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99章 这事免谈
裴秀和傅玄的消息很灵通,曹亮回到家的消息,他们很快便知道了,而且他们掐得点也很准,正是曹亮用过午膳之后,他们便赶来登门拜访。 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蹭饭的习惯,而且打扰别人吃饭,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曹操在他的诗作里面,便有这样的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就是吃饭吃到一半时候,放下碗筷去迎接贤者。这也从一侧面证明,古人一般对吃饭是比较重视的,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最基本的礼仪,更别说半中间打扰别人用餐了。 曹亮一进中堂,裴秀和傅玄都站了起来,抱拳为礼道:“曹兄凯旋而归,可喜可贺呀!” 曹亮拱手还礼,呵呵一笑道:“不过是侥幸地捡了一条命回来罢了,何喜之有?” 裴秀道:“听闻前方传回来的战报,曹兄可是斩杀了逆吴大将军诸葛瑾,如此卓绝的战绩,只怕是大魏立国以来,都是绝无仅有的,籍此功勋,曹兄此番定能够加官晋爵,荣耀之至。” 确实裴秀说的可是大实话,自三国鼎立以来,还真没有象诸葛瑾这种级别的重臣殁于战事,此次曹亮斩杀诸葛瑾,的确是一件比较罕见的大功劳,肯定会得到朝廷的高规格赏赐的。 曹亮淡然地一笑道:“不过是我运气好一点罢了,在战场上捡回了这么一颗人头。阿福,给客人上茶,裴兄,傅兄,这次从淮南回来,别的没带,倒是带了些好茶叶,一起品品如何?” 淮南六安的瓜片可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此番曹亮到了淮南,收购了一些当地山区的茶叶,如获至宝,特意地带回了洛阳。 三国时代的饮茶习惯源于秦汉,这个时代,茶叶是一种比较奢侈的物品,非达官贵人不可享用,而且喝茶的方式和后世大相径庭,这个时代用的是煮茶法,把茶叶捣成粉末,加入盐和一些香料,熬煮成浓汤饮用。 由于茶叶具有解酒之功效,对于那些酩酊大醉者,喝点茶水,可以减轻宿醉的头痛症状。 不过曹亮可不习惯这种煮着喝的茶,不但苦涩难喝,而且把茶叶本身的清香给破坏掉了,所以曹亮喝茶时要求下人用开水直接冲泡,不要煮的。 此次从淮南带回的茶叶,可比洛阳市上所卖的茶叶珍贵的多,如果再用煮的方法,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下人们很快地将茶水端了上来,裴秀和傅玄是一脸的惊奇,一般煮出来茶茶汤浑浊,颜色发红发暗,曹家的茶却是茶汤清澈透亮,微微地泛着嫩黄之色,而且清香高爽,香气馥郁。 裴秀惊呼道:“曹兄,你的茶果然是不同凡响,淮南之地,还真有这等好茶?” 曹亮呵呵一笑,这世上并不缺好茶,而是缺好的制茶和泡茶方法,中国人的茶道技艺,那是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不断地改良之后才得以完善的,三国时代,仅仅只是饮茶的开始,远没有达到巅峰鼎盛的时期,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茶叶,难怪裴秀傅玄会惊艳了。 “怎么样,半年多未见,二位过得如何?” 裴秀自嘲地道:“还不是老样子,每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谈玄论道,喝酒品茶,无聊至极,那像曹兄这般,驰骋疆场,陷阵杀敌,快意人生。” “那好办得很,下次大军出征之时,我定然举荐裴兄,随军出征。” 裴秀连忙地摆摆手,道:“别别别,我不过是说说而已,曹兄你千万别当真。” 傅玄笑道:“季彦过惯了肥马轻裘的日子,那军旅之苦,他可消受不了。” 裴秀可是典型的官二代出身,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是生活奢糜,每天吃着五石散,轻裘宽衣,逍遥自在,真要是把他扔到军中,恐怕连一天也捱不下去。 曹亮问道:“季彦,这五石散吃多了,对人身体不好,你以后尽量地少吃一些,能戒掉最好。” 裴秀奇道:“曹兄,你一个卖五石散的,居然劝人不要吃五石散,真是奇哉怪事,难不成你嫌钱赚得太多了?” 曹亮道:“正因为我做五石散,才知道五石散的危害,五石散其实就是一剂慢性毒药,吃得久了,就等于是慢性自杀,如果你嫌命长的话,直管去吃好了。” 裴秀瞪大了眼睛,质问道:“你既然明知道是慢性毒药,偏偏还要卖给别人,曹子明,你居心何在?” 曹亮微微一笑,道:“在我买五石散之前,洛阳市面上,可有五石散乎?洛阳达官贵人,可服五石散乎?” 裴秀疑惑地道:“那自然是有的。” 曹亮道:“那不结了,我不卖五石散,照样有人要卖,我不做五石散,照样有人要吃。而且自从逍遥五石散问世以来,你可曾听说谁因吃逍遥五石散暴毙的?” 裴秀坦白地道:“那倒是还真没听说过,以前倒是常有人吃五石散出人命的,自从逍遥五石散问世以来,还真没出过问题。” 曹亮微微笑道:“逍遥五石散无论是原料还是配方,都是极为精确的,就算是慢性毒药,那也是所有五石散里面毒性最小的,也是最为安全的五石散,所以逍遥五石散问世以来,算是挽救了不少的生命,有功无过。不过是散三分毒,那怕逍遥五石散毒性最小,使用最安全,但长年累月的服用五石散,终不免有后遗之症,所以为身体健康考虑,我建议裴兄还是戒掉五石散。” 裴秀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连声道:“一日不服散,毫无精神,二日不服散,浑身倦怠,若三日不服,似百爪挠心,曹兄你让我戒掉五石散,那不等于让我的命么,这事免谈!” 裴秀早已服散成瘾了,一天不服,就浑身不自在,那怕是五石散真的是慢性毒药,裴秀也不会去轻易戒掉。所以就算曹亮是谆谆告诫,裴秀也是置若罔闻,把他的话当做了耳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