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恼的不行,还真不是因为紫鹃她们的嘲讽,她知道那不是冲她说的话。 她恼火的是薛宝钗.对于袭人的做派,她是习以为常。 贾宝玉是个一时心热又心软的主子,在府里一贯的骄纵,养成了他做事不会瞻前顾后的习惯。 就拿今天的事来说吧,政老爷好不容易才从贾母手里把他带出来,说是让他见见世面,最好能来林家书院就读。 宝玉也是有日子没见过姐姐妹妹们,兴冲冲的就跟着来了。可一进庄园大门,他就看见了薛家的酒肆,莺儿在门口一招呼,宝二爷就走不动了。 呸!你当你们家开的是什么?还站门揽客? 越想越气,这是去的谁家做客呀,还没见到主人呢,宝二爷就当街施粥去了。 当时晴雯就觉得不对,她不懂什么道理,可看着那些来的士子眼神中,充满了羞恼。仔细想了想,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家乡发了大水,她跟着爹娘一路北上,沿路就是靠着这些粥棚才活着走到了京城。 往事不多想,想的就是舍粥的道理,这不是只给灾民、流民喝的吗?怎么会用到了士子身上。我不懂,难道万事皆通的宝钗也不懂? 晴雯多了一个心眼,打发个小厮去问问。 一问方知,薛宝钗在给林黛玉捣乱。 当时她就不干了,你薛姑娘和林姑娘的事,打散了头发抓花了脸都与我们无关,可你留下宝二爷帮着你施粥,是不是有些不地道。 怎么说,怎么劝,没人肯听她一句。宝玉还嫌她烦,赶走了她,让先来和黛玉见个面。 结果可好,她路上就见到了拎着柳条子的政老爷。心说不好,急忙忙跑回去报信,却还是被政老爷堵个正着。 掀翻了锅,推倒了灶,把宝玉一顿好打。 按理说,她这个最早发现问题不对的丫鬟,该是有功的。 然而世事并非如此,还恰恰正好相反。 屋里“装”贤惠跟哭丧一样的袭人,早就哭着拉住政老爷的柳条子说道:“都是我们的错,是我不懂,没能拦住二爷,老爷要罚就罚我吧。晴雯早就看出来不对,也没能来得及。” 小晴雯当时就傻了眼,这话说的真好,任谁听了都是那么个意思:晴雯知道不妥,可她坐视不管。 一想到这,晴雯怎么还能坐得住,这句话和意思传回了荣国府,自己哪还有好果子吃。 可又该怎么弥补回来呢? 在门前转来转去无计可施,就算是进去和袭人吵一架也不能挽回。该怎么办才好! “喂!就急成这样,郎中不是说了不碍事的吗,又给你们找来一个大夫。附近有名的骨科大夫,胡大夫。” 晴雯顺着声音去看,一脸笑模样的雪雁,站在院子门口和她说着话。 往她身后看去,一个內侍和一位低着头挎着药箱的大夫,在她身后等着。 先原地福了福身:“您二位先生请稍后片刻,容奴婢去通报一声。” 站起来后那眼睛眨的飞快,雪雁笑着过去和她一起进屋。 “哪请来的?” “看见那位內侍了吗?他给找来的大夫,说是附近最好的骨科。一向都是给左近大营里的兵卒看伤,有着太医院的认可呢。” 两个人一问一答进了屋,贾宝玉身上盖好了一床被子,见着雪雁很是高兴。 “雪雁,林妹妹去哪里了?怎么也没见着他?” 雪雁蹲身见礼:“宝二爷,我们姑娘忙着在山上安顿学子们呢。一来一回的,需要些时间,您先看着伤,等得到的。” 宝玉直皱眉:“这等的事,随便安排一个管家不就好了吗,何劳妹妹亲自的去。” “话不是这样说。”雪雁笑嘻嘻给宝玉下套:“既是林家的事,也是朝廷的事。主家不出面怎么行呢?” 宝玉果然进圈:“什么朝廷的事,一群禄蠹们只为自己升官发财,根本不管学子们的死活。出了事,就推到一个弱女子身上去办,简直就是混账。” 晴雯赶紧拦他一句:“被打的糊涂了不成!尽说胡话!快躺好了吧,有大夫来给看伤。” 她可知道外面还站着一位內侍呢,这些话要是传进了宫里,又是个麻烦。 雪雁得了逞,不在撩拨他了,有那么一句足够。 为什么雪雁这么做? 周全教的好,来的路上就暗示给雪雁,不找点贾家的错,很有可能林家要背上慢怠学子的罪名。 找别人的话,雪雁怕是无计可施。找贾宝玉的话,让他说出平时常说的就行。 周全在外面听得清楚着呢,咧嘴一笑和胡君荣大夫密语了几句:“这回机会难得,你要想法子和那个宝二爷多套套近乎。以后出入贾府可就方便多了。” 胡大夫躬身陪着笑,看着是挨训的,嘴里却说道:“一听就是个捧着养的小少爷,想来床帏里也不会寂寞。