与李三坚等人接话的是长州士子,姓叶名梦得,字少蕴,比李三坚年长四岁。 叶梦得同样是长州解元,能诗善文,尤精于词,学识渊博。其从祖父为北宋名臣叶清臣。四世祖叶参为咸平四年进士,官至广禄卿。母亲晁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据说有一年,叶助同妻子晁氏至东山朱巷祭拜先祖造玄公叶逵祠,是夜梦见一龙盘于宅中梁上,不久便怀孕生下一个儿子,故取名梦得。 因叶梦得的母亲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因而叶梦得的文章受其影响较深,同时叶梦得虽未见过苏轼,但一直以苏门弟子自居。 此前叶梦得听冉云彪谈起,说李三坚是苏轼的门生,因而就特别留意李三坚了,之后又听说李三坚被逐出师门,于是就不禁莞尔。 “原来是长州少蕴兄,失敬,失敬。”李三坚拱手对叶梦得说道:“不知兄台所言何意?少蕴兄是否愿意畅所欲言,以解在下之惑?” 李三坚目前对朝局根本是一无所知的,而省试内容之一与发解试一样,就是时务策,而不了解朝局,根本是行不通的,因而此时李三坚态度是恭顺之极,真心实意的向叶梦得请教。 “不敢。”叶梦得点点头答道:“还未请教小哥儿姓名。” “不才岭南举子李三坚。”李三坚答道。 “岭南灵山县李翰韧?”叶梦得闻言大吃一惊,连忙问道。 “正是,少蕴兄怎知在下的字号?”李三坚疑惑的问道。 “首行句读之法的李翰韧?”叶梦得不答,又问道。 “正是。。。”李三坚看着叶梦得说道:“少蕴兄你为何了解的如此清楚?” “哈哈”叶梦得闻言欣喜的说道:“句读妙法,此时已经在江南之地广为流传了,众生皆云,此法非凡人所能得也,没想到在下居然在此地能够得见李句读,真乃三生有幸!没料李翰韧居然如此年轻,真乃少年俊杰也。” 李句读?你才是李句读,你全家都是李句读,李三坚心中暗暗嘀咕。 李三坚为了自己读书方便,就在书上标注了许多标点符号,此事只有灵山县县学黄教授及灵山县一干生徒知道,李三坚万没料到,自己“发明”的句读之法居然流传到了江南,还广为流传?此使得李三坚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是黄教授所为?李三坚心中暗道。 事实确如李三坚所猜测的这般,黄涣认为李三坚的句读之法甚妙,于是就通过书信向江南好友推荐了此法,随后就在江南官学、书院流传开了,众人均是此句读之法甚妙,解决了读书难的问题,并且简单的符号还能代表一定的意思,简单的语句甚至不用写字,直接可以用符号代替。 如此妙法没有数十年的寒窗苦读,是不会创造此法的,当时众人均是如此猜测,均是认为李三坚是个数十岁之人。。。 从此之后,李句读之名在学子们当中也是颇具名声的。 “雕虫小技,不堪挂齿。”李三坚闻言连忙说道:“此乃在下偶尔得之,不值一提,少蕴兄不妨说说朝中之事如何?” “李句读,无酒如何能够说事?”叶梦得随后笑嘻嘻的说道。 无酒就不能说事了吗?李三坚心中又是恨无奈,这个世上好像缺了酒就什么事情不能干似的,无酒就能憋死人? 不过好在这个世上的酒均不是高度酒,不但度数不高,味道还很不错,特别是宋京师开封府的酒。 “兄台,在下囊中羞涩。。。”李三坚随后两手一摊,很不好意思的说道。 “酒来!”冉云彪撇了李三坚一眼,知道你穷,还拖家带口的,没人喊你付账,在灵山县之时就是如此,几乎都是冉云彪或曾公明抢着付钱。 酒肆之中的小厮很快就将酒端了上来。 李三坚尴尬的抢过酒壶,将三人面前的酒盅斟满。 “此酒名为桑落酒。”叶梦得端着酒杯说道:“不知桑落酒,今岁谁与倾。色比凉浆犹嫩,香同甘露永春。十千提携一斗,远送潇湘故人。桑落酒乃是用高粱、豌豆、绿豆等物制成,皆平常之物,可其色比凉浆,清凉可口,实乃佳酿也。” 叶梦得忽然提起桑落酒,应该是与人有关,以酒喻人,李三坚心中暗道。 果然叶梦得过了片刻后说道:“李公被罢官了,你们知道吗?” “李公?哪个李公?”李三坚问道。 