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六章 曹洪与蜀汉
一个将军,有不止一次的救驾勤王之功,有不止一次的拼死护主之事,又有一次次的攻城拔寨之能力。 最重要的是,他还有过分的勇猛和才华。 这等人,他怎么可能不被重用? 如果真的不被重用,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他和当初某家更加重要的事情,完全相悖! 如此一来,再看看他门下之客不断的出现问题,同时他的家财越来越富有,那么他在高什么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要么就是在疯狂的兼并土地,要么就是直接玩强占土地。 在曹孟德和曹丕曹叡这祖孙三代时期,这种事情那可是实打实的要命的,就算不是如此,他也绝对和塞外的某些非官方商路也有着不可脱离的联系。 说的直白点,想要快速挣钱不是没有门路,但是想要合理合法的挣大钱挣快钱,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而曹洪....他很明显了。 所以想通这些事情之后,你再去看他被扔进大狱之后再次被特赦,最后写的那封近乎于是悔过版的陈情表,其中很多意思就明白了。 我无知足之分,豺狼无厌,老而倍贪,触突国网。 这句话说的就是他犯的罪不是吝啬,他的罪是最大的国家之罪。 他是对曹魏十分忠心的将军,所以他不会是背叛,那么他触犯的国法....嗯... 所以对比曹洪和曹仁,就能够很明显看出来双方的差距。 曹洪呢,在曹家没有崛起的时候,那就是当真拼命,但是他拼命的目的的确是看好了曹家,但却又不是完全的看好曹家。 因为在曹家正式崛起之后,他就开始疯狂地捞钱,说他贪图享受也好,说他喜好奢靡也罢。 总之大家都是为了自己,只不过曹洪的这个为了自己,我们更加的能够接受一些。 他的志向从来就不是建功立业,所以他从来不会去和其他人一样总结自己战场的经验,也不会思考自己日后如何。 这个家伙,纯凭天赋。 曹孟德给他那么多的机会,可是最后也算是看出来了,毫无作用。 哪怕给他再多的机会也是没有任何的意义。 但,反观曹仁那就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曹仁很珍惜自己单独带兵的机会,在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曹魏大军之中,他仍然有数次主动献策谋划之能。 时时刻刻去学习军法,希望改变曾经放荡不安的自己。 甚至在士气和坚守地方这些方面,那更是有着极强的本事,慢慢走到了天下的前列。 所以,哪怕是曹仁的天赋远不如曹洪,机会远不如曹洪,甚至脑子可能都不如曹洪,外加上自己性格放荡不羁,刚愎自用。 但他仍然走到了许多人的前面,至少人家真的风光过。 不过既然说到了曹洪,那就不得不说一下,曹洪和蜀汉天团的关系。 曾经有人询问过,为何那么多人竟然去喜爱蜀汉这一方势力? 甚至还有历代名将文豪乃至史学家都赞颂蜀汉之人,甚至将他们为正统。 难不成当真是因为,他们心中满是理想? 或许还有那一身正气,或许还有他们身上有我们想要的价值导向。 蜀汉的主流仍然是正气荡然,但前提是我们不要用显微镜去将他们无限放大。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禁不住考量,而是因为另一句话,理想到底是不是空谈。 有很多人都说理想,这就是在空谈罢了,因为理想和现实就着极大的差别,因为理想这个东西本身就太渺茫了,理想者也太痛苦了,最重要的是,追求理想的人也太少了。 当理想者在面对现实之中那些追名逐利之人的时候,就好比蜀汉面对曹魏的时候,总是显得那么软弱无力。 刘备曾经说过,“不度德量力”,诸葛孔明也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在曹孟德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毕竟,屠城这种掀翻桌子的行为,能够解决一切。 但弱小且稀缺或许才显得那么的珍贵异常。 因为正式他们,我们才可以看到,无论是什么时代,无论这个时代多么的糟糕,多么的无奈。 总是有理想者的那么一个位置。 但,同样你再反观曹氏宗亲,尤其是咱们的曹洪大爷,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场景了。 曹洪,“唯才是举”之下的曹魏年轻宗室,在曹孟德时期门客犯法,曹丕时期门客再次犯法。 咱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门客,也不知道是不是犯得一个法。 不过就连曹魏境内的野狗都知道的事情是,这些门客后面站着的就是曹洪。 所以不管门客做了多少,做了什么,说到底还是给背后的曹洪在做事情罢了。 遥想当年曹孟德在当大汉司空的时期突发奇想的想要整饬一下治下的作风问题,然后顺带查一下麾下文武的资产和详细情况。 结果有人上报说,曹洪的家产和他一样多。 这一刻曹操惊了。 “你别开玩笑,就我这点玩意哪儿能够和我家曹洪相比?” 但唯才是举这四个大字在前面摆着,曹孟德也不能处理他,毕竟就如同曹孟德所说那般。 只要你有足够的才华,什么偷金盗嫂,什么贪赃枉法都不是问题。 那么曹洪有没有能力和功劳? 毫无疑问啊! 下辨之战结束,曹洪直接开裸派,那叫一个豪放不羁,虽然有杨阜打断,但是这个规矩却没有被彻底打断。直到曹孟德终其一生都在努力的庇护着自己的这个有着不俗才华的兄弟。 直到他的侄儿,大魏文皇帝曹丕上位之后,这才算是彻底的不再惯着他。 直接将他请到了牢狱之中。 罪名也很明显了,就是他那不知道是兼并还是强占亦或者是走私的这些牟取暴利的事情了。 他这么一折腾不要紧,免官削爵,然后可能还补交了子的家财吧。 至于这家事情,很多人都说曹丕之所以处理他,完全就是因为曹丕小肚鸡肠,当年找曹洪借钱但是却被拒绝,所以才怀恨在心。 关于这件事情我们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是仅仅是因为如此? 他们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当朝顶尖儿的将军还是宗室。 那个时期还是有很多人不畏惧权贵,直言敢谏的,可为什么在曹洪这里却是没人去谏言。 要知道就连老鲍家的小子被曹丕弄了都有很多人拼死阻拦,为何对曹家对曹魏有如此大恩之人却没什么人去求情。 