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六章 诸葛的北伐——宿命之敌
在张郃到达街亭的那一刻,战场瞬间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战败阶段。 街亭之战张郃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如虹。 反观咱们那可怜兮兮的汉军在一出场就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他们的主将不但战略上计划错位,在战术上海出现了问题。 他们主将马谡....跑了! 你很难想象一个主将,还是被诸葛亮委以重任的主将,竟然会不战而逃。 这是何等的荒唐。 上万大军在这种情况下顷刻就出现了溃败。 马谡在街亭有无数种办法,他可以钻树林子,他可以做拒马鹿角,他可以构建任何的防御工事。 哪怕是他和对方拼建设,一个拼命造,一个拼命搬,那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败了。 可他全都没做,马谡选择了主动出击。 这玩意想要效仿兵书的打法,居高临下,一战而破嘛。 结果张郃看着他就和看二傻子一样,先端了他的水源,然后直接围住了他的大军,最后... 他跑了! 张郃紧随其后就杀向了陇西,从而陇西得救了。 魏延此时就非常的危险了,因为他所在的安定前面就是曹魏的援军,后面是张郃的兵马,两相夹击他似乎没有活路。 同时赵云在斜谷坚持了这么久的时间后终于出现了问题,他扛不住了。 所以,他战败了。 而诸葛亮也就在这一刻则是直接面临着曹真,郭淮,张郃的合围,他们的后面还有曹叡所带领的曹魏大军。 所以,诸葛亮没了办法只能撤军了。 这就是街亭之战的大概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三个声音出现了。 其一,街亭之战那魏延才是真厉害了,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逃出来了。 诸葛孔明不给他记功,这简直就是不公平! 其实没有那么的玄乎啊,因为我们心中认可的是马谡秒败,所以陇右直接就被张郃给收复了。 这个时候魏延还能带着兵马逃出来那是真不容易。 但如果真是这样,三国志就算是不写,晋书还不写么? 其实这事儿啊,三国志已经写的很明白了,不过不是在马谡那一块,是在王平那一块。 马谡是秒败直接逃了。 但是王平带着无当飞军却是不同意了。 他们在主力已经崩溃的情况下,愣是生生挡住了张郃七天的时间,直到张郃的步军主力也同样到了之后。 他这才缓缓退去。 正是七天的时间,这才保住了他魏延的老命,让他将所有的辎重粮秣全都舍弃之后,得以成功逃脱! 所以在这一战之后,诸葛亮没有重赏魏延,反倒是让王平直接开始了崛起之路。 至于赵云,他的强大之处在于哪里? 之前说了,成功拖住了曹真并且给了诸葛孔明足够的时间,以及在最后带着兵马全身而退。 虽然有曹真急着去弄诸葛孔明的原因,但仍然是非常人所能做到。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诸葛孔明非要力排众议用马谡。 这个玩意吧,其实倒也不是多么特殊的地方。 说白了就是之前说的原因是其一,没人可用啊。 其二就是诸葛亮就信马谡,就和当初刘备信任魏延一样。 说什么都要把魏延扔到汉中去,那不一样是满座皆惊么? 就魏延的名字一出来,哗然了! 张飞都愣住了。 所以这事儿不算是什么大事儿,他看错人了,也没人可用了,两者加在一起就成为了马谡。 同样,换一个人就一定比马谡更好? 没屁用? 还是那句话几万精锐啊,还是有不少骑兵在,就那种身高差,玩死他们蜀汉大军了就。 所以这种事情不是诸葛亮计划如何,而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虽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但仍然是差了一点,一个足以和张郃交手的名将,一支硬抗北方骑兵的悍卒。 至于王平和姜维,一个是官职太低,就算是诸葛孔明已经破格给了他一次次的提拔仍然是差的太严重。 他根本就搞不定这件事情不能服众。 至于姜维,刚投降,你让姜维这个刚投降的堵街亭,然后将魏延的生死交给他。 你信不信这边魏延刚知道部署,下一刻他甩开兵马就得跑。 那就不是斩马谡了,那是斩魏延。 疯了么用一个刚刚投降,什么都不知道的将领堵生死之路。 这岂不是疯了? 至于最后一点,曹真和赵云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赵云本事并不大,一切都是曹真的将计就计? 说出这句话的人不单单是站在了上帝角度,还是直接给曹真开了挂。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那个时代是三国,不是二战。 他们是靠战马传递具体消息的,不是靠电报啊。 从斜谷道祁山,这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从现在的宝鸡乃至于西安跑到天水的距离。 这是大几百里,而且还是山路。 而战马平均的速度不过是二十里一小时,就算是换马不换人也就是四十里左右。 四五百里一趟,往返近千里,难不成他们曹军的兵马都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他们想要一趟往返,最起码也是两到三天。 曹真他是靠着什么完美的掌控局面,还将计就计? 这是其一。 其二张郃虽然是地位在曹真之下,这一点没得说。 但是他这一次可不是曹真派出去的,那是曹叡派出去的。 这俩压根就是互不统属,如果说曹真这一切都是将计就计,那么过程就得是怎么一个过程。曹叡将计划和兵力部署告诉正在和赵云交战与斜谷道的曹真,然后曹真飞速做出反应之后将自己的应对一式三份。 第一份儿是郭淮的,第二份是曹叡的,第三份是张郃的。 然后张郃在胜利的同时,还有将自己的战报飞速冲向了曹真,告诉他计划成功了,可以反击了。 这个时候曹真在飞速调动部署,然后搞定赵云。 嗯....在三国,你觉得这么玩他合理么? 所以在这些情况都已经发生了的前提下,街亭之战顺利结束,而对于这么一次进攻失败的后果也解决的合情合理。 