我看人下药方,保准吊住了他。你可要小心,身后一直跟着尾巴呢,上次除掉水家的暗手,你做的太生硬了些。西边很是不高兴。” 趁着屋里的人还没出来,周全连连叹气解释道:“当时事态紧急,巳蛇已经接到了水家的密令,要问出西边的位置,我不得不出手。” 胡君荣身子躬的更低了,声音也压了下来:“李修不能死,老王已经决定西出阳关,他是那里的钥匙,断了钥匙,可就被锁死在西边了。” 周全背着手一脸的倨傲,嘴里连声称是:“奴才遵旨,必保李修平安回到敦煌。” 胡君荣不再做声,两个人等着雪雁出来,叫他们进去看病。 不过是些皮外伤罢了,胡大夫怎么给贾宝玉补身子略过不提。贾政气冲冲的上了山,坐在李修身旁,脸色不善。 “政公消消气,也宽宽心。宝兄弟就是那副性子,他也是无心做错事,真打坏了,您回府怎么和老诰命交差啊。” 李修认真的劝慰贾政,他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贾政问了问又有郎中去给宝玉看伤了,放下心,请李修多在学子们面前说说宝玉的事,最好把这个傻儿子给摘出去。 李修满口答应,特意的请来几位学子的领袖,谈笑风生的把事情原委解释了一遍,说不得也得给薛宝钗遮掩一二。 黛玉反而觉着李修这样处理事情最好,明显见得是偏向自己的,处处维护着林大院长的威严,把宝钗说成了不懂事的女流,怎么能不开心。 几位学子领袖恼过一阵后,也碍于贾政郎中的官神,答应就此放下不提。爹也教训儿子了,惹事的还是个商贾女流,还能怎么去说。只当着是个好心办坏事的吧。 贾政转怒为喜,去找山子野商量他们家修园子的事。 学子们可是不散,和李修做了个面对面, 他们这么早的过来书院,可是有着大事! “修同学,你可听说了明年科举的方略吗?” 李修苦笑一下:“修是个被软禁的人,左右消息根本不通。哪里知道要开科的事。怎么了,有什么新闻?” 黛玉也支棱着耳朵听着,问话的学子是关中王载,字甲礼;为人方正素有侠气,深的一干学子们的拥护。 先对黛玉抱拳言谢:“谢过林院长的仗义疏财,能让我们这些流离漂泊的学子们,能有个栖身之地。” 黛玉不敢居功,戴着帽子坐在李修身后只说是李修的功劳:“我一个年幼女流,怎么能出面做出这样的大事。都是我世兄想着这些的。院长什么的,可是不敢当。” 王甲礼哈哈一笑:“林院长莫要谦逊,李修贤弟又能比我们富裕到哪里去?都是一群穷光蛋,他要不是有你这么个世妹,备不住也和我等一样。” 学子们是轰然大笑,纷纷出言讥讽李修是慨他人之慷,若没有林家的钱粮和书本,哪里能有这么个上风上水的书院去。 黛玉觉得好笑,他们男儿家原来是这么样的开玩笑,说的痛快,被说的也不恼,大家哈哈一笑的事,说过也就忘了。 等着笑过这阵了,王甲礼才把来自京城最新的消息告诉了李修。 “我临来时,樊教喻专门寻到我,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朝廷要在明年八月十五开恩科。” 黛玉心里很是替李修欢喜,终于是等到了日子。从现在算起来,一整年的时间,世兄就可以鱼跃龙门归大海了。他要是回敦煌的话,我也要去! 李修也是长舒一口气:“好!我等就在这里苦读一年!然后同去金榜之下唱名!” 众学子轰然叫好! 黛玉感悟,能来自己书院的,无一不是意志坚定能吃百般苦的读书人。对书院来说,此乃幸事也。 可是王甲礼却不太高兴,皱着一双浓眉又说道:“诸位切莫高兴的太早。此次恩科,汇聚了南北三年的学子,人数不下两千。汝等可知,朝廷录取多少?”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都在猜测应该不下二百。十中取一,应该是有的。 王甲礼摇头长叹一声:“若是那样就好了。明年取士,三十六!” “什么?!” 众皆哗然! 三年不开科,开科却只取三十六名进士,朝廷这是疯了么! “诸位!诸位请听我言!” 王甲礼振臂高呼:“可知因何如此么?” 皆喊不知。 李修怕他们喊的声音大吓到了黛玉,请着黛玉远离了人群,坐到瀑布那里去,有轰轰的水声,挡住了嘈杂的人声。 王甲礼大声疾呼:“只因六年前,太上在位时,忽然启用了一大批原本被罢黜的官员。这些人此时都牢牢占据着州府高位,害的下面的官员升迁不上去,所以我等即便是高中,也要沦落到无官可授的局面。