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刘佩立刻令人拿来笔墨纸砚,写了一份加急的奏疏送往京师。他在奏疏里面详细的阐述了朝鲜对于大明的意义,并自告奋勇去增援朝鲜。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是清军什么时候出兵?清军出兵后朝鲜能够支持多久? 在正常历史上,皇太极只用12天就打到了朝鲜的王城下,迫使朝鲜签下了城下之盟。因为那个时候是冬季,有利于战马奔腾。也可以非常干净利落的干掉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可怜朝鲜士兵! 不得不说,朝鲜号称小中华是有道理的。好处学到了一些,坏处也学的齐全。尤其是文贵武贱这方面做的比大明都过分! 好在现在是夏天,若是清军出兵的话,那些士兵们只担忧自己吃不饱就可以了,倒是不担心自己挨冻!而且树木繁茂,草长莺飞也会影响骑兵的速度。 刘佩还在奏疏里要求朝廷立刻通知东江镇方面提高戒备。刘佩怀疑皇太极回军的时候可能直接攻击皮岛,好拔掉这跟肉中刺! 虽然在正常历史上,皇太极是在征服朝鲜之后很久才进攻皮岛的。但是现在的历史变化太多了,刘佩已经无法再掌控历史。所以他只能开动脑筋去推测。而且刘佩的推测可能性是切实存在的。 奏疏刘佩派人送走之后,一道道的命令就传递了下去。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再次征兵1万人!之后就是命令部分大军各自回防区。自己则率领10000人向登莱靠近。这样在接到朝廷命令的时候就可以用最快速度登船,赶往朝鲜或是增援皮岛。 事实就像刘佩猜测的一样,刘佩在奏疏刚刚发出去三天,他就收到了满清军队攻入朝鲜的消息! 刘佩立刻就知道朝鲜保不住了!如果朝鲜能够支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或许还能等到刘佩的增援。若是等不到,恐怕历史上的朝鲜投降就会重演。 现在刘佩只能祈祷朝鲜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 。同时希望朝廷能够尽快的回复自己。但是刘佩已经不太对朝廷报以希望了!等那些官员们争论出结果,朝鲜已经灭亡了! 刘佩赶到登州后立刻开始做渡海的准备。但是大军渡海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准备能完成的。就在刘佩筹备渡海的时候,朝鲜的消息接连不断的传回来。 让刘佩感到失望的是,和正常历史上一样。朝鲜的军队简直就是一触即溃!就在草木蓬发,雨水飘的季节里面,清军骑兵依旧突进的快如闪电! 在击溃多股朝鲜军队后,清军快速地逼近朝鲜王城。结果在得到清军入侵朝鲜第15天的时候,刘佩得到了消息,清军已经攻到了朝鲜王城下下面! 刘佩终于知道历史的大势是如何的难以逆转!朝鲜肯定会签下城下之盟,而到此时,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来。而且东江镇的水师也没有赶来运人。 两天后,朝鲜黄投降皇太极的消息传来了。可是朝廷方面依旧没有任何消息。这可把刘佩急的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朝鲜毕竟是藩属国,无令不能轻易出兵。 刘佩不知道因为他的奏疏,现在庙堂上已经吵成了一锅粥!大臣们当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赞成立刻出兵支援朝鲜。而大部分人都不同意。 而且不同意的人还分为两派。一派就是认为刘佩是哗众取宠,根本不顾现实的形势!现实的形式就是大明根本无力北顾,他们只希望守稳阵线。 另一部分人则能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们觉得大明的军队不可能是清军的对手,所以只要求刘佩增援一批粮草器械给东江镇就可以了。 三方争论不休,一直拖延到朝鲜王签署城下之盟的消息传到大明,这场争论才算是结束。所以最终朝廷对刘佩的答复就是增援东江镇一批粮食器械。 刘佩接到这封旨意之后,简直是就想破口大骂!要知道朝鲜早就不想承担东江镇的补给了,所以朝鲜 一旦投降了清军,那么朝鲜肯定借机中断对东江镇的补给。那样的话,东江镇的给养就只靠海路运输,那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不过让刘佩还算放心的是,他早早的就给东江镇传递了消息。要他们当心清军的偷袭,并给他们补充了一匹粮食和器械。 但实际上刘佩真的不放心东江镇。因为东江镇现在早已经没有了往日敢于和女真鞑子对阵的雄心。这和现在东江镇的守将沈世魁有直接的关系。 沈世魁这个人就是个标准的明朝武将。典型的为了权势不择手段!但是好在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民族气节!在正常的历史上,他也是里敌清军而死!可惜的是没能保住东江镇这块敌人背后的飞地! 说到沈世魁的历史,他本是一商人,辽东战事起后失去了经商的条件,于是选择了从军,投到东江总兵毛文龙麾下。 投军后沈世魁作战也算勇敢,但在皮岛开镇后,毛文龙一言九鼎,重用的都是亲信。无奈之下,沈世魁有一女以绝色著称,送与毛文龙纳为妾室,“宠冠一时”。有了这层姻亲关系,沈世魁才真正得到毛文龙信任与重用。 之后沈世魁挟毛文龙之威,“倚势横行岛中”。当时皮岛是明朝与朝鲜交流的要道,他控制商路,来往商贾都要对他孝敬,尊称他为“沈太爷”。 等毛文龙被杀后,皮岛几度内乱,沈世魁也没闲着,为谋取自身利益在其中推波助澜,更被怀疑为崇祯四年兵变的主谋。 到了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沈世魁暂代离开皮岛的黄龙署理东江总兵,黄龙在旅顺战死后,沈世魁在9月被正式任命为东江总兵。 沈世魁接任总兵后更加一手遮天,对朝鲜使者颐指气使,朝鲜使者称他“升职之后,又颇骄恣,兵不过五千,而称以万余,瞒报朝廷...且怒周都督之不受其赂,行谗于太监,使被不测之祸,登、莱之人,莫不痛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