不会是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吧?李三坚心中暗问道。 李三坚不知道,冉云彪倒是略有耳闻,于是问道:“少蕴兄是指七岁即日诵数千言的李清臣李右丞吗?” “正是。”叶梦得点头道:“李公出身微贱,曾祖与祖父皆为平民,其父是一名县令。李公少年丧父,但其天资聪颖,七岁便能读书识字,且过目不忘,少年之时,文章便传闻于天下,举进士之后,为官清正廉洁,居官奉法、爱民如子,毋敢挠以私,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李公历仕四朝,是四朝元老,力主革故鼎新,常患法之不变也,是首倡绍圣之人,如此之世之名士,却落得丢官罢职的下场,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老子五六岁就会读书习字了,七岁就会背诵唐诗三百首了,李三坚心中暗道。 七岁日诵数千言,关键是要看诵的是什么言?若是胡说八道之言,就没什么了不起了。 等等,正当李三坚心中洋洋得意之时,忽然想起一事,历仕四朝?是哪四朝?若弄明白这个问题,岂不是知道自己身处到底是宋的哪个朝代了吗? 于是李三坚连忙开口道:“李公历仕四朝,是哪四朝?” 叶梦得看了李三坚一眼道:“我朝仁宗皇帝、英宗皇帝、神宗皇帝,还有当今圣上。” 李三坚闻言顿时暗暗吁了口气,还好不是宋徽宗年代。 李三坚再怎么历史知识缺乏,但也知道北宋就是亡于宋徽宗之手,宋徽宗年代应该是宋最黑暗的时代,腐败、荒淫、民不聊生贯穿始终。 若李三坚正好到了宋徽宗时代,岂不是糟天下之糕了?战乱、流离失所,北宋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李三坚也定是没什么好日子过,也会成为了乱世之人,而乱世之人,命运就与一根野草差不了多少。 目前的皇帝不会是宋徽宗吧?李三坚很想开口询问,可李三坚又该如何问?他人又该如何回答? 要知道皇帝都是在归天之后,才会有仁、神、英等尊号的。 最关键的是李三坚只知宋徽宗,而不知道宋徽宗的本名。 这王八蛋到底叫赵什么?李三坚苦苦回忆,仍是没有一点印象。 “李公因何罪落官?”冉云彪随后问道。 “此事具体我也不太了解。”叶梦得摇头道:“不过我听说是谋逆之罪,但此不过是道听途说之言罢了,应该是因为朝廷争斗的缘故罢?” “党籍之争?”冉云彪问道。 “非也!”叶梦得否认道:“目前宰相乃是章惇,而章惇却是元丰之人,而李公亦是元丰之人,如此何来党籍之争?” “那就是争权夺利了?”李三坚开口道。 李三坚是越听越有兴趣了,目前朝廷党争是愈演愈烈,李三坚对此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苏轼不也就是党争失败,从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被贬到琼台儋州如此荒凉之地了吗? 而党争归根结底就是争权夺利,为了将权利握在手中,不惜用尽一切办法,将政敌一一击败,一一往死里整,不弄死对方,誓不干休。 当然借口却是冠冕堂皇的,如苏轼,因题了一首“反诗”就被其政敌抓住机会,将苏轼一党是一贬再贬。 “然也。”叶梦得赞许的点头道:“据我猜测,应该是这个原因。” 叶梦得、李三坚等人估计的大致不差,就是这个原因,李清臣就被贬黜,被赶出了朝廷中枢。 赵煦重用章惇、曾布、李清臣复新法,此时章惇却得到了相位,并且还是独相,此使得作为首倡绍圣的李清臣心中是愤愤不平。 同时李清臣对章惇的一些做法也极为不满,如章惇尽贬朝中元祐旧臣,将文彦博、吕公著、苏轼、苏辙等三十余人放逐到了岭外。 李清臣认为章惇的做法过于偏激,并曾经向赵煦进谏,如此就与章惇势不两立了。 权争的结果就是李清臣落败,而被逐出了朝廷。 李清臣官声极佳,就引起了众多世人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