故此,只能取士三十六。” 一个学子悲愤的喊道:“官吏罢黜若不是因为党争,定是酷吏贪腐之辈!怎么又能起复的呢!那我等岂不是要等着他人致仕还乡后,才能有机会补序?” “你想的美!”有人反驳他:“先想想此次怎么能中吧。我等来草木书院的,大都是直隶、西北、关外三地的学子。诸位莫要忘了,江南三省,才是历科中举最多的地方。我们等了三年,江南士子又何尝不是积攒了三年的人才。此战堪虞,凶多吉少啊。” 人群嘈杂起来,都没想到朝廷录用的名额这么的少,各种幽怨扑面而来。 黛玉一扥李修的衣襟,李修转过身来看着她。 “你可有把握的吗?” 李修不答黛玉的话,起身站起来,找个了半截高的树桩,站了上去。 “尔等可是怕了?!” 他这一嗓子,喊蒙了在场的所有人,连远处的贾政和山子野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李修用手一指这些学子:“饿,我等不怕,因为是有书读。冷,我等不怕,因为是有书读。就连被困在京城,我等最怕的是什么?!” “无处可读书!”学子们悲愤的喊了出来。贫困交加的他们,找不到一处可以落脚之地,连个笔墨都摆不开的窘境,才是心里最寒的地方。 李修一指林黛玉:“此女!我敦煌李修的世妹!她是一介无父无母的孤女,寄身在亲戚家的屋檐下,遭遇可想而知。不比我等好到哪里去! 娇弱如斯的女孩儿,尚能抓住一线的生机,果断的用九牧林的香火印,与我联盟在皇天后土鉴证之下。可见心意之坚!” 黛玉先是吃了一惊,听到是在说自己,赶紧的站起身,双手叉在小腹前,心里是又悲又喜。 悲自己的身世,喜自己的眼光。 李修继续言道:“不就是三十六吗?不还有三十六吗?比之她的一线生机,要好上多少?!尔等心意,尚不如一女子乎?!” 王甲礼率领一众身上都是补丁的学生,正衣冠,掸袍袖,拱手在身前,深鞠一躬。 黛玉晃了一下身子,稳稳的福下身子去。 李修哈哈大笑起来:“这就对了!怕什么?有什么可怕!我们草木书院有这么一个镇山之宝在,不会输给他人一丝的意志! 诸位同窗好友,林娘子之父的牌位就在山下,我劝诸位,没事就去多拜拜。那可是当年的探花郎。林娘子把其父林探花的所有时文、书稿、论题都拿了出来,还有姑苏林家五代的藏书,还有闽越林、芈两家送来的五代藏书。我等,不比江南学子短可学之书!” 众学生屏气凝神听李修说下去。 “再告诉诸位,林娘子请来了国子监诸多的教习。有先生、有书本、有饭吃、有茶喝,看看周围在起的高楼。还有何惧!” 终是说完了这番话,李修跳下树桩,走到黛玉身前,再次领头拜向林黛玉。 “敦煌李修,拜见林院长。谢过院长倾囊而出,助我读书。” 后面紧跟着的是王甲礼:“关中王载拜见院长!” “辽北沈园。” “晋中金淼。” “直隶方铭。” “拜见林院长!” 随着一声声的报号,三十二位贫困学子拜在林黛玉的身前。 自此,草木书院,有了第一批的学生,而年方十三的林黛玉,用林家最值钱的书本,在林庄里,重塑了九牧林的传承。 此传承,非是血脉,而是文华。 黛玉在李修拜在她身前时,已经是热泪溢出,等到三十二位男子长躬不起等她发号时,终是忍不住一声悲啼,颤着声音对他们说道:“林家有书,只是无有男儿承继学识。今日有了你们,虽说是拜在书院门下,奴家也不敢辱了各位高贤。” 话音一顿,黛玉止住悲声,高声说道:“若是各位高才不弃,林家嫡女,愿代父收徒。从此后,我等皆是同门师兄妹。小妹不才,供养君子于学,我父母在天之灵,必能善佑。” 好一个林黛玉,心思转念间,就把这些学子收在了林氏门墙下。还以师兄妹相称,以免女儿身的不便和身为院长的为难。 李修明悟,院长之位,原来黛玉要给自己的父亲如海公。 他还没想好怎么说,众人都齐声喊了声小师妹。 更有甚者高呼:“江南士子又如何?我等有师妹!” “对!他们大贤,我们有师妹!” “哈哈哈!若是这么说来,他们有什么我等都不怕了。只因,我们有师妹!” 王甲礼再次喊了起来:“我等见过小师妹。” 李修甚是恼怒,怎可如此的见色忘..... 黛玉看到了他的脸色,俏步上前,拉住李修的袖子,轻轻的喊了声世兄。 李修冲众人哼了一声,你们有师妹又如何,吾有世妹!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