斩马谡平众愤,外加确定自己依法治国的理念。 降自己以揽罪名。 升王平以正军心。 而后面也就是那所谓的二次出山和三次出山了,但是第二次北伐有人说是诸葛孔明失败了。 当然这种事情也不用太着急的去反驳如何。 因为这没有什么必要。 这就像是关羽的绝北道一般,你站在蜀汉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关羽封神的一战,从一名绝世勇将进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统帅。 而第二次北伐在蜀汉这里呢,他从侧面支援了那迟到的江东,毕竟理由也很充分啊。 我这刚结束还没几天呢,然后夏天走的冬天就回去了。 你见过冬天打仗的么? 结果也很好啊,江东彻底进化成为了东吴,蜀汉和他们再次开始了合作,曹休直接没了。 诸葛亮这里也斩了曹真的臂膀王双,还耗死了郝昭。 可以说雍凉的名将被他消磨的七七八八了。 等到了第三次北伐更是直接耍了曹魏西线战场,直接夺走了两郡之地,打开了运送粮道的水路。 但是同样在魏国的史书他就不这么看了,而且他也很有道理。 道理很简单。 猜对了! 他们猜对了诸葛孔明的意图。 虽然下一次他们就又蒙圈了 但是这一次人家就是猜对了,本来诸葛亮最好的结果是连陈仓都给拿回来,直接出其不意搞掉出入口。 这样一来,好处又给了孙权那里了,自己这儿没了实质性的好处,而在这一战之后年迈的赵云也是没有熬过那个寒冷的冬天。 让诸葛亮再次折损一名大将。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你们怎么说多可以,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上了。 这个他没有公平理性,因为这是一场战斗,你不能为了理性给他说成了平局啊,这才是最大的不理性。 那么在第三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成功拿下了武都阴平并且为第四次北伐做了充足的准备。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曹真也被调离了西线战场,并且发动了第一次反攻,走的就是子午谷。 然后被锤的和三孙子一样,最后连汉军的鸟毛都没看到直接就退了回去,第二年他就没了。 同时第二年也就是诸葛亮真正的军事巅峰之战,第四次北伐! 如果说第一次北伐是他的谋划战术巅峰,出其不意差点做到了反败为胜。 那么第四次就是诸葛亮沉淀之后将自己的军事化为了能力,成功达到了真正的巅峰战争大师。 当然,也就是这一战,那被称之为宿命之敌的两个人见面了。 在这一战之前,卧龙诸葛亮,司马八达之首,他们两个人也就是书信来往,听说过对方的能力和本事罢了。 并没有真正意义的交手,也无法准确的预测出对方的实力到底如何。 而在这一次,双方都对对方有了一个充分的认知。 所依靠的那就是卤城之战! 甚至这卤城之战中,到底是谁把谁给锤了,这都成为了一个问题。 当然这在于正常看过各类史书的人来说并不是问题,不过鉴于某些人哈,只是某些人,非要写下和所有史书都截然不同的史书来证明。 这终于闹成了这个样子。 首先就是三国志,华阳国志,魏书,魏略,汉晋春秋这基本主流和非主流的史书来说。 这第四次北伐就是分成了四个阶段。 上邽割麦,卤城大胜,大雨粮尽,张郃中箭。 但是唐初的蜀汉,编撰的《晋书》来看,这事儿就又不太对了。 因为它把这一战给分割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上邽诸葛不敢打,卤城诸葛被追杀。 张郃? 他活得好好的! 这就是现在争吵的由来了。 首先说三国志里面,第一阶段就是二月诸葛亮出兵祁山,这是他第二次走祁山。 紧跟着本应该再次执掌西线战场的大司马曹真挂了个球球了。 所以西线出现了问题,然后诸葛亮直接冲到了天水的上邽重镇。 这个时候曹叡没辙了,将司马懿直接从老巢荆州拎了出来送到了西边让他执掌兵权。 结果这一来一回就不是一个月的问题了,等到司马懿带着人冲到了西线之后,发现在四月份的时候诸葛亮就把上邽的麦子抢割了,是割不是收。 因为这件事情并没有填补了他粮草上的大缺口。 因为那个时候才是四月,说句不好听的,这时候的麦子压根就不能吃呢,只不过是不给司马懿留吃的了而已。 还得让他将粮草给百姓。 等看到了司马懿大军之后,诸葛亮连看都不带看一眼的,扭头就走了。 直接退回了祁山道。 然后司马懿见状之后,还没有和诸葛亮交过手的司马懿觉得,自己或许可以试一试这个家伙的能力如何。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追杀了过去。 至于这件事情是他怕了,还是他的智谋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毕竟你说他退让不敢交战当然可以,你说他拉长司马懿的战线,避其锋芒,寻找战机当然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诸葛亮写书的时候,在《算计》之中的确是对这件事情有了那么一些解释。 不过这个现在先不说了,因为这一战很恐怖。 在这一刻,北伐的第四战直接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最重要的卤城之战中。 大雨倾盆,粮草用尽,所以在五月的时候,诸葛亮来到了卤城的城北,正面迎击司马懿。 王平直接再次找到了他的老对手,卤城之南硬抗张郃。 这一次,双方为街亭之战做了一个解决。 带着完整版的武当飞军,已经进化完成的大汉名将王平,直接硬抗张郃的精锐大军,这一次张郃寸步不能进。 在一刻开始,诸葛亮不但成长了,那蜀汉后期名将王平,也终于成长到了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那个位置。 当然了,在《汉晋春秋》之中这件事情更加的好笑。 那就是司马懿本来不想打,但是被一群人怂恿嘲笑的受不了了就出去了。 结果嚷嚷着最大声的张郃在王平这里被锤的怀疑人生,压根打不过去,闹得自己无比尴尬。 喜欢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请大家收藏:()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