说到底就是,曹洪实在是没办法不处理,他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曹洪就是宗室之中的那股不正之风的代表,在古代并没有如今的这种顶流,这种光环下的顶级明星什么的。 但是在古代不是没有标杆,他们的所作所为同样会被广泛流传,然后被争相效仿。 一家独大无论在什么事情都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足以承担那个时代的责任和导向。 老祖宗有一句话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天下的人永远都是那有血有肉的人,而非是只有固定程序的NPC,我们喜欢听的,人家也喜欢听的。 如果一个时代的“顶流”你都要去肆意妄为,你都要去贪赃枉法,你让底下的人怎么办,怎么看怎么做? 所以曹丕需要这么一次敲打,让曹洪成为一个风向标,告诉所有人,这么干不行! 可他还是失败了,失败不在于他自己是一个伪君子,也不在于他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失败在于他忘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没有理想和道德作为约束,只有利益横行的背景之下,这种敲打是否还有作用? 夏侯惇长子夏侯懋以权谋私,利用自己的职权之利不断的给自己增加产业。 夏侯臧和夏侯江不尊礼法,外加还有动辄就奢侈无度,多有排场的曹爽。 慢慢的这股风气在夏侯家和曹家的带领下越来越过分。 曹爽仅仅是耍排场讲脸面? 当然不是。 他还挪用朝廷钱帛私设“会所”,窃取官物,诈作诏书,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作窟室。 至于纵酒作乐还有那大敌当前蒙圈了等等,已经是糜烂到一个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至于夏侯玄嘛.... 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在当中护军的时候负责武将选举,然而却不能去终止底下的贿赂横行,甚至自己也沉沦其中。 这些人,这些宗室,这些“顶流”贪了多少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在他们的带领之下,钟会,司马昭,乃至邓艾以及无数曹魏之人全都“站”起来了。 甚至在曹叡身上都出现了那“有姿色者,纳之只掖庭”的纵欲过度情况。 毕竟在道德不存的情况下,大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摆烂总比克己守礼要容易的多的多。 可再看看另一边,高呼着那“灭曹兴汉”的蜀汉集团,被无数人说成是伪君子聚集地的地方。 赵云的儿子赵广,张飞的孙子张遵,黄权的儿子黄崇,李恢的侄子李球等等等等,全部战死沙场为国尽忠。 甚至于黄权在曹魏好歹也是个车骑将军,就算是死了也有些许香火情在,但是作为儿子的黄崇从来没想过要离开。 其他人还则罢了,黄崇是需要顶着多大的压力和非议才能够做到,感念先帝之宽仁,然后尽忠到身死亡故? 诸葛孔明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诸葛瞻年仅八岁,半点诸葛孔明的本事都没学到,在政治上也是完全愧对了刘禅的信任。 最后顶着巨大的光环压力将内部事情搞得一团糟。 然后在战场之上告诉众人。 都这样了,他实在是没脸再回去见陛下,然后带着自己的那个同样没有面目活着的儿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沙场。 这样的阵仗,就连曹魏自己人都被震得无以复加。 最后只能说一句,大丈夫邂逅良时,若不如意,良足桂平? 为何热爱蜀汉,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承担了自己应该承担的东西。 在聚光灯下,他们承担了那一身正气,还有那热爱家国理想抱负的舆论导向罢了。 我们或许可以张口闭口,钱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或许可以对着所有人说,只要有了钱就有了想要的一切。 当然,因为我们现在没钱,所以我们迫切的想要有钱,甚至我们高呼这种事情,也不能说我们哪里就错了。 但是在心里,我们又何尝不是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理想,并且可以完成自己理性的那个世界之中。 正是因为达不到,正是因为没看到,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失败了,所以我们才会变得闭口不谈。 而然,当我们看到那些,能够去达到自己理想的那些人,却不肯为了理想而努力,只想随波逐流满足私欲的时候。 才会那么的愤怒。 一个人凭借自己的本事挣了一个亿,八个亿亦或者是十三个亿,这对于我们来说很难接受么? 没有人不想要挣到这些钱,羡慕或许也会嫉妒,当然也可能酸,但是我们只能感慨为什么这个事情落不到我们的身上。 但一个人挣到这些钱不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而是靠着其他的某些手段。 我们是否还能够接受? 若是刘玄德夺取天下,赵子龙领功受赏得到良田千万顷,我们会如何说? 可若是曹子廉门客犯法,最后曹子廉获得良田千万顷,我们又会如何说? 最后说一句不算总结的话语。 心有理想是不是就算是高人一等,是不是就很高大上? 当然不是,心中有理想,那不就是想要做个人么? 他哪里有什么高明的,哪里是什么高大上的,正如我们所说,理想能够当饭吃么? 再如何理想的人他也得活下去,他也离不开衣食住行,当然也就离不开这里面的利益纠葛。 但所谓的理想是你当然要接触这些利益,但请不要唯利是图,我们活着不是仅仅为了利益。 不管是曹魏粉还是蜀汉粉,说到底不过就是李世民的那句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仅此而已罢了。 喜欢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请大家收藏:()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