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带着这么多文臣武官来皇庄,自然不是让他们也来避暑度假的。 文臣们在京中做什么工作,来了皇庄依旧工作。 武官们除了参加各种比试,考核武艺外,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讲武会了。 所谓“讲武”,是由皇帝郭荣,亲自检阅军队训练成果的一项军事活动。 和后世的阅兵仪式差不多。 首先参与检阅的,自然就是目前驻扎在皇庄的两千殿前军。 从明天开始,从开封东北左一厢大营,就会陆陆续续过来两万殿前军参加检阅。 再之后则是开封周边各州的州军,会从中挑选一些精锐来参加讲武会。 当然城南皇庄是驻扎不下这么多军队的,这些军队会分时间、分批次过来,整个讲武会将会持续一周左右。 郭荣是很看重这次讲武会的,前来接受检阅的部队,都是他亲自挑选的。 论在军队中的威望,郭荣远比不上他已逝的父亲郭威。 郭威十八岁从军,在军中从小兵做起,在军中广受拥戴,所以后来振臂一挥举起叛旗,就能推翻后汉朝。 而郭荣虽是郭威的养子,却是因为郭威的妻子柴夫人没有亲生儿子,要求郭威收养自己的侄子,郭威不得已才收养的。 郭威本来是有两个小妾所生的亲生儿子,所以一开始并不重视对于郭荣的培养,郭荣直到二十六岁时,才被郭威安排到军中历练。 后来,郭威的两个亲儿子死了,失去了直系继承人,不得不从养子郭荣和外甥李重进做选择,最后挑选了郭荣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郭荣继位之后不久,就以高平之战对北汉契丹联军的大获全胜,强势宣告了他的登基。 虽说靠着此战,暂时压住了朝廷内外的非议之声,毕竟郭荣只是先帝的养子,既没有资历,更没有威望。 但郭荣并不会天真地以为,仅凭借这一场胜利,就能完全震慑住那些,转入暗中的反对力量。 此次讲武会,正是一个展示自己力量的机会,高平之战后,侍卫亲军在李重进的带领下,包围太原,而殿前军则撤回了开封进行整补。 殿前军已经在开封休整快半年了,补充了新兵,加强了训练,正是向那些不服自己的文官、图谋不轨的节镇、蠢蠢欲动的国外势力展示军威的时候了。 郭荣放下手中的奏章,这一本奏章正是御史台递上来,弹劾陶文举在宋城草菅人命、滥用私刑、放纵军队的。 自陶文举出了开封城,郭荣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弹劾陶文举的奏章。 各种理由的都有,甚至还有翻出陶文举十几年前行贿上司这种往事的,还声称有人证。 弄得郭荣哭笑不得,这帮御史为了整垮陶文举已经是不择手段了。 郭荣将这本弹劾奏章放到了一边,指着它说道:“这一本就留中吧。” “喏。”张守恩恭敬地答道。 郭荣自然不会理会御史台的弹劾,陶文举目前还是很好用的,很懂自己的心思,下手也知轻重,暂时难有替代他的人。 读儒家经典的士大夫们,最是看重名声,想找个敢于背负骂名,替自己做事的官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接着郭荣又翻开了一本奏章,虽然张守恩提醒自己,已经到了就寝的时间,但他并不想将今天的工作留到第二天。 这一本依然是御史台的弹劾,弹劾对象换成了李重进,说是李重进在宋州散布钱财,有收买人心的嫌疑,怀有不臣之心。 郭荣看了简直啼笑皆非,就在一个时辰前,郭荣还和李重进、张永德那帮禁军高官们共进晚餐。 期间郭荣和他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然而互相之间的心思,又如何能知晓呢? 郭荣从来就不相信李重进这个表哥,但其他人难道就能相信吗? 无论是表哥李重进,还是妹夫张永德,又或者是从澶州就开始跟随自己的赵匡胤,郭荣从不相信他们有所谓的忠心。 皇帝本来就是孤独的,甚至在将来,自己的儿子也是不能全相信的,虽然现在他才一岁而已。 郭荣亲身经历过后汉朝的覆灭,知道要想长久地坐稳帝位,最重要的就是维持平衡。 父亲郭威为何造反能够如此轻松,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刘承祐杀死了能够制衡郭威的朝中重臣。 所以李重进这种良将一定要用,但要提拔和他有矛盾的张永德到殿前司来牵制他。 侍卫亲军的人数远多于殿前军,就要扩建殿前军。 父亲留给自己的三位宰相要用,就要让魏仁浦成为枢密使,要让景范当三司使来制衡他们。 陶文举这样的酷吏也要用,但要让御史台常常提醒自己,陶文举是个择人而噬的猛兽,要经常敲打。 这样下边的那些官员们、武将们,会互相争斗,互相撕咬,无人有能力、有空闲来觊觎自己的帝位。 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自己的抱负,能一统天下,建造一个太平盛世。 郭荣合上奏章,将弹劾李重进的奏章,和之前弹劾陶文举的奏章放到了一起。 “把范质和王溥叫来吧。”郭荣吩咐道。 虽然现在时间不早了,郭荣仍然要叫两位宰相过来议事。 是因为看到这封弹劾李重进的奏章,郭荣觉得现在的御史台水平有些太低了。 朝中这些高官们的任免,代表着郭荣的意志,不是御史台能够置喙的。 按照郭荣的看法,御史台应该把监督的主要方向,放在地方上。 郭荣坐镇开封,所知道的地方上的信息,都来自地方官员的奏章。 若是他们弄虚作假,欺君罔上,郭荣就会丧失对于地方实际情况的掌控。 现在这个时代又没有电话、网络,而正确的信息,对于郭荣这个帝国的最高决策者从来都是最重要的。 所以对于地方上的县令、刺史等亲民官的监督,才是御史台最应该做的事情。 而不是像今天两封奏章一样,一有风吹草动,就弹劾朝中大员,想整个大新闻出来。 御史台需要好好清理一番了,郭荣打定了主意,叫范质和王溥过来,就是要商讨下整治御史